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粽子共返回2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心系端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5期  作者:鐘一凡 出版时间:2009-05-10
    关键字: 端午 母爱 粽子 童年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十多年了。现在已成为爷爷的我,还时常想起了我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母亲裹的那又甜又香又大的粽子。我儿时的伙伴也动情地对我说,真想再能吃上你母亲裹的粽子。是啊,在那个年代,我们一年四季能吃上水果糖的机会很少很少,唯一向往的就是每年的端午节能吃上粽子。母亲裹的粽子曾给予我们多少向往和欢乐!我的儿时是在宁波乡下的一个小村庄度过的,不知什么原因,这里包粽子不叫「包」,而叫「裹」。住村的西边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池塘里长满了芦苇,那芦苇叶宽厚肥大

  • 文章端午香粽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8卷 第3期  作者:張永壩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民俗 神话

    香粽涼糕安石榴,輕羅小扇緑蔭稠。繡披弓鞋城南去,十里塘河看龍舟。清·戴文俊:《甌江竹枝詞》

  • 文章端午節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濟華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祝福 诗文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我在大陆之外孙媳张瑞锋于过节时期,利用手机向亲友发出诗文祝贺,同时收到一些回贺诗文,虽然粗浅却感情深厚,值得推广,希望将来蔚为风气,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兹择录若干,分享乡亲与友好: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叶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二、父母是天,朋友是地,有亲友可以顶天立地;亲人是风,朋友是雨,有亲友可以春风化雨。三、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做几斤粽子,托人采几枝艾叶,加上内心深处

  • 文章四時童謠

    来源期刊:《浦東》 第16期  出版时间:1979-04-15
    关键字: 童谣 元宵 粽子 重阳糕

    正月里,闹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三,眼亮糕,四月四,神仙糕,五月五,小脚粽子箬叶包,六月六,大红西瓜颜色俏,七月七,巧果两翘,八月八月,饼小纸包,九月九,重阳糕,十月十,新米团子新米糕,十一里雪花飘,十二月里糖菌糖元宝。× × ×张打铁,李打铁,打把刀儿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不歇,我要囘家去打夜铁。打铁打到正月正,正月十五看龙灯,打铁打到二月二,家家接女儿,或铁打到三月三,地菜花赛牡丹,打铁打到四五月四,一个铜钱四个字,打铁打到五月五,沙糖的粽子

  • 文章粽子蒲剑灵符雄黄酒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11期  出版时间:1973-07-01
    关键字: 粽子 蒲剑 灵符 雄黄酒 洗澡

    大吃粽子:廿几年前的家鄕,在五月初五日,家家忙于过端节,尤其主妇们在节前即准备粽叶、糯米、各种材料等,以便流轮分赴至亲家帮忙包粽子,有火腿,莲子、枣泥、豆沙、全白等应有尽有,尤其幼年人不无大快朶颐。吾人迄今在台,虽亦有粽子可买,与我家鄕糯米来比较,不知要差到什么地方去了。门悬蒲剑:传说是黄巢造反,杀人如蔴,当一妇人背着孤哀侄,路过黄巢马前,黄见状免其一死,嘱速返家悬蒲剑于门,我军只要见到此物,即可免于杀戮,此日正为五月初五日,故相传迄今,其意亦无非避灾也

  • 文章端陽閒話

    来源期刊:《陕西文獻》 第26期  作者:區少雲  出版时间:1976-07-15
    关键字: 风土习俗 端午节 粽子 雄黄酒 屈原

    以五月五日投汩罗,人伤其死,故武陵以此日作竞渡以招之。」其与此类性质相同者,则为裹制粽子了,续齐谐记云:「屈原,楚人也,遭谗不见用,以五月五日,投汩罗之江而死。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贮米,投水以祭之。」此两者,都是纪念忧时忧国的大诗人屈原。有类于防疫运动性质者,则为簪艾悬蒲,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四民竝蹋百草,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又云:「五月五日,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涂雄黄,淸嘉录云,「五月五日,硏雄黄末

  • 文章端午情思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2卷 第3期  作者:娟子 出版时间:2014-07-3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屈原 爱国精神

    绿粽子,翠绿的箬叶包裹着洁白的糯米,呈羊角形,在江南,每年的端午节,它都要被无数的楚人抛向蓝幽幽地流在群山围拱中的江河中。楚人是在用一只只晶莹秀气的绿粽子记住一个不朽的史实——二千二百多年前,一位峨冠博带的大夫,怀着理想破灭的伤心,带着不被理解的委屈,携著被人讥讽的失意,行吟在汨罗江畔,吟「离骚」,发「天问」,「哀郢都」,「惜往日」,形影相吊,将一腔忠诚诉与山水:「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

  • 文章一本值得细读的好书——火腿粽子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7卷 第3期  作者:褚問鵑 出版时间:1975-03-31
    关键字: 《火腿粽子 王牧之 短篇小说 “苏子奖” 莫泊桑

    不但深刻,而且能够抉出书中人的心性,使之活跃在读者的面前。他又常替弱者打抱不平,为人类社会发出正义和眞理的呼喊。他的正面文字,虽然揭露了人间的黑暗,但他的目的,却在寻求光明。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父,当不是偶然的。这篇芜作,目的在介绍王牧之先生的短篇小说,而引论莫泊桑,笔者是有深意存于其间的。我想王先生和读者们,是会了解我的苦心的吧。王牧之先生,有一本短篇小说,书名叫作「火腿粽子」。内中包括著十五个短篇,而以其中的「火腿粽子」为主。这篇小说,曾经得过「苏子奖

  • 文章端午節話民俗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3卷 第6期  作者:鄭省三  出版时间:1981-06-06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划龙舟 艾草沐浴

    初二为端二,数至五为端午(见陈元靓岁时广记),也可见命名的由来。「五」「午」同音,各地民间,都依习惯称呼。煮粽子划龙舟,为端午节最特色的民俗活动,历史流传相习成风。粽子(角黍)为应节食品,家家作粽渡节,更为普遍。北方人以黄糯(黍米)包粽,南方人以糯米(糯谷)包粽,好甜味的,用甜饀,好咸味的,用咸饀,没饀儿为的,淸粽,以餍各人口欲。粽子叫角黍,角,就是它的特征,具有线条美,作手以菰叶或竹叶包粽,成多形角,能使尖角棱棱,天衣无缝,经烂煮而不变形,不漏米,还仗手指

  • 文章(飮食)塞北家鄕黃米糕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9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1985-12-01
    关键字: 黄米糕 制作方法 枣糕 凉糕 粽子

    上解释是:麦芽或谷芽煎熬的液。这种糖餬很甜,家鄕人吃凉糕粽子都少不了它。粽子此外黄米粽子也很好吃,但很少包豆沙的,更没有包肉的,大都是包红枣的,吃时也是淋上糖饧蘸着吃,不过家庭里很少做,都是买现成的。家鄕在端午节前后街上都有推著小车卖粽子的。有黄米粽子也有糯米粽子。卖的人都是现卖现剥,将粽子剥在小碟里淋上糖饧备上小叉交给买者,将粽叶留下再用。买的人或当场吃或自备碟子拿回家吃。——家鄕不产竹子,因此对粽叶特别珍视。粽子也是,同样价钱,黄米粽子大些,糯米粽子小些,甚至糯米

共25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