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粥会共返回1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粥会小史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沈映冬  出版时间:1978-02-15
    关键字: 粥会 年谱 朱爕钧

    朱爕钧建议十九年开始近阅邑人丁仲祜福保前辈自订年谱,内载民国十九年四月中浣,朱燮钧请将星一茶食聚会、改为晚粥、余从其请云云。(编者按:民国十九年四月,当系指旧历而言,中浣星一,査系庚午年四月壬戌,即十四日,如系国历,则为四月十六日。)此一转变,而后赓扇流风,可谓朱氏开其先河,固胜缘也。粥会剏始于沪上,继之于重庆,在台擧行,又历年所,究系何时开始,迄无定论,此项发现,想为参加粥会诸君子所乐闻也。祇不知朱氏何人,大雅君子,如有所知,尙祈不吝珠玑,详为见示

  • 文章粥賢遺翰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33期  作者:劉太希 出版时间:1968-12-02
    关键字: 序文 台北粥会 诗文

    绕台北迤逦而南。一水镜环。长桥虹翥,羣山拥翠,绝壁临渊,则南郊胜境碧潭也。戊戌之冬,太仓狄翁君武约为粥会,诗人沈映冬,卜筑大坪顶之麓,颜曰碧庐,遂为每月粥会之所,小营亭槛,乐蹔适于旬休,一角蘧座,谅无嫌乎伪置,文山排闼,披帷则几落奇靑,碧水开奁,启户则室生虚白,相约衣冠巢许,招来丘壑夔龙,饧白兰香,共餐菰米,,琼膏玉粒,味道多腴,爰作壶浆,亦堪瓢钦,惟是擧头西笑,不见长安,海水天风,郁伊何寄,兴怀慷慨,篇章日增,各懋声华,蔚成风尙,若兹捃摭,弥足阐扬,宁

  • 文章粥会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87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84-02-01
    关键字: 粥会歌 健康生活

    吴公稚晖闻朝野,提倡粥会遍天下。今天大家来相聚,吃粥聊天兴趣佳。人人爱吃粥,健康如龙马。生活虽然淸简,心地却宽大。开粥会,最风雅。笑谈古今事,天地同造化。

  • 文章浮生小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1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5-02-10
    关键字: 台北 粥会 简介 悼念 舒明量

    甲戍腊八记事民国八十四年元月八日,为农历甲戍腊八,台北粥会每年都在这一天举行腊八粥会(过去同乡会也曾办过两次)。今年因适逢台北粥会的倡复人,也是第一任会长已故立法委员太仓狄膺君武先生百岁诞辰,乃于是日中午假南京西路天厨二楼益寿厅扩大举行,由十五位粥友联合作东。请柬于十天前即已寄来,我近年很少参加这类活动,因见十五位主人中有书法家董开章和李超哉大名,多时未晤很想借机见见老友,粥会老总干事沈映冬兄也于前一晚来电催请,乃决定届时前往。到达天厨时,欣见曹伯一兄

  • 文章(浮生小記)童年小故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9期  作者:行舟 出版时间:1991-08-01
    关键字: 童年 故事 台北 粥会 东岳会

    日前,接台北粥会一封征稿信,命题「童年小故事」,请粥友们写自己的童年小故事二、三则,每则二、三百字,以趣味隽永为尙,以便编成专集作为粥会文献之一。这个主意想得很妙,因粥会成员老人较多,一般老年人都患有健忘症,去年之事,今年忘掉;上月之事,下月忘记;甚至昨日的遭遇,今日也会想不起来;但越是早年之事,倒反而仍有记忆,尤其童年梦影,囘想起来淸淸楚楚。这个现象,极为普遍,不知在医学理论上可有什么根据?!台北粥会,济济多士,尤其不乏艺文界中知名人物,想必将来这本

  • 文章只將食粥致神仙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79期  作者:洪啟義 出版时间:2009-02-10
    关键字: 吴稚晖 中华粥会 陆游 《食粥诗》 大米粥

    吴稚晖先生嘉言「闲话家常,谈笑古今」早年为「中华粥会」奠立旨趣,为同仁所遵守,粥友欢聚一堂,不涉政治,最能表现「文人品粥」之精神,高风流韵,蔚为风尚,赓续至今庶近百年矣。重振重视食粥文化为我辈努力之目标,世人误认「粥会」为一卖粥的地方,与粥会人文艺术精神相去甚远,传为笑谭,尤须以释疑与弘扬,实为粥会同仁之责任。据传糜(粥)是黄帝教民烹谷为粥,走上中华民族饮食文明熟食的第一步,至今历五千年之谱,后世尊称黄帝为粥祖。说中国人是食粥民族,应不为过,据统计,当下

  • 文章成立「雪堰粥会」的意义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50期  作者:周振華  出版时间:2006-07-25
    关键字: 雪堰桥镇 吴文化 吴门氏 吴稚晖 粥会

    不做官,为典型的文化人。其与丁福保、朱燮钧等发起粥集文会。其所述粥会旨趣:「闲话家常、笑谈古今」八字箴言,可知粥会意义所在,乃得文人雅士之喜爱和景从发扬。粥会在台北复会时,吴稚晖已谢世二年,其门生狄膺君武和、无锡沈映冬等为纪念吴稚晖先生,乃组成台北「中华粥会」,当时及今,眞是集台湾中华文人雅士之大成,文物书画佳作展出盛况空前,可谓中华文化会粹于台北。所以纪念吴稚晖就是发扬中华文化之盛事。中华粥会陆炳文会长曾于二〇〇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在台北举办纪念吴稚晖

  • 文章近作三首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期  作者:曾今可 出版时间:1968-02-02
    关键字: 诗词 凤山瀛南粥会 重阳 故乡

    其一丁未重九后二日应邀参加凤山瀛南粥会胡佩锵女画家沈映冬先生及内人偕行瀛南粥会溢芬芳。喜与羣贤聚一堂。俭德同师吴稚老。华筵不及菜根香。其二次魏叔持学长重九思归韵乡愁难遣是重阳。每遇重阳念故乡。愧我学无匡世策。问谁胸有济时方。廿年海外头将白。九日溪边菊乍黄。君未登高仍得句。中兴作颂尽堪当。其三吴子毅将军六十初度有诗次韵蓬莱秋色姸于锦。夀域宏开庆六旬。允武允文钦大业。如松如柏祝长春。定囘天意还中土。未信吾侪老海滨。且待凯歌高唱日。谈诗赌酒不辞频。

  • 文章参加第二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及全球粥会成立大会记略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06期  作者:毛育剛 出版时间:2009-06-01
    关键字: 第二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 全球粥会成立大会 两岸交流 华光学院 中华粥会

    拭目以待他们伉俪的大作在会刊发表,我就略而不加细述。我和内人在美国没有多作停留,即于四月一日返回台北。原因是我们与中华粥会有约,承诺参加粥会与大陆相关单位于四月十三日在福建泉州华光学院举办的第二届海峡两岸和谐文化节,十四日在漳州连氏大酒店举办的全球粥会成立大会。我们匆匆由美国返台,就是为了办理手续,参加此两项活动。粥会的活动形式最早起源于清代,初始的目的就是文人墨客聚集在一起,以粥会友,并兼以文会友、以艺会友。一九二四年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于右任、孙科、钮永键等人

  • 文章枕經堂詩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2005-06-01
    关键字: 新春团拜 同乡联欢 中华粥会 春人诗社

    鄕亲联谊。北中代表赶到,好酒佳肴解颐。●加入中华粥会感赋(一)蔡兄石如,同鄕好友,早晨运动,向我开口。中华粥会,四月十九,天厨雅聚,云集群叟。邀我参与,八四老朽,为除寂寞,欣然接受。毫不考虑,承诺遵守,准时赴会,不辞献丑。(二)是日天晴,风和日丽,首次赴会,自当注意。整肃仪容,先看镜子,步进会场,已多先至。谈笑风生,扬眉吐气,大会服务,两位女士。不辞辛劳,勇于任事,宾至如归,欢天喜地。(三)粥会开始,会长提示,历史悠久,跨越世纪。成果辉煌,社会重视,人材

共12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