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科举共返回5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蠡海廬題跋小品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4期  作者:吳景文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科举 学堂

    受词学时也。石火电光,距今忽六十三载,两公墓木已拱,而弟子须发斑白,亦垂垂老矣。展对遗翰,如坐春风。回忆曩日歇浦从游,音容宛在。吾师诗卷,幸留天壤(剑庐诗钞,已在香港印成)。故国神游,又不胜其今昔之感矣。甲子暮春受业弟子吴景文拜识张宗祥冷僧扇面残墨跋晚清废科举,兴学堂,礼聘海甯张宗祥冷僧太先生,教授浙江高等学堂,两浙师范学堂。于时,吾师陈闳慧仲陶先生、陈慕琳君檄先生、潘家骥伯陶先生,俱至省垣从游受业,为入室弟子。回顾八十年间,政局屡更,海桑饱历,人往风微,感

  • 文章桑維翰苦學成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維賢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桑维翰 宰相 科举 事迹

    後晉的宰相桑維翰,洛陽人,自小生得面孔很大,身材矮小,容貌眞是古怪醜陋。有人說桑維翰長得此種奇異非凡的相貌,將來的成就是未可限量。桑維翰素有大志居然驕傲,認爲自己將來必有飛黃騰達之時,所以一面出交天下士,一面入讀古人書,力求上進。桑維翰十年寒窗,埋頭苦幹,映雪讀書,求取功名,不幸的是他生不逢時。桑維翰參加進士科擧考試時,主考官看他的考卷「桑」姓的時候,爲其所忌,因爲「桑」和「喪」字諧音,所以將他的試卷黜落,使他名落孫山。主考官用這種方法,使他無法獲得功名...

  • 文章(述往)再談金壇兩狀元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3期  作者:朱沛蓮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金坛 状元 科举

    逊淸一代,科举取士,殿试凡一百十二次,我苏金坛在雍乾之间十五年内,得状元二人,且系同宗兄弟,可谓盛事。其一为于振,字鹤泉,雍正元年癸卯恩科殿试一甲一名,赐进士及第,授修撰,四年十一月,提督湖北学政,乾隆四年,举博学鸿词,中式一等四名,改编修,累官侍读学士。其二为于敏中,字重常,一字叔子,号耐圃,乾隆二年丁巳恩科殿试一甲一名,授修撰,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总裁四库全书馆,上书房总师傅,兼翰林院掌院学士,金川乱平,以功臣给一等轻车都尉,赏戴双眼

  • 文章趙南星的故事與傳說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20期  作者:郭光啓 出版时间:1994-01-10
    关键字: 赵南星 科举 翰林 对诗 救灾

    河北省高邑縣在明朝末年,曾出了一位很有影響力的大政治家,官至吏部尙書。他爲官清正,不徇私情,不畏權貴,幾經遭貶,最後含恨死在代州戌所。正史上曾留下他許多動人的事蹟,在高邑縣一帶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趙南星的傳說,大量流傳於民間,他的遺著雖然至今還有出版,但爲數不多,然而寫在正史上的趙南星,都是處在不顯著的地位。當我們翻閱過他的遺著;他的高風亮節躍然紙上,他那聰明機敏的才華,卻大量流傳於民間。僅搜集一些流傳於鄕間家喻戶曉的故事,列述於後;希望遇有硏究...

  • 文章读同安县志略释明清科举层次名称

    来源期刊:《同安》 第40期  作者:林石梧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同安县志 明清科举 科举名次划分

    本会洪理事长福增先生捐资重印之同安县志,各会员均获颁赠珍藏,鄕会理监事中居住家鄕较久,洞悉鄕情较多,其于桑梓历史之探讨,较有与趣,自不待言;而在台湾出生之年青一代,不乏偶有涉猎者,其间对第十五卷选举部份所列举之进士、举人、贡生、廪生、孝廉方正::等科举时代名称,离现代人生活太久,虽或曾听长辈提起,或从书报杂志获知,但对何者系参加考试,何者系由荐举,何者破格升擢,何者因祖上余廕脱颖而出,均无从望名思义,除从事人事行政工作人员,因职位所关,或曾探索外,恐少有

  • 文章半夜兩更半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6卷 第5期  作者:王希昭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历史轶事 对联 科举考试

    讀書之人,少不自負,尤其古代,習氣更深,而欲名副其實,須有顯赫功名,方能「十載寒窗無人聞,一舉成名天下揚」。否則,或冬烘村塾,默默無聞,屢試不第,齎志以歿,甚至兼程趕考,客死途中者,亦不乏其人。筆者兒時,喜聽講古,嘗聞村夫野叟,偶以俚語,而使碩學通儒,目瞠口呆,不知所對。記得一則「農夫出對考舉人」故事,咀嚼細辨,回味無窮,爰綴數語,以博一粲。襄昔,有位舉人,上京會試,路遇小溪,必須涉水,自恃身分,不甘脫鞋,欲以厚酬,雇人背渡。適有一農,見而好奇,笑問「溪...

  • 文章讀書雜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作者:劉棨琮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南昌 滕王阁 刘诰 科举时代 对联

    ×××某年秋,劉誥旅次南昌,時膝王閣旁有新落成之尼姑院,大張華筵,仰慕劉之文才,請其書聯?劉至,援筆立書聯云:「筆直一條;敞開兩扇。」衆觀之以其顜頇,蓋疑其暗射男女之羞也,但都未言。席散,劉酩酊大醉,復索筆書曰:筆直一條西天路;敞開兩扇大千門。一時賓主盡歡,引爲士林美談。×××科擧時代,考生離鄕背井,嘗飽受舟車勞頓之苦,昔時有五六人結伴搭一小帆船赴尋應試,抵達九江尙有十里之遙。時船夫對乘客諸生曰:「余出一聯,汝等任何一人能應對者,則船資全免,一律不取分文。」遂...

  • 文章秋舫遺恨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9期  作者:高冠山  出版时间:1992-01-31
    关键字: 民间轶闻 家乡名士 科举考试

    盱眙城内澗溝渡,有名鐵心女子,麗質天生,能歌善舞,冠絕群芳。追逐者衆,資蓄頗豐。後與本城秀才汪孟棠,結不解緣,乃情有所鍾,閉門謝客。汪本故家子,倜儻風流,兼擅吟詠。惟家貧,嗜鴉片,饔飧時缺,衣履不周。在山上縣署旁,覓一授徒館地。散學後,袖筆墨,往來各旅館,爲訴訟者書狀或筆約,取薄酬以償煙債。識女後,更深歸宿其家,女必恭候於門,情意殷切,不但不索纏頭,如有急需,每資助。汪感恩知己,永愛不渝。某夜,汪至女家,柴門虛掩,寂靜無人,一燈熒熒。入房,見女反身臥床上...

  • 文章大醇小疵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7期  作者:鼎新 出版时间:1991-09-30
    关键字: 科举 苏东坡 棘院 《宋史·文苑》

    考试防范已严,而时以弊闻,终不能绝,大可叹!往昔科举时代,试场称为棘院,具见关防严密,而奸弊滋生。例如考官受赂,或授暗记,或与全篇,或怜才困扼而思援引。再则士子怀挟、换卷、易号或代名入试。更有老儒不仕专事卖文场屋。历朝因考试弊案,考官坐黜问罪甚或株连大狱者有之。士固不以昭昭隳节,尤不应于冥冥坠行。虽能做到大德不踰闲,然而有时小德出人亦足伤廉。不无小疵之玷。东坡知贡举,其友李廌方叔就试,将锁院,坡缄一简令送与方叔,不在,仆授简置几上。被章惇二子曰持曰援者窃

  • 文章(紀事 藝文)張忭軼事

    来源期刊:《宿遷文獻》 第5期  出版时间:1976-12-01
    关键字: 张忭 反清复明 科举 书画 丧葬

    張忭,字怡仲,號渫菴,又字尙元,號素三。於旅居安徽巢縣時詩文,均自署伍員里張忭,亦有署伍員里五槐村者。以伍員代表縣,五槐村,卽今八區人和鄕張雙莊是也。先生甲申後棄擧業,嘗與葉亦大,崔兎床等密謀反淸復明大業,曾屢入京師謀剌淸帝。某次北上,由運河乘船,與葉亦大等船中無事,忭與亦大等商討,由先生執筆作黃河源一文,文成再由亦大繕寫淸本。時船上,除先生等外,另有徐州李蟠,李因放小鷹行爲失檢,鬧事北去。當先生等討論黃河源文成淸稿時,李均在側。文成而李蟠卽熟於胸中。到...

共59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