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私立学院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拾:雜纂)幼敎心聲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5期  作者:黃筱蓮  出版时间:1987-03-29
    关键字: 高中毕业 大专联考 私立学院 私立幼稚园 幼儿教育

    当年高中毕业后,也曾雄心万丈,焚膏继晷,精硏勤修的参加大专联考。祇怨自己功力不济,公立有名的学府,名落孙山。虽说在两所私立学院,幸获列榜,亦不免感到惆怅,由于私校收费颇高,顾虑父母负担綦重,决定放弃,幻灭了升学上进的憧憬。开始徘徊在就业的十字街头,期待机会到来。我们的国家社会,经济繁荣,一个高中毕业的女生也可参加多方面的工作行列,但几经试洽,可惜高既不成,低亦不就,久无所获。后来,经朋友介绍,受聘为一所私立幼稚园的老师,颇为高兴。当即前往报到,开始膺任

  • 文章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的细说从头(三)——看震华文学院的起落兴衰,记半个世纪的往昔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李殿明 出版时间:2002-09-20
    关键字: 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 分水岭 来台进展

    期,这次被王院长玉圃手书调回附中服务。)私立震华文学院曁附中招生简章(注:前为:震华及附中在南岳招考自费生的简章,但在广州没有招收任何学生。)震华绝大多数的同学是要我连同各位老师、与院长研议到台湾的各有关事项,意思是绝不去马公,当时并非为政治因素,而是知道马公只有「风、沙」,日子不好过,院长早已胸有成竹(为了船位),故学校只准同学有随意退学离校的自由,而无随意入学「回校」的机会,即使是离校的老校友,也不可随意回校就读,因人有人格、校有校规,震华不是客栈,更不

  • 文章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的细说从头(二)——看震华文学院的起落兴衰,记半个世纪的往昔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1期  作者:李殿明 出版时间:2002-06-20
    关键字: 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 流亡学生 往事追忆

    是中学十六所、师范二所、师范学院一所,换句话说,全国私立大专院校,能在流亡过程中在江南复校上课的,只有震华一所,所以震华不但成为山东的代表,而是全国第一和唯一的,因为震华正式地在湖南衡山南岳市复校上课,时间是民国卅八年农历正月二十日,正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借用明代东林书院的联语,以说明当时震华师生在南岳开课的意境。在此特别介绍杜方学长如下,他是卅七年济南农校毕业,到南京进入震华,后因其亲戚姜鸿培学弟,由教部分

  • 文章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的细说从头(续完)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李殿明 出版时间:2002-12-20
    关键字: 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 寄同学信 往事追忆

    我想到了很多位「老南华人」,但现在先讲两位,就是李长城和孙鹏两学长,他们是南华早期的体育健将,在济南相当活跃,曾是南华学院的招牌人物,来台后长城学长先教宜兰农校,后教桃园农校,现已退休,年前曾有卡片寄来,孙鹏学长住永和,仍在上班,着力于建筑工程,情况很好。七、卧虎藏龙刚刚接到大陆校友来电问田士林学长近况,因此也顺便谈一下,事要从十年前开始,有一天他送来了一张招待券,是在国军文艺中心举办的国剧比赛,他是五位评审委员之一,也才知道他曾在国父纪念馆,有二次演唱过昆腔

  • 文章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的细说从头(一)——看震华文学院的起落兴衰,记半个世纪的往昔回忆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7卷 第4期  作者:李殿明 出版时间:2002-03-20
    关键字: 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 校名校址 学校环境 教育思想

    伙校来台之大专院校「山东私立震华文学院」作一记述,以免文献留白。本文之起因即在于此。二、震华成长于济南大明湖畔春秋战国原多事,济南古城起此时,家家泉水雨不涨,户户垂杨影相宜。(一)校名校址的演变震华文学院成立于民国三十五年二月,而暑假开始第一届招生,当时校名是称「南华学院」,但在筹备初期的计划中,原议定校名是「南华公学」,另含有中学部、小学部,但这一计划中的命名虽已传遍了济南,但很快地就消失了,在创校时改成了南华学院,和附中附小。南华学院校址设于济南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