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礼仪共返回3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请切实推行国民礼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国民礼仪 礼仪推行 礼仪问题

    编按:本文原刊于七十九年十月一日自立晚报「读者来论」栏事关国民礼仪推展,本刊特予转载,以飨乡亲读者。按辞海:「太夫人称母也,汉书文帝纪注: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称谓录:今人之称其母者,亦必于父没后,始加太字,似本此。......」今年六月,某报刊出中央级民意代表之夫人仙逝讣吿:「先室×母徐太夫人......」。大约十年前,某党国大老之夫人仙逝,其哲嗣及媳均受过高等敎育,分任大专两校校长,亦在中央日报刊登讣吿:「显妣×母×太夫人

  • 文章西餐礼仪

    来源期刊:《同安》 第115期  作者:賓利 出版时间:2011-09-01
    关键字: 西餐 礼仪 餐具 餐巾

    餐盘最远的刀、叉或匙开始用,然后朝着餐盘的方向,每道菜依序使用一种餐具。甜点匙与叉通常排在餐盘的上方,不过有时是随着甜点一道送上来的。总之,只要记得从「外往内」的使用顺序,一定没有问题,其吃法可分为「美式」和「欧式」,两种方式都合乎西餐礼仪。美式是用右手拿刀、左手拿叉,用叉子把食物固定在盘中,然后用刀子切成一口大小的块状,一次切一块吃一口,再把刀横放在餐盘上方的边缘,刀锋向内。接着,左手拿的叉换用右手拿,即可开始吃。(如果是左撇子,可继续用左手拿叉,叉尖向上

  • 文章談雞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32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川俗 乡间礼仪 祭祀 祭品 公鸡

    川俗鄕间礼仪,以祭祀为大,凡家中私祭祖先,庙上酬神还愿,祭品必有鸡,所谓雄鸡刀头是也,养鸡便成为农村副业。俗称公鸡为雄鸡、叫鸡,母鸡为鸡婆,与广东省之称鸡公鸡妹,异曲同工。抱,鸟伏卵也。母鸡有周期性之赖抱期,赖抱时,耸直羽毛,终日咯咯咯,叫声不息。此时如欲抱小鸡,便把蛋给她抱着。亦有季节,六月抱出之鸡,称为榖椿鸡,腊月正月抱出之鸡,称为灯火鸡。母鸡生蛋,亦有周期性,每次能生十至二十个,俗称一窝蛋,抱小鸡不超过一窝蛋。抱蛋七日,须验其化育程度,三指持蛋

  • 文章你還記得這些用語嗎?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07期  出版时间:2014-09-25
    关键字: 中华 礼仪 用语 集锦 选摘

    摘自网路「中华礼仪用语——几近失传」头次见面用久仰,很久不见说久违。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味。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别人离开用再见,请人不送用留步。欢迎顾客称光顾,答人问候用托福。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读人文

  • 文章正式宴会的排位礼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榕生 出版时间:1982-08-06
    关键字: 排位礼仪 正式宴会 “五伦”关系 礼仪 礼节

    我们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雅称,而最能代表这种礼义精神的就是完美的「五伦」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种五伦关系的正常维持,将会为社会带来祥和、安寗,发扬出人类生活的光辉,可是话又说囘来了,要用什么力量方可永远维持这种完美的人际关系呢?那便是礼仪礼仪是和平的,是友爱的,是仁慈的;可是它的潜在力量却是如此巨大无比,春秋时管仲曾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其中将礼列为第一,后来到了民国廿年,我总统 蒋公目见社会上生活颓废败坏,乃推行「新生活运动

  • 文章祀孔儘禮簡介

    来源期刊:《江蘇文獻》第4卷 第17期  作者:夏煥新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祭奠礼仪 孔子生平 明清释奠礼仪程序

    至圣」,称先师者乃以孔子为万世师表之意也。二、释奠沿革释奠者乃祀孔大典之礼仪,古设馔爵以祭先圣先师,称之谓「释奠」,礼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其先圣先师」。注:「释奠者设荐馔酌奠而已。」陈详道曰:「释奠有牲奠有牲币,有合乐,有献酬。」按:「旧时以仲春,仲秋之上丁日,祭奠先圣先师。上丁者,旧称二月、八月上旬属丁之日曰上丁,礼月令:「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所谓「释菜」者,以苹繁之属礼先师也。亦作舍采。唐书礼乐志:「其中春

  • 文章鄕情瑣記(續)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3、24期  作者:張純義  出版时间:1990-12-01
    关键字: 乡土习俗 丧葬礼仪 丧仪类型 一般规矩

    两晋、隋、唐,与南北朝的五代十国,及宋、元、明、淸,以迄中华民国之演进,和明争暗斗,巧取豪夺的改朝换代之巨变,而我们仍可生活在『文修武偃,物阜民安』的太平世界里,过著优游自在,自耕自给,完了银子不怕官的日子,更不会有『兵燹四起,匪祸横生,顚沛流离,久客异地,欲归不得』的凄凉晚境!?生有苦、乐、荣、辱之分,死有鸿毛泰山之别,无论是沙场烈士,或者是病榻懦夫,而丧葬之别,多如牛毛擀毡,笔墨难以能尽。幸者如先朝礼仪,皇帝死后讲究金井玉葬,耗尽民脂民膏,,经营地下宫室

  • 文章《儒宗人文(圓)教》奠主與祀儀倡興緣起己丑新正初行弟子 許周群振定居花蓮憶述

    来源期刊:《湘鄉文獻》 第37期  出版时间:2010-02-01
    关键字: 往事回忆 定居花莲 祭祀礼仪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歲次戊子之五月,余年八十有六,偕妻魏玲珠女士,應兒輩顧拂方便之請,自台南東遷花蓮,擇定德安六街—蓮花大樓—七十號七樓之一寓,以為長處久居、悠遊自適之所,忽忽已經半載而屆己丑新正元旦。數月來,固時以凡我生人性靈,應有得為超越妥實之安存為念,因而思及往昔中國社會普遍傳承敬天奉祖之良風美俗,是於堂屋上壁設置一神龕,中以尊祀□天地君親師□五個大字表徵之靈座。其龕多雕飾華麗,有如王宮殿宇,甚見巍然莊肅、幽深遠引,又眷眷如實臨鑑,照護人間之威儀與祥...

  • 文章詩經服飾藝術的意味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6卷 第3期  作者:王璞 出版时间:1990-07-10
    关键字: 《诗经》服饰 艺术 巫术礼仪 生活

    ”古代称绿色为间色,黄色为正色。间色为衣,正色为裳,比拟顚倒人次的寓意和讽刺尊卑关系的顚倒。由此可知,色彩的象征性意味像其他传统文化意识一样,有着强大凝聚的生命力。《诗经》所描述的西周时期色彩审美意识,至今还深深地积淀在今人的色彩审美观念之中。二、服饰与巫术礼仪《诗经》作为诗歌艺术表现,不但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交流思想的符号,而且由许多“不可名状”的意味意蕴在作品的内涵裏面。我们阐释与理解这种内蕴意味,首先必须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审美情趣。《诗经》裏

  • 文章古豐習俗之所見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23期  作者:劉恒心、杜朝斌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古丰习俗 丧葬礼仪 挂纸幡 发讣闻 盖棺入殓

    去年已将古丰习俗中的《婚嫁礼仪之风俗》送《文献》第二十二期刊载,今再将丧葬礼仪之风俗简述于后,以供参阅。丧葬礼仪之风俗丧葬礼仪在封建礼教较浓的汉高故里丰县,似乎是在民间最为重视的一种礼教制度,俗话说:「事再大也大不过爹死娘亡」。可见丧事之重要程度,同时也可以看出丰人的尊祖敬宗之情。丧葬礼仪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挂纸幡,贴表联;送信,发讣闻;扎纸罩,盖棺入殓,吊丧,送行,谢丧等。下面一一简述之。⑴挂纸幡、贴丧联:谁家里死了人,丧事事主首先用黄表纸剪成纸

共37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