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监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监察院院长三原于公行状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增刊  作者:程中行  出版时间:1974-11-10
    关键字: 監察院 院長 行狀

    备历艰险,与冯玉祥相遇于大漠中。偕至五原誓师,间道返陕,卒解西安之围,公以总司令部兼行省府职权,民国十六年,国民联军出关与北伐军会师,六月,国府主席团在郑州开会,会毕,公与主席团南下至武汉。参预庐山会议,民国十七年二月,公被推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国民政府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三月,特任为审计院院长。二十年二月,改任监察院院长,审计院改审计部,隶监察院,国民政府统一全国,秉承国父遗教,实行五权分立,监察院自民国十七年筹备,至是公受命长院,始选任

  • 文章一個牧羊兒-于右任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1期  作者:楚菡  出版时间:1990-03-01
    关键字: 于右任 同盟会 辛亥革命 监察院长 毛氏私塾

    到各书院会课考试,但因所作文字祇重说理,不尙词藻,见者多疑其抄袭明文,所以不是背榜,就是倒数第二,直至遇到陕西学政叶伯皋,经其识拔,始得崭露头角,并被目为「西北奇才」,时誉渐起,也开始留心世界大势。这个牧羊孤儿终于成为擎天柱地的伟男子,从参加同盟会起始,到民国缔造、北伐、剿匪、抗日、以至戡乱建国,无不以直接的行动,襄助中枢以定大计。国民政府成立以来,担任监察院长逾三十年,是五院院长中担任同一职位最长久的一人。其早年在上海创刊革命报纸,尤以主办「民立报

  • 文章追赠刘监察委员延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2期  作者:陳慶煌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刘延涛 监察委员 书法 追赠 诗词作品

    刘延涛委员(一九〇八——一九九八),河南人,以《象声语之研究》毕业于北平大学中文系,因景仰东汉黄宪「隤然其处顺,渊乎其似道」之清高风范,自号慕黄。一生以侍监察院长于右老为荣,在于公磅礴浑厚之阳刚美内涵中,悟出静穆清润之境。缘于驻芬兰大使张鸿藻先生邮赠当季《中原文献》,特载有王广亚董事长暨麦凤秋等序论刘氏书艺鸿文,拜览之际,不禁咏就古风,一抒对先辈钦迟之忱,且报雅意焉。岳降巩县心慕黄,道顺叔度何泱泱。早入故宫饱眼福,名家珍迹饶晋唐。艺术生涯此奠定,草由褚颜

  • 文章余俊賢留心輿論其來有自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7期  出版时间:1983-06-25
    关键字: 余俊贤 监察院 民国日报 印尼

    监察院的「总提调」余俊贤院长,平日公务繁忙,不但尽心处理院务,对有关监院的舆论,更无轻疏。凡有关院务及监察权行使的新闻评论,常命有关人员剪贴参考,以求改进。余院长留心舆论,尊重舆论的态度其来有自,靑年时期的余院长曾衔命远赴印尼办侨报「民国日报」。民国十四年「五卅惨案」发生,在国内引起抗日热潮,余院长时任民国日报总编辑,由于报社人手不够,余院长每天亲自写社论,鼓舞华侨民族意识,响应国内抗日运动当时「民国日报」在印尼印行十万余份,印尼华侨几乎人手一报,故其

  • 文章江河湖海的故事(四十三)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42期  作者:凌紹祖 出版时间:1986-08-10
    关键字: 局势 公司器材 电影放映机 文化事业 监察使署

    两位装上第二十七次中兴轮于三十八年四月二十九日自上海开船,五月二日抵达基隆。我在上海的时日,就是为了处理这许多事务。在上海,街头上叫喊「大头」「小头」,的声音愈来愈高,而局势也愈来愈紧。除了一部份人决定不走者外,要走的人栖栖皇皇不可终日。我最初寄住在法租界江苏监察使署。监察使倪公辅(弼)对于局势的日益恶化,当然有说不出的忧心,可仍然非常鎭静,照常处理署务。由南京监察院一批批迁台的委员职员不断经过上海等候搭乘机船。在上海均以监察使署为落脚地。有时人多,大家就打

  • 文章小金門的馬鮫堀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84期  作者:王淑慧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小金门 土崁湾 马鲛堀 监察御史 蛏仔汕

    入深海避寒去了。关于马鲛堀尙有一段历史故事,亦颇有趣。相传西宅村有位「三朝元老」——林伯超。在明朝嘉靖时考中进土。历官至「监察御史」,到万历年间,已经七十五岁,乃吿老还鄕。因其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以致宦囊萧然,晚景穷困。事闻于万历帝,特赐黄金千两,作为养老,资斧之需,正所谓「臣事君以忠,君待臣以义。」万历皇帝又恐他还鄕之后生活无着,故问林氏家鄕有何特产区,林氏以「马鲛堀」对之,于是万历君下旨同安县衙,(当时金门属同安县辖)命将「马鲛堀」地区划赐于林氏。林氏

  • 文章行囊不載溫州物惟有民情滿腹中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8期  作者:張天岳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何文渊 出身名门 监察御史 减免田赋 兴修水利 发展教育

    何文渊,字巨川,号东园,晩年又号钝庵。永乐十二年中举人,十六年得二甲进士。累官监察御使、知府、侍郎、直至史部尙书、加太子太保。一生政绩卓著,朝野称贤,是一位「忠直仁恕、孜孜爱民」的一代名臣。兹采摭史传并参据有关资料,对何文渊之生平事迹略作简介。一、出身名门誉噪文苑何文渊于明洪武十八年出生于江西省广昌县古揭坊里,一个衰落的官宦世家。先世原居永丰县之籐田,北宋时有远祖名允者,曾宦游来广昌,因慕其山水秀美,遂定居于此,成为昌县揭坊里何姓之始迁祖,文渊即属这一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