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盐民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六月濃霜舖海塗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6期  作者:張堅 出版时间:1994-08-10
    关键字: 岱山 盐场 制盐历史 过程 盐民

    们争相购买。那时候,制盐的盐民叫「烧盐人」。因为当时制盐是将海水放在锅里煮出来的。煮盐需要大量燃料,盐民一边要挑泥做塯,一边还得进山砍柴,劳动强度是很高的。宋朝有一位名叫柳永的诗人,曾经写过一首《煮海歌》,就是描述了当时盐业生产的艰苦劳动和盐民生活的苦难情景。诗中写道:年年春夏潮盈浦,潮过刮泥成岛屿;风干日曝盐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卤浓盐淡未得间,采樵深入无穷山;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归。舟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 文章「六月濃霜一筆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7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1-10-01
    关键字: 舟山群岛 盐民 舟山地理环境 烧盐

    的岱盐。(笔者按:板晒之法,实创始于岱山,不但推广于舟山羣岛,即余姚庵东和海宁之张家沙均有岱山盐民迁居,在那里交相推行,又舟山羣岛盐产,以岱山为最广最多,因以岱盐出名。)板晒必须用木材制成盐板,尤须滨泥场板基,利用海水制成卤汁,存贮卤桶内,每日早晨,加入盐板,赖太阳光热晒成食盐,天气越热,结盐越厚,至傍晚时,盐民们男女出动,推盐收贮仓库,随行放售。藉以为生活所资。(按卖盐须先向盐务局纳税,凭课秤放,至晒盐手续繁复而辛勤,当另文详述。)食盐与浓霜晒盐全靠

  • 文章家乡盐民的辛酸与贡献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時霖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盐民心酸 抵抗日寇 盐枭 私盐

    浦东滨海地区,在金山县海岸的细砂土砾,沉积盐份最多,质坚而平坦,故当地人称之为铁板砂。抗战时期,日寇选定该一地区适宜部队登陆,可抚大上海三角洲的侧背,当时我国兵要地理,初对该地区形势并无调查了解,在该地区未设重兵,致为日寇所乘。矧至大上海因之失守,国人迄今乃多知金山衞日军登陆,影响了整个东南半壁山河的抗战情势,但鲜知当时该地区盐民浴血奋起保衞鄕土的辛酸英勇事迹。作者如今所要提出的辛酸二字,是指家鄕盐民凭了他们仅有的土枪,在抗战前他们为了生存,出海贩盐捕鱼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