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画像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蒋兆和为李时珍画像揭秘存疑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8期  作者:童德彥  出版时间:1993-07-10
    关键字: 蒋兆和 李时珍画像 李时珍

    古今中外,为医圣李时珍画像的画家不少,为什么惟独国画大师蒋兆和给他的画像能流传于世呢?带着这一问题,我走访了蒋兆和的胞妹蒋万琦老人。她是辛亥革命先驱,蕲春人蔡达生儿子蔡继德的遗孀,住在李时珍故里蕲州鎭仿明代建筑一条街,租赁了一间宽大的民房。室内放有一乘床,一张画桌,一台电子琴,一套煤气炉子。墙上挂著蒋万琦临摹蒋兆和画的李时珍像与花鸟画条屛。房址离李时珍原来看病的地方玄妙观不远。她年近八十,童颜鸡发,精神矍铄,神智淸晰,记忆力强。自炊自食,每天作画不止,还

  • 文章愛的昇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方剛生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心灵 画像 灵魂 爱与人生 甘露 花朵

    他、当生命的花朵将迟暮的时候,她、悄悄地闯进他的心扉;——映入心灵的画像,时隐时现,笑靥迎盈。在他灵魂,切切私语、呼唤……她为他俩谱好了共鸣的曲儿,像一首生命的乐章,爱与人生。心絃跳跃是美的旋律。☆ ☆ ☆宁谧地相知,娓娓地低语,甜甜地回响,绵绵密密的情丝,甘露润滑了他;发出生命之热、灵魂之光;开出璀灿的花朶,结实累累,美不胜收。

  • 文章母亲的油画像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2期  作者:羋復培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曹太夫人 画像 思念母亲

    百秩晋五冥寿纪念先母曹太夫人(生于淸光绪十六年,卒于民国二十年)。当百年诞辰时,曾画像刊于本文献第七期。迄今倏已五载,然人子思亲之情,常萦于怀,供奉瞻仰,深温儿心。所绘画像,虽曰理想,然双目描绘最难神似。今逢先母百秩晋五冥寿前夕,承文宝画廊(19059 E.Colima Rd.RowlandH eights.C A.91748.U.S.A.)推介曾任广州画院副院长西方学院访问艺术家享有盛名之周树桥(Zhou Shuqiao)先生在美国洛杉矶画室,为先

  • 文章端陽卽景話鍾馗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36期  作者:丁瀾  出版时间:1989-06-20
    关键字: 端午节 钟馗 神话故事 民间习俗 画像

    我們故鄕無錫,每年一到端陽節,考究的人家都懸掛名家所繪鍾馗像中堂一軸,普通人家也都要貼上一張寺觀裏和尙道士所送的一張鍾馗符,以驅邪鎭宅。現在讓我們來談談鍾馗的神話故事。鍾馗的神話故事始於唐玄宗,天中記引唐逸史的一段記載:「明皇病瘧,晝夢一小鬼,盜太眞香囊及上玉笛,上叱問之,奏曰:『臣乃虛耗也,能耗人家喜事成憂。』上怒,欲呼武士,俄見一大鬼,破帽、藍袍、角帶、朝靴,捉小鬼,刳其目,劈而啖之。上問:『爾何人』?對曰:『臣終南進士鍾馗也,武德中應舉不第,觸階而...

  • 文章(專載)三毛囘老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6期  作者:大陸作者 馬馳原 出版时间:1991-05-01
    关键字: 三毛 简介 画像 老家 认亲

    三毛画像港沪认亲女作家三毛(原名陈平)于本年(一九九一)一月四日凌晨,在台北荣民总医院悬梁自尽。她在上海的「爸爸」张乐平获悉噩耗,十分悲伤,平时轻易不流泪的老人流下了伤心的泪水,全家人都哭了。几天前,三毛曾打电话到上海,说病情很重,一月三日要进医院,需动手术。由于身体不好,今后一段时间内不大好写信问候了,要老人家保重身体。因上海读者对三毛较熟悉,对她突然离去深感悲痛。《三毛流浪记》是一本畅销海内外的漫画书,其作者张乐平是著名的画家,因而又获「三毛之父

  • 文章讀王震《鐵窗女俠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9卷 第1期  作者:王定煥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王震 《铁窗女侠图》 秋瑾 鉴湖女侠 画像

    在寧波三市古董地攤上購得此圖時,我並不在意,尺幅不大僅三四公分乘九一公分,原裱裝不精、保管不善而使畫面微損。後來幾次細看,漸漸覺得此畫非同尋常。畫上一女子倚坐在一邊,作鎭定噤口側目冷視態;離女子不遠處,畫有柵欄,以示其正受監禁;女子正面,有一把若隱若現的劍。因此,我把這畫命名爲「鐵窗女俠圖」,並視爲珍玩。這畫上的女子應是秋瑾。秋瑾,會稽(今浙江紹興市)人。生於一八七五年(秋瑾生年有多種說法,此依陳象恭編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秋瑾年譜及其傳記資料》),卒...

  • 文章臨池誰道我非魚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2卷 第1、2期  作者:包立民  出版时间:2010-06-01
    关键字: 命题画像 封奇苍 人物介绍 人物回忆

    庄子与惠子相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以上一段对话,出自〈庄子·秋水〉篇中的故事,也是千古以来脍炙人口的审美移情说的名例。我抄录了这段对话,寄呈台北画鱼高手封奇苍先生,请苦于作自画像的他参考。封先生心领神会,先后绘制了两幅观鱼自画像。第一幅头像较大,平视小河鱼,鱼似属柳叶穿条鱼,也许正是当年庄子所说的儵鱼;第二幅,头像较小,含笑俯视,一池秋水,龙井鱼悠哉游哉

  • 文章香妃像的錯誤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2期  作者:夏元瑜  出版时间:1987-10-01
    关键字: 香妃像 圆明园 乾隆皇帝 香妃考证 汉女画像

    十里薰风的死象,却不敢吃臭豆腐。传说中的香冢,我去看过,有块短碑,说「扫集落叶,葬之于斯」,旁边是一只鹦鹉的坟,这全是吃饱了无事可做的文人干的。现在我要说到本文的主题,现传的容妃画像有两张,其实全出于揣测,都没法证实。有人说这两张油画半身像都出于意大利的郞世宁手笔——也无从证明。在乾隆前期如意馆的洋人供奉除郞世宁外,尙有艾启蒙(波希米人)、王致诚(法国人)、潘廷璋(意大利人)、安德义(罗马人)、贺淸泰(意大利人)等神父和修士。最初发现的一张甲胄美人像,脸型

  • 文章張大千的詩(下)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2期  作者:胥端甫 出版时间:1972-10-01
    关键字: 张大千 诗词 画像题诗 成就 人物生平

    四、题像与归国居士二十五岁留须,三十岁就自画像于苍松的下面,黑须飘然,神态英伟。曾农髯、陈散原、赵尧生、谭组安、黄宾虹、溥心畬等一时耆宿三十余人都为题咏,眞是英才卓越,佼佼不羣。散原老人题云:「挺立孤撑两写眞,劫灰尽处对嶙峋,浮天松气吹魂梦。认是峨眉顶上人。」杨晳子题云:「秀目长髯美少年,松间箕坐若神仙。问谁自写风流格,西蜀张爰字大千。」擧此略见一斑。这是第一次画像,都是人家给他题诗题句,鼓励性极大。第二次画像题诗是五十九岁时,寄宗弟张目寒,这是中华民国

  • 文章農民藝術家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6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农民艺术家 钱炳荣 民间艺术创作 五谷观音画像

    农民艺术家钱炳荣先生,出生在上海市松江县华阳桥乡农民世家,多年苦心于民间艺术创作,有独特风格。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受到好评。图为钱先生在农舍作画,上图为五谷观音画像。这是他去年用了半年时间,把几十万粒五谷镶嵌在一四〇公分长,九十公分宽的木板上,利用色彩和形状的自然特点,创作出一幅观音画像。揭示「五谷多子,赐福人间」的深刻主题。图与文:孙胜魁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