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活趣闻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會錯了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3期  作者:馬雲斌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语言表达 生活趣闻 殡仪馆

    浮梁 馬雲斌有一天,偕同朋友曾在台北市中華路口,搭乘計程車前往辛亥路第二殯儀館,弔榮民之喪。突然開車司機問前坐的那位朋友:「老先生,你們去殯儀館,還回來、不回來啊?」。他這句話的意思,無非想跑一趟來回生意,多賺些車資,可是沒想到,因爲用辭不當,犯了忌諱,老先生聽後一怒之下,很生氣對他說:「我們不回來,難道我二人還會死在殯儀館」。

  • 文章四季宴饮花絮錄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96期  作者:王惟敏 出版时间:2002-03-10
    关键字: 诗词 生活趣闻 人生感悟

    ㈠高门事亲迎得双亲慰索居,一年此席几曾虚。高年齿豁荐肥肉,螃蟹空多致嫩蔬。杯酒何辞唯酩酊,甜羹少进愼髭须。三轮伴送风尘里,依旧茅庐好著书。㈡农家消夏农家凉夏亦如秋,芹圃葱畦香四浮。扁豆如船拖彩尾,田虾聚首缀红裘。细分角黍呼糖至,小劈松花带酱流。就地儿童初睡起[1],旋担清水洗瓜萎。㈢诗家本色菊醪贻我感亲家,裁答抛砖嘱谢娃。[2]才调原如康乐侣,风流岂让洛阳花。寓情于景人何处,以酒为生身不斜。枌社频来三五辈,拼将沉醉斗芳华。㈣年景如昼昨夜堂前送壮士,[3

  • 文章永春地方掌故(續)

    来源期刊:《永春文獻》 第12期  作者:許潔泉 出版时间:1974-03-31
    关键字: 社会生活 风土习俗 乡野趣闻

    張瑞圖真跡在永春東門外桃源殿供奉北極大帝,亦稱玄天上帝,香火鼎盛、神靈顯赫,正殿正中懸一匾額曰「帝居北極」四字,爲張瑞圖所書,筆勢雄偉,龍飛鳳舞,彌足珍貴。世稱南張北董,(董其昌)同負盛名,求之今日,實屬難得,聞故鄕神廟盡燬,不知該匾是否有人保存?香煙推銷英美烟草公司出品捲煙,最初行銷永春者爲沙船牌,每包四枝,繼之有派律,卽俗稱海賊,價並不昂,民間對香烟不感興趣,蓋有鑑於英人以鴉片毒品輸入中國,致國家積弱不振,故父老相戒,不許燃吸,謂捲煙非菸草製成,純用...

  • 文章城廂趣談

    来源期刊:《同安》 第18期  作者:上達  出版时间:1986-05-01
    关键字: 乡间趣闻 生活随笔 往事回忆

    物美价廉。整天不离摊位亲自卖粥,收找银角铜镭,无所谓节日假期。虽有一位卅多岁男人,专责在店后一个大锅灶,替他代伐落(张罗煮粥意)碱粥,煮好拿来倒在五斗壶内。说句笑话,假若他眞的休息一天,那些安溪商贩挑工,就会因吃不到一吨价钱便宜,美味可口碱粥早餐,而唉声叹气叫喊不停。卖粥常仔半生守在碱粥摊上工作,数十年如一日,就在那一年农历正月初一,发生个天大笑话,左邻右舍谈论纷纷的趣闻。卖粥常仔开在王公楼街的碱粥店,距离桥仔头街及松柏林街不过五家店舖而已,在八年前这两条街开拆

  • 文章邹海老幼年未入私塾前的生活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期  作者:曾定一 出版时间:1965-08-15
    关键字: 邹海滨 童年生活 性格培养 趣闻

    是这一切善行的本源,如果稍有伪意恶意,则一切都会成为空幻了,欺人只能欺人一次,不能欺人永远,邹先生说中国国民党在同盟会时,大家如兄如弟能同生死,就靠这一点,邹先生革命时的实质,便是在此时种下了根苗。这是邹先生未入私塾前的生活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