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意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肥香田螺又一秋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36期  出版时间:2011-12-01
    关键字: 田螺 传说 老字号 啤酒 生意

    剪螺尾,这项乏味又颇损工夫的工序,一直做了十多年,手指上都磨出了厚厚的茧。但面对每天都能卖出至少两百斤、中秋前后甚至销量增加十倍的好生意,单礼香又满足地露出了笑容。从最早开始1.5元人民币一杯,到现在7元人民币一杯,卖螺时用来计量的仍是同一个缸口杯。单礼香笑着说,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不懂得「咬文嚼字」,但「实实在在做生意」是她认定的真理。文/冯静 图/曹雪琴

  • 文章閒話鎭海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3期  作者:湘舟 出版时间:1973-12-01
    关键字: 镇海 生意 河流 城隍 概述

    一、小本生意:鎭海城区,凡是开小店或做小本买卖的,初非其本行,每因失业家居,生计困难,弄得「波罗揭谛」(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好向亲友处借些资本试开小店。久而久之,认为这门生意还可以试得,就此变作专业了。其实,「人」祗要有恒心,肯下辛苦,行行都会有饭吃,甚至于还会出状元。开小店以外,等而下之,还有做肩挑买卖的,惟其种类甚多,不胜枚擧,兹略述数则于次:十大碗:每日上午十时以前,用竹篰两只,满装十种以上荤蔬小菜,肩挑至各住宅区叫卖。有新鲜鱼虾蚶蛤或醃类以及竹笋

  • 文章重慶鼎新街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13期  作者:張鏞  出版时间:1972-01-01
    关键字: 重庆 鼎新街 古董生意 算命馆 故衣店

    字画的旧货舖,仍然存在,而古玩,字画的古董店舖,则较以前旧货街时代为多,生意更为发达。最早重庆的古董店,设在商业场街、仅有数家,民国十六、七年后,鼎新街的古董店、约在三十家以上,而商业场的数家古董店,也搬到鼎新街来了。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百业发达,全国经营古董的专家,大都云集重庆,鼎新街的古董生意,更是极一时之盛。从较场口自鼎新街的后段,即是演武厅,是较场坝的中心,这一带看相、测字、算命的以及各种飮食店特别多,每到下午三、四时,各种地摊也在各空地摆出,游人愈

  • 文章出錢為功德

    来源期刊:《四川文獻》 第83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9-07-01
    关键字: 出功德 修桥补路 乡间庙宇 庙宇生意 菩萨塑像

    塑像时一一纳入菩萨腹中,以示神知鬼知。这种工程,自然是长期性的,木匠请的人多,倒是想赶快完工,别有生意。惟有画匠,专门做庙宇生意,则无人请,总是籍故拖延。气候与雕塑上金上颜色都有直接关系,如果今年天气淫雨时多,则画匠吃定和尙。慢工出细货,和尙也无怨言。这叫做和尙吃十方,吃和尙的人是吃十一方了。

  • 文章笑話笑話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1期  作者:蔣實夫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做生意 挂幌子 卫生设施 公厕 笑话

    一)从前集鎭上做生意的,门前都挂恍子,理发厅门前用竹竿挑一缕头发,饭店门前挑一块招牌(烧饼),棺材舖门旁钉一块棺材模型。有一个鄕下老,听人说打茶围在欢场中很有意思。有一天跑到县城里去,走了几条街,不知那里可以打茶围,忽然走到中药舖门前,见到药辗子,既有恍子,必能打茶围,恰巧老板不在店内,老板娘在柜台内,鄕下老把一块银元重重的朝柜台上一放,说:「打个茶围」。老板娘见是一块银元,要说不肯,又舍不得一块银元,随说,请里边坐,老板娘含笑拿烟倒茶,鄕下老眉飞色舞

  • 文章農村六月好風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汪玉成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生意盎然 农村六月 自然风光

    生氣盎然萬物殊,農村六月繪新圖。家中麥粒黃金屯,村外秧田綠水浮。旱谷蔥蘢描畫譜,密林屛障碧油株。西山夕照輕風爽,冷菜涼棚酒一壺。

  • 文章我的父親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3期  作者:金煥眞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父亲 金盛 打鱼佬 石凋生意 情感

    先父金盛字仲岩,不幸于去(二〇〇四)年十一月一日晚上,仙逝于纽约长岛北岸医院,享年九十四岁。父亲生于清光绪辛亥年,长在青田下岙农村,有弟金璜、妹金桂香。父亲性格内向,忠厚耿直,自少喜欢垂钓和打渔,故有外号称之为打鱼佬。父亲毕业于温州中学,肆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后与我母叶碎香结为伉俪,夫唱妇随育我兄妹弟等三人。因有大祖父金美斋在美国经商,父亲也常去上海等地,替大祖父出口家乡石雕精品,远渡重洋并从美进口美国商品做批发生意。因大祖父在美突然去世,父亲于一九四二

  • 文章(文字)生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70期  作者:張敏賢 出版时间:1973-08-01
    关键字: 宁波 生意经 商号 主雇关系 责任

    宁波人会做生意,可说是尽人皆知无人不晓,全国各大都市商业区,甚至国外,差不多都有宁波人的足迹,而且是做得有声有色。我们宁波人做生意的成功,我想除了眼光远大筹计灵敏之外,最重要的因素是厚道。在故鄕的商号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店门口写着或木刻「货眞价实,童叟无欺」八个大字,这正代表宁波人经商所崇尚的诚实。「金字招牌」、「百年老店」,这是招徕顾客最响亮的广吿。不像现在商店的招牌,都是些塑胶、压克力、洋铁皮做的,轻飘飘,台风一来就吹得五花散飞,今天开张的,也许明天

  • 文章哲人師牛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6卷 第6期  作者:高志林 出版时间:2004-06-10
    关键字: 捐款 教育事业 海外华侨 小本生意

    不留给儿孙,统统奉献给鄕学的事,我却极少听说。为此,我走访了上虞几所中学,并经他们介绍有幸见到了张杰先生。张杰先生卅六岁那年只身闯荡香港,做了近二十年的杂货店伙计后,才开始独立支撑著做起「河蟹、粽子」生意。从此,他闻鸡缚蟹,明灯包粽,乐在其中。有位港胞曾这样说过,张先生的一双手,不知被那捆粽子的麻丝勒出过几道血痕;张先生的手指,不知被那大闸似的蟹钳钳出过多少血肉……,这是眞的吗?张杰先生对此作了以下的回答:「每年端午节,是香港卖粽子的大旺之日,一个早上

  • 文章新东阳的生意作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7期  作者:李基光 出版时间:1980-10-01
    关键字: 生意作风 新东阳 制糕工厂 诚实不欺

    王增全先生陪同制糕工厂厂长,阿勒宁波同鄕周知业先生,两位亲到我们的公司,补送一包礼品向我道歉,而且说明货品并未发霉,而是条头糕芝蔴边上的亮晶晶不是霉!那是蔴油。成功绝不可能在「马虎」两字之下,照现在一般生意人作风,钞票到手,货品出门六亲勿认,甚至会说上一句:「你当时为什么不看看淸楚,谁知道你什么时候买的东西」?会弄得顾客气上加气。可爱的新东阳,诚实不欺之外,更应当让政府当局知道,希望全国商店均应效法新东阳诚实不欺的作风,应当由市政府列人在商人节时,给予表扬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