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产共返回3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溫州米塑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1期  作者:之江 出版时间:1993-02-01
    关键字: 艺术 生产 原料 米塑

    米塑,是一種用煮熟的米粉團作為原料,並添加顏色,製作各種人物、花果、鳥獸的民俗藝術品。它的可塑性很大,可以說,凡見到的物品,均可進行仿製。其工藝操作細緻,造型生動,極受人們喜愛。據說,這種米塑藝術,是從南宋定都臨安(今杭州),由北方傳入的面塑演變而來。溫州米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大約在清咸豐年間,以製作壽桃為主。在清代光緒年間最為盛行。當時有名藝人馮阿森,以做壽桃聞名於世,人稱「壽桃森」。相傳,阿森首創把舞台人物搬上壽桃。不僅艷麗多彩,而且形象生動,...

  • 文章憶打場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王敬賓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打场 碾场 扬场 收场 农业生产

    打場是農人在場裏做活。農人收割禾稼需要有塊場地,場地的大小,依其收禾量多寡而定,大者三四畝,小者一畝半畝。場地的做法是先將預定之場地用耙耙平,然後灑水,舖上一層麥稭,套上牲口拉着石滾子碾平,再將麥稭清掃乾淨,便是寬廣平坦的打場場地。打場分為夏場與秋場,夏場是收麥子的,秋場是收黍、稷、豆、穀、高粱、蕎麥、芝蔴、玉蜀黍等雜糧的。打場的順序是:攤場(曬場)、翻場、圓場、碾場、揚(ㄖㄤ)場、收場,其中以碾場、揚(ㄖㄤ)場較用些功夫,茲略述如下:碾場:禾稼經過攤、...

  • 文章快樂婆婆·迷糊奶奶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66期  作者:張亞仙 出版时间:1997-12-20
    关键字: 媳妇 生产 阵痛 小生命 相机

    当儿子吿诉我媳妇即将生产,这时脑中所闪过的不是你以为的开心、兴奋……唉!都不是的啦!而是一点点愁怅……为什么?唉,因为自己「老」了嘛!要成为奶奶族了!呀!忘了,这个「老」字在我字典里是没有而不存在的,算我没说。带着一点点的兴奋、一丝丝的迷茫……各种复杂的心情,来到了医院,看到媳妇她正在努力的作各种「表情」!咦!那不是「不久」之前的我不也是这样:喔~这正是老师敎我们的一句成语:光阴似箭。在等待中,我请媳妇摆个美国著名影星黛咪摩儿手扶大肚子的姿势,让相片留

  • 文章台灣農業及農村發展政策與措施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89期  作者:毛育剛 出版时间:2003-10-01
    关键字: 台湾 农业 生产力 工业

    压力不断增加,增加稻米生产成为迫不及待之事。政府除致力修复战时遭受破坏之水利设施,充裕肥料供应,及改组农会外,并须给予农民有效之生产诱因。当时最有效之诱因莫过于民国三十六年至四十二年实施之农地改革,包括公地放租、耕地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及耕者有其田。其中尤以三十八年推行之三七五减租效果最为卓著。农地改革使农业生产与农民所得同时增加,而农业生产增加的结果,使得粮食供应逐渐充裕,导致物价之稳定。政府之低粮价政策使工资长期维持于较低之水准,为四〇年代发展劳动密集

  • 文章甘蔗與糖房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59期  作者:羅尚  出版时间:1967-07-01
    关键字: 甘蔗生产情形 岷江流域 花甘蔗 糖房 白甘蔗

    上期杨春柱先生于川蔗一文中,谈到川中甘蔗种植生产情形,尤其是沱江流域数县。现在再谈谈岷江流域甘蔗生产情形,与大小糖房之一斑。岷江流域,出产四种甘蔗。红甘蔗:紫红色,节距短,大者有玻璃茶杯大,壮茁可爱,食时用刀削皮。嘉定以上皆产,运销到下流至于重庆。重庆有压蔗机,锯下一节甘蔗,可压出一杯汁。疥烂甘蔗:长可至二公尺,大者牛眼睛杯大小,皮薄,每节都开冰口一二条。用牙齿撕皮,吃来很泡,很甜。专供食用。白甘蔗:小于疥烂甘蔗,节距较长,质较坚,仍用齿牙撕皮,专供食用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6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8-11-01
    关键字: 宁波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芒種無雨水,日內大雨催。夏至若遇西北風,十條河裏九條空。小暑南風十八朝,曬得南山竹也焦。大暑發「打㫰」(時雨時晴現象),風雨來幾趟。大暑若不熱,冬季地長濕。立秋無雨使人愁,萬物只有一半收。處暑不雨大豐收,處暑響雷稻蟲稠。白露無雨長秋旱,白露有雨雨常來。白露秋風夜,一夜冷一夜。秋分有雨兆豐年,秋分東風來年旱。秋分雷電鳴,晚稻少收成。秋分白雲多,到處好晚禾。寒露若逢下雨天,正、二月裏雨漣漣。重陽無雨一冬晴,重陽落雨一冬冰。霜降日,霧蕩蕩,四十二天晴朗朗。霜降...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0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8-05-10
    关键字: 故乡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我國長期的封建社會和小農經濟,農民靠天吃飯,祈求風調雨順,迫切需要預占天象,以卜豐歉。農民經過長期觀察和體驗,以歌謠形式出之,便成爲測天農諺,對防災抗旱、防澇抗颱,起到良好作用。象山海邑,丘陵分割,山山嶴嶴,農諺大同小異,可歌可謠,信而有徵,故樂而集之,積之旣久,計得二百九十餘條,删削冗蕪,得二〇七條。鄕情所繫,聊作茶餘酒後及談助,可以寄懷,可以興感,可以憶舊,其亦韻事也歟。農諺承伊極才兄鼎助,併致謝忱。甲、天象類㈠看天色天黃雨,人黃病。山色青,天氣晴。...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㈧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8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宁波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丙、物候類蝌蚪上田塍,三、五天內兩淋淋。鵲巢築樹稍,當年颱風少。螟蛉入室築巢低,颱風暴雨在近期。十月松樹吐新梢,冬季沒有風雪飄。溝水清見底,明朝霜凍起。蝸牛躱進殼,簑衣掛壁角。田裏少生鼠壳草,春耕準備水車早。番薯萌芽短,今春必有旱。蛙亂叫,雨水到,豬銜草,風雷鬧。煙繞屋,天要哭。缸穿裙,雨將臨。鹽返潮,雨難逃。蚊蟲惡,有雨落。雞早入舍晴,雞晚入舍雨。雞曬翅又曬腿,早晚有大水。狗翻肚,天落雨,狗洗澡,有雨到。狗屎拉在路中央,近日有雨沒太陽。久晴雀噪雨,久雨...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9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季节

    火煙勿出屋,風雨來得速。潮水哈哈響,就有大風降(濱海區)。池魚若浮頭,嚴防大水流。燕雀高飛晴天到,燕雀低飛雨天報。蚊子聚堂中,明天穿簑篷。螞蟻築壩陣,雷雨盈寸深。田螺浮水面,風雨在眼前。螞蟻浮水面,下雨也不遠。海水黃牛鳴,天氣不會晴。天熱人又悶,有雨不用問。灶灰濕成塊,定有大雨來。煙窗勿出煙,一定是陰天。早晚煙撲地,老天有雨意。河裏魚打花,天天有雨下。池塘起泡天要變。陰瘡發癢天要變。

  • 文章象山測天農諺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史致圻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象山 农谚 集锦 农业生产 季节

    久旱西風更不雨,久雨東風更不晴。早西夜東風,日日好天公。春來西風煞雨腳,勿等泥頭白(雨就來)。冬天西風煞雨腳,泥頭要曬白。夏至節前南風雨,夏至節後西風乾。西南轉西北,搓繩來綁屋(春末夏初)。入伏北風起,天空址雨旗。一日北風三日晴,三日南風別盼晴(冬季)。小暑風西北,鯉魚飛上屋(大雨)。南風暖,北風寒,東風澇,西風旱。雨後發東風,夜裏雨更凶。春分早報西南風,颱風害蟲有一種。清明前後北風起,風雨可在十日裏。立夏至秋分,一日東風三日霖。夏至東風惡過鬼,一斗東風...

共34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