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琵琶记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琵琶记》简介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9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琵琶记 高明 高则诚 戏剧

    琵琶记》为元末南戏,高明撰。写汉代书生蔡伯喈与糟糠之妻赵五娘悲欢离合的故事。共四十二出。被誉为传奇之祖的《琵琶记》,是我国古代戏曲中一部经典名著。

  • 文章『南曲之祖』——高则诚与《琵琶记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6期  作者:沈不沉  出版时间:1992-12-01
    关键字: 南曲 琵琶记 戏曲 高明 元朝

    元朝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7);中国出了一位伟大的戏剧家高则诚,他所作的《琵琶记》是历代版本最多、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古典戏剧作品,迄今依然是各地方剧种经常上演的剧目。《琵琶记》的出现,表明了中国戏剧草创时代的结束,是戏剧舞台从内容到形式走向成熟的标志;不但为南方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所赖以依存的传奇体制奠定了基础,而且也为中国戏剧独特的表现形态(戏曲)提供了定向发展的座标。《琵琶记》无论是关目的细腻、布局的周密以及文辞

  • 文章一個古樸的劇團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4期  作者:應平書 出版时间:2010-05-10
    关键字: 昆曲 永嘉昆剧团 访台公演 楠溪古韵 琵琶记

    主要从事工商业,生活富裕,注重享乐;加上温州离大都市较远,上层文人不多,百姓创造的民间娱乐,不但没有被太多文人排斥,不少商人还喜闻乐见,这使得温州比其他地方更有本钱培育出具表演能力或编故事的艺人及剧作家,并且约在北宋宣和(一一一九—一一二五)年间,发展出堪称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南戏。这次台北昆剧团邀请永嘉昆剧团首次全团正式来台演出,除了第二天的《琵琶记》。因为适逢端午佳节,特别在第一天配合节庆演出家喻户晓的《白蛇传》,《白蛇传》虽然通俗,但在台湾还没有过完整的昆剧团

  • 文章蔡伯喈避禍棲櫟社 高則誠訪老寫《琵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1期  作者:周冠明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 蔡伯喈 高则诚 琵琶记 南戏之祖 《后汉书》

    之间的一个小村——栎社。这个结论也许有点陌生。论据是:《琵琶记》、赵家园和栎社民间的传说。《琵琶记》被称为「南戏之祖」,博得朱元璋的赞赏,称「四书五经在民间,譬之五谷不可无,此《记》乃珍羞之属,俎豆间亦不可少也。」这样一部精品,为什么不脱稿于蔡伯喈的故鄕陈留?也不杀青于高则诚的老家永嘉,而偏偏成书于鄞县的一个临江小村栎社呢?据栎社老人们从一代接一代的传说说:蔡伯喈一家来到栎社,安家在村子南面即今仍称为「赵家园」的这块地方。他们开垦出几畦菜地,种些蔬菜杂粮

  • 文章传世《琵琶记》成书沈氏楼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1期  作者:林志龍  出版时间:2003-06-01
    关键字:琵琶记 赵五娘 《四明谈助·瑞光楼》 高明

    赵五娘千里寻夫的故事,在宁波流传甚广,象山更盛。爵溪鎭白沙湾弥陀寺的后殿,端塑著赵五娘像,香火甚盛。相传农历八月初三为其诞辰,是夜,来寺内陪生祈福的善男信女人山人海,附近还有印伞巖、升天石等仙迹呢。虽然是神话传说,但确实有这么一部戏曲叫《琵琶记》,其成书之处,就在宁波栎社。难怪赵五娘寻夫的故事,盛传于浙东,赵五娘的神象,塑在爵溪白沙湾的弥陀寺里了。原来元代中叶,大德九年(一三〇五),浙江温州瑞安人出生了一位学者高明,字则诚,自号菜根道人,后人尊为东嘉先生

  • 文章(家乡史话)康翠玲艺术生涯自述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1期  作者:海波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孟姜女》 琵琶记 康翠玲 艺术生涯 《打金枝》

    啥,这对我拓宽戏路很有好处。我模仿别的角色的唱腔、动作、眼神、手势、台步,也是学谁像谁,一些老艺人说:「翠玲这孩子从小就透灵」。在归绥演了一段以后,班主又领着戏班到包头,那时的包头是绥远西部比较发达的商业城市,又是水旱码头,来往客商很多,有不少山西的晋剧演员都在包头演过戏。我们一到包头就在西北剧院和别的戏班唱开了对台戏。我们演的是《七世姻缘》连本戏,我连着扮演了《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祝英台,《孟姜女》中的孟姜女。《琵琶记》里的赵五娘等角色,虽然演的都是小旦

  • 文章傾心注血譜秋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5期  作者:徐華鐺  出版时间:1999-05-10
    关键字: 秋瑾 孔三传奖 琵琶记 中国戏剧节 主题曲 戏曲 作曲家

    余个器乐曲,多次获得过全国、省、市的奖励,现为嵊州市越剧博物馆二级作曲。那么,陈国良的曲谱是如何走上电视萤幕的呢?这得从浙江省小百花越剧排演《琵琶记》谈起。一九四四年,勇于创新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著名导演杨小青在初排《琵琶记》时想到了陈国良,她邀请陈国良担任越剧《琵琶记》的主题音乐作曲,省小百花越剧团是精英荟萃、流派纷呈的高档次剧团,陈国良内心有点胆怯,但他感到这对自己是一个上进的机会,便风尘朴朴地赶到杭州,接过了《琵琶记》的本子。作曲中,他既抓住该剧主题歌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