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理念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論語探原辨惑」前言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王秀庭 出版时间:1994-03-20
    关键字: 《论语探源辨惑》 前言 孔子理念

    孙中山先生答俄共马林称:「中国有一个正统的道德思想,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至孔子而绝。」何耶,盖以后儒解经多有失误耳!拙著「论语探原辨惑」一卷,约三十五万言,乃宣扬孔子之理念,永远引导时代也。玆摘录其「前言」于后。

  • 文章艺术的创作形式与感通理念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3期  作者:鄭瑜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艺术 创作形式 感通理念 内涵

    西洋艺术只是分「具象」(Concrete)的,「抽象」(Abstraction)两层次,硬是把写实艺术与写意艺术(西洋的半抽象艺术Semi-abstraction)混为一谈,其实这只是殊途同归,是一样的理念,比较起来我以为还是我们东方人的智慧较为完美,梗要分析如次:一、写实形式(Realistic):对事物的写形,须符合自然环境的现实需求,但并不是自然再现的摸写,必须经过作者,将对象物的造形,加以归纳、取舍、组合的功夫主观的色彩,并作笔触韵律的安排,化自然美

  • 文章理念与创新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13期  作者:浩然  出版时间:2011-10-01
    关键字: 艺文 理念 创新 科技 创造力

    在科技年代的今日社会,日新月异的现实环境中,科技新贵们,没日没夜地钻研与创新,塑造了现代的新文明,且一日千里的发展,眼前IT产业,巳进展到「云端运算」时期,Apple的崛起,成为科技界,一颗巨大的慧星,并迅速跃升为全球的企业王国,其关键性的灵魂人物—贾伯斯(Steve Paul Jobs),以其无比的毅力,实践他的理念,不断的创新,让苹果牌的ipad iphone,风靡全球;贾伯斯这位没有显吓的高学历,没有出身名门的平凡人,现在则是人类,最光荣的科技英雄

  • 文章人生的成年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9期  作者:孟繁超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人生 情感 理念 成年 成熟

    喜怒哀乐是人生俱有的情感,这些情感要能正确的表达,才能达成健全完美的人生。正确地表达情感,才是情感成熟的表现。第三、理念要成熟所谓理念的成熟,就是要有正确的观念,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态度。决定人生行为的最高因素是理念。如理念能够成熟,则行为无往而不正确。有了成熟的理念,才能分缓急,知远近、明是非、别善恶辨义利、知荣辱。然后才能有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精神,而修持不忧、不惧、不惑的修养。人到了成年,要从「成」字上用功,要在「成」字上追求。假如能具有成熟的身体

  • 文章写意的创作形式与理念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8期  作者:鄭瑜 出版时间:2006-10-01
    关键字: 写意 创作形式 创作理念

    的自然」,与「艺术家见到的自然」,以及「作品上的自然」,是三位一体的,由此分析,判断一件作品的优劣必须是跟前二项做对照比较,看一看作品里有多少自然的形似或神似?是所谓写意(具象变形)。一代宗师齐白石曾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真是「写意」艺术一针见血的话,又说:「胸中富邱壑,腕底有鬼神」,这都是对写意(具象变形)很明确的创作形式理念。欣赏一件优良的写意具象变形作品,会觉得愈看愈有趣味,愈看愈有内容,不像看自然再现的照片与素描画作一眼

  • 文章论写实画创作形式的新理念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99期  作者:鄭瑜 出版时间:2007-02-01
    关键字: 写实画 创作形式 理念 写生 主观条件

    中西的绘画艺术,古今中外,虽然日新月异,变化万千,派别繁多,但归纳其内涵,其创作形式都不外于「写实」的(Real),「写意」的(Figurative Distortion),「抽象」的(Abstract)等三大主流。我曾在《台浙天地》创刊号中发表过抽象画的创作形式与理念,也曾在《青田会刊》98期内专文剖解到有关写意画的创作形式与理念,只是写实画的创作形式与理念没有解说到,于此我想再次把这问题创作形式新的理念内涵,加以诠译说明,把中西绘三大主流的创作形式与

  • 文章亡國之君的「智」與「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亡国之君 李煜 刘禅 施政理念 处世哲学

    是比较可信的。他生于患难之中《三国演义》中说,他在刘备败走当阳时,被赵子龙抱在战马上单骑救出,他的生母由于无法逃脱,而在枯井里自尽。他从小失去母爱,加之刘备没有巩固根据地,东奔西逃,过著颠沛流离生活,可以肯定他比李煜是更多接触社会,接触群众的,对人世间喜怒哀乐体会较深。同时,他从小接受过儒家和法家教育,刘备要他熟读《申》、《韩》、《管子》、《六韬》等法家著作、有较好的政治理论知识、因而对生活变化、有较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应对方法。二、治国施政理念不同。正是由于

  • 文章從人生看社會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3期  作者:李振興  出版时间:1989-02-01
    关键字: 人生 理念 社会 社会现象 风俗教化

    有人说,从社会中,可以看到人生百态。所谓「态」,就是行为、表态。而百态,就是各种行事和擧措。因此又有人更进一步的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既然如此,那末我们如果要看人生的话,尽管到社会上去看就好了,为什么一定要说从人生看社会呢?因为社会,为一人群心理现象的总表现,它是人类理念、思想、意识的具体行为或动作,所以在这里,就牵涉到先后本末的问题了。社会是由人所组成,这大槪没有什么可争议之处,而人的行为,又构成了社会的种种现象,如果没有人,又那来的社会?我们甚至

  • 文章讓我們同心協力共創中原讀書會的歷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喬寶泰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中原读书会 创设理念 会议议程 会刊

    壹、引言本会成立,已逾一年有半。其创设理念,俱见于六项宗旨中。个人出席每月集会,聆听心得报告,参与交换意见,领取书面资料,会晤贵宾人士,获知家乡讯息,平顺愉悦,得益良多。惟总觉得心中有些意见,无法具体表达;即使被询发言,亦不知从何说起。直到上(三)月二十六日本会第十五次会议中,多位先生先后提出本会宜以阅读心得报告为基本、会刊的内容以本会同仁研读之成果为限、读书之对象不限于书本、会中的研讨宜远离政治敏感议题等,听后颇为感动,顿时起意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 文章儒家、佛家、道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5期  作者:柳絮 出版时间:1984-05-30
    关键字: 儒释道文化 大公无私 治世理念

    中華文化,大體上說,乃以儒家爲主流,其次爲佛家,道家。儒、佛、道三家,各有其博大精深之理論,各有其濟世利民的敎化方式,詳細說來,經緯萬端,本文則略述三家本旨之異同,而明其二千年來所以能相輔相成的淵源所在。(一)、儒家言「仁」。仁之本義,是謂天道;天道下濟而光明,爲萬物之主宰。所謂四時行焉,百物生焉!是以天道之德,乃爲「好生愛物」;好生愛物,便是儒家所說「仁」之本義。依此而比喩聖人之心,廓然大公,全不見有我之私;但思道濟蒼生,而不以爲己榮。故云:天、地、聖...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