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色共返回10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活色生香寧波話(十六)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9期  作者:周時奮 出版时间:2008-04-10
    关键字: 宁波 方言 地方特色 地方语言特色

    方敦敦 方而穩重。敦,敦實。例:「方敦敦介一張面孔。」癢嗖嗖 有些癢的感覺。嗖,如風吹過。例:「背脊癢嗖嗖,搭我搔搔其。」痛稀稀 有些痛。稀,依稀。例:「牙齒有眼痛稀稀。」壽得得 言行不得體,傻乎乎地惹人討厭。得得,得意的樣子。例:「人莫做嚦壽得得。」惹得得 有些異樣出格,惹人厭煩。得,自以為得意的樣子。例:「別人都勿響嚦,其還惹得得介來咚講。」呆性性 傻乎乎,或笨重。性,本性。例:「這張桌子做嚦呆性性嗬。」蔫糟糟 色澤陳舊,不新鮮。蔫,音「厭」;糟,酒...

  • 文章餛飩麵瑣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魯道 出版时间:1972-09-01
    关键字: 馄饨面 特色食物 制法

    写水上的盗匪,谋财害命,向客人要吃馄饨抑吃板刀面,吃板刀面便一刀杀却,吃馄饨便四马攅蹄,綑做一团抛到水里,更可证明馄饨是浑沌的转音。谁都知,馄饨是面食的一种,与饺子有相类,而微有不同。可是外省人吃馄饨很少连到面条上的,有菜肉馄饨,有鸡肉馄饨,甚至淸汤炖鸡也有加入肉饀馄饨在内,而广东人却是拿来作面码,配在面条上。单食馄饨的却叫做「偏食」,而馄饨和面合称为馄饨面,铸为一个名词,这是广东的特色,故此本文所漫谈的是广东的馄饨面。广东卖馄饨面都是独立的经营,无论饺子

  • 文章歇後語(20)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0期  出版时间:1984-02-12
    关键字: 大埔 歇后语 风俗特色

    啞子吃黃連(有苦不成説)宮背拜伯公(不對神)竹頭下伯公(損神)駝背眠眠牀(兩頭不貼蓆)泥伯公過河(保本身不過)棺材裏彈琴(樂死)阿旦做婿郎(靚種)沙埧邊開店(外行)飯袋子唔連唇(碎到涿)(涿音篤 最後也)駝背子下岗(順勢)電燈胆(全不通氣)擎竹子入祠堂(動主)樹頭下伯公(涼神)火燒日曆(無日子)狗食糯米(無變)火燒學堂(輸畢哩)貓打飯炊(好了狗)猪利送酒(雙蝕)蝕諧舌玉皇相打(爭天)樓上打舖(高明)門扇撑船(平平過)不信鏡(唔知醜)爛紗燈(弔腔)(錄自大...

  • 文章客家諺語集錦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34期  作者:阿秀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客家人 谚语 语言特色 例举

    谚语是从日常生活、社会现象和自然景物的普遍联想中总结出来的。揭示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概括了立身处世的道理,扬善弃恶,是非分明。不但语言纯朴,形象生动,通俗易懂,而且形式简单,深含义理,富有韵味,既继承了汉民族俗语的风格,又有民系思想交流中独有的特色,形式上很粗野、士气、质朴,每当独自吟诵,又感到平易、亲切、感到它有一种天真的劲头呢,很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勤俭谚:食不穷,穿不穷,无划无算一世穷。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早起三秋当一冬。大吃大喝眼前香

  • 文章三北的俚語(四)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27期  作者:黄影帆  出版时间:1979-02-01
    关键字: 三北 俚语 地方特色

    (續上期)157、過酒過飯:卽下酒下飯的小菜,鄕人云下飯是名詞,過有動詞形。158、噴香:亦卽香噴噴,如飯煮熟時噴香。159、賊臭:描寫其臭云賊臭。160、澄亮;器物或頭髮皮鞋光亮云澄亮。161、墨黑:描寫物件之黑,澄亮墨黑雖然是極普通的字面,但也只有甬人用得多,黑良心亦云「良心墨黑」。162、曾冬(寫音)曾是描寫不出聲但並未熟睡着,如人失眠,並不起床,胡思亂想不出聲等天亮云「曾冬」。163、隔一隔:是描寫人際關係,非親生子叫隔一隔,三北人特殊形容語。164、一只爹一只娘:描寫...

  • 文章常熟人與廣播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52期  作者:胡大鈞 出版时间:2003-02-01
    关键字: 常熟 广播 节目 地方特色 听众

    使常熟人收听广播更为方便,更有质量。随着改革开放,常熟的广播节目也更加丰富多彩。每天节目播音达十六小时以上,早中晚的新闻节目会播报最新的政治、经济大事和文化、社会新闻等;天气预报、空气质量日报、股市行情、房地产交易信息等服务性节目也成为常熟人日常生活的伴侣:而各类音乐、戏曲等广播文艺节目也是色彩纷呈、各具特色。値得一提的是:常熟人办广播、听广播,很注重体现地方特色,这当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底蕴使然。也正因如此,常熟电台的广播节目自八十年代以来共十二

  • 文章槓子頭自述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許保榮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杠子头 自述 特色面食

    俺叫槓子頭,外貌黑皺皺。打從山東來,武大是俺友。※ ※ ※別瞧俺貌醜,入嘴香滿口。細嚼酥鬆脆,口爽心樂透。※ ※ ※小姐吃變瘦,身材稱一流;免用減肥藥,窈窕又輕柔。※ ※ ※跛子吃下後,田徑上競走;耐久不會餓,生病不耽憂。※ ※ ※山友帶俺走,不畏斷糧愁;祇要喝泉水,可登玉山頭。※ ※ ※抗戰八年久,隨軍南北走;一人帶兩個,不怕餓昏頭。※ ※ ※大戰喜峰口,送俺到壕溝;若無俺獻身,陣地早失守。※ ※ ※論功俺沒有,戰史將俺漏;因爲名不高,委屈心難受。※ ※ ※不是俺吹牛...

  • 文章漫談溫州方言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7卷 第1期  作者:繆伯華  出版时间:1985-01-10
    关键字: 温州方言 方言 温州话的特色

    客称之,殊为温雅斯文,此为温州方言之有礼貌地方。最近年来,有几句温州话,如这是什么名堂、全部泡汤、身体硬朗,以及牢固、轻松、蛮好、字眼、打圆场等,都被报章杂志采用为行文之材料,可谓温州话之特色处也。

  • 文章食在廣州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1卷 第1期  作者:少牧  出版时间:1971-01-01
    关键字: 广州饮食 广东口味 饮食特色

    台湾各地的广东馆子,并不怎么道地。但广东菜,广东点心,广州稀饭,也可算风靡一时。许多外省朋友问我,广东菜究竟有什么特色,为什么馆子都有广州炒饭,广州窝面等。这句话问得我张口结舌,搜索枯肠都答不出来。我是道道地地的广州人,廿五岁前都未有出过广东省门一步,对于食在广州的问题都不能有一个给人满意的答复,眞正是妙不可言。坦白的说一句,广东的食,并没有特色,而且许多都是从外省甚至外国进口来的外路货。例如我在广州敎十年,始终就是「杨州炒饭—杨州窝面」,而没有在炒饭窝面

  • 文章故鄕的墜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2期  作者:馬濤 出版时间:1984-12-30
    关键字: 河南坠子戏 戏剧特色 戏剧选段

    墜子遍及整個中原黃河流域:有京墜(指東京而言)漁鼓墜(非道情),墜子鼎廂等等。吾鄕位處豫東邊睡,僅同永城夏邑以隴海鐵路南北隔峙分野而相埓,若爲匡古時代,順著老黃河沿騎旱,西上汴京急起直進,竟能近距永夏百多里之妙!吾鄕民間的墜子,有點土兒土氣的,當然没有京墜抛頭露面氣派,尤其土話連篇,然唱唸俱佳,迎合理俗,多能使觀衆情不自禁陣陣入謎!開場白:說的是那道詩書,道表的是啥文詞,俺說的是牆上畫馬不能騎,駱駝拉磨趕不上驢。又言道高高山上一幢碑,有個老頭他姓崔,他大...

共100条记录 1/10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