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特产共返回18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温州名特产甲壳之秀——青蟹

    来源期刊:《温州會刊》第7卷 第5期  作者:汪仁傑 出版时间:1991-10-10
    关键字: 特产 青蟹 灵昆

    青蟹,學名鋸錄青蟹,溫州俗稱蝤蠓,是一種經濟價値較高的食用蟹,營養豐富,肉嫩味美,據分析:蟹内含蛋白質百分之十九,脂肪百分之八,還有醣類,灰分,多種維生素,旣是宴席上的佳肴名菜,又是身體虛弱者的滋補品,屬于國内外市場上緊俏的水產品,目前還銷京滬深圳港澳等地。青蟹有五對胸足,是爬行、游泳和捕食的重要器官第一對胸足很發達,末端似鉗,叫螯足,用以捕食,若遇敵害,進行搏鬥,鬥不過對方,自動斷足逃命,蛻殼時再生;第二對胸足至第四對胸足,尖如爪,叫步足,用以爬行;第...

  • 文章漫话家鄕土特产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72期  作者:周信祥 出版时间:1998-12-20
    关键字: 特产 红姜 紫苏

    舟山的土特产丰富多彩别具风味,常被舟山人作为馈送佳品带往上海、宁波等地。诸如嵊泗海蜇、东极淡菜、长白泥螺、黄龙虾米以及蟹酱、辣螺、黄鱼鲞、乌贼鲞、风鳗、白鹅、金塘李子、泄柏梅等等不胜枚举。但这里我要说的却是舟山人家庭自制的一些小吃土特产。这些小吃带到哪里都受欢迎,让人囘味无穷。看姆妈做「红姜」舟山土特产小吃中,「红姜」是我最喜欢吃的一种。姆妈(母亲)年年做,我们兄妹四人及我们的孩子们年年吃,百吃不厌。每次囘家探亲,姆妈总忘不掉装上一瓶让我带囘沈阳。记得

  • 文章(鄕土风情)土默川的特产串话——包头市郊区特产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3期  作者:史銀堂 出版时间:2009-12-01
    关键字: 平川 特产 辣椒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土默川平原,从宏观看,其整体的自然环境、居民构成基本相同或相近,有些特产为共同拥有。如前面讲过的『莜面、山药、羊皮袄』,均为整个土默川乃至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共同拥有的『三件宝』,『平川的米、大青山的炭、黄河鲤鱼美名传』这段串话中的『米』,为整个土默川『平川』地区共同拥有的特产,『炭』为土默川背靠的整个『大青山』蕴藏、开采的矿物特产,『鲤鱼』为土默川面临的整个黄河段所共同拥有的闻名遐迩的特产。如果从微观看,分布在土默川的市、县(旗、区

  • 文章小談秦中名酒食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9期  作者:本刋資料  出版时间:1990-05-01
    关键字: 秦中 特产 酒食

    西鳳名酒的故事陝西鄉親對西鳳酒特感親切,尤其癮君子,歸鄉探親的鄉友,返台時攜帶一瓶相贈,不但臉上洋溢著喜愛愉悅,且謝聲連連,一股回應的摯情,自內心油然而生。西鳳酒歷史悠久,製術精湛,性醇而味酣,中外馳名,古今稱道。可由一則故事,而證其身世之不凡。據傳唐高宗朝,時值陽春三月,吏部侍郎裴行檢,護送波斯王子沿「絲路」回國,走到現在鳳翔縣柳林鎮亭子頭村附近,發現路旁的蜜蜂和蝴蝶,紛紛墜地而臥,他感到奇怪,就讓郡守調查其中原因。查知鎮上一家作坊,剛從地下挖出罈窖藏...

  • 文章家鄕名產——寧波老鮝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期  作者:金鏞 出版时间:1970-10-31
    关键字: 宁波老鲞 宁波特产 吃法

    我和老鮝的一段源淵記得在「浙江月刊」和「寧波同鄕」二本刊物的幾篇文章裏,曾有幾位先進鄕長提起過寧波老鮝,筆者在家鄕時雖曾濫竽公敎數十年,但大都是受地方政府的愛護抓差性質,待遇所得,往往倒貼在擔任的業務裏,一家生計,全恃魚廠業經營維持。「鐵畈沙走上金茂興,三梗黃鲫六人分」,具有百餘年歷史的金茂興魚廠,在阿拉故鄕,不論漁民魚商,說起來是無人不曉的,就是在寧波,凡經營錢莊業或魚行業的,亦均有往來。筆者承先人餘緒,已是四代相傳的老行業了。因此談起寧波老鮝,不但熟...

  • 文章故鄕土產——枇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24期  作者:大孚山民  出版时间:1988-06-20
    关键字: 特产 枇杷 洞庭山 端午节

    枇杷以吳縣洞庭山出產的最出名,其次是武進的馬蹟山,而吾邑南鄕濱湖的大孚山出產的白沙和大紅袍兩種枇杷,比起洞庭馬蹟二山的產品來,可說有過之無不及。故鄕在端陽節前後是大批枇杷登場的時期,只是大孚山的枇杷是該地少數農民的副產,產量不多,不夠本地消費,還是要向洞庭山和馬跡山採購應市的。白沙枇杷是白色,大紅袍枇杷是橙黃而紅色,這兩種枇杷,色香味都美;都是名貴的品種。這種枇杷都是以名種的苗芽嫁接在以核子種出來的小枇杷樹上培植起來的,核子種出來的小枇杷樹,聽其自然長大...

  • 文章宜兴蒸黄雀团

    来源期刊:《江蘇文物》第2卷 第5期  作者:潘璘 出版时间:1978-11-10
    关键字: 蒸黄雀团 特产 滆湖 宜兴

    黄雀是宜兴滆湖中的特产,蒸黄雀团,是我们宜兴有口皆碑的佳肴,这道菜是任何地方所没有的,只有生长在家鄕的人,才有口福吃到。滆湖在宜兴城的北面,湖的西涯有许多芦塘,每年深秋之后,便有成羣的黄雀,飞往田间,它的羽毛是黄色,身体长得肥嫩,状似麻雀,到了夜晚,黄雀便躲在湖边芦苇上过夜,附近渔民,均趁夜间微黑光下去捻黄雀,捉后将毛拔掉,分成十只一串,只只都香软肥嫩,塞肉饀淸蒸,味极鲜美,现在介绍黄雀团的做法:材料:黄雀十只、猪肉四两、开洋半两、冬笋一支、香菇三朵

  • 文章故鄉麵食(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32期  作者:方永施  出版时间:1997-06-20
    关键字: 面食 故乡 惠山 特产

    将此面饼加少许盐和水,放在夏天烈日之下晒,他会发酵成甜蜜酱。晒甜蜜酱的时候,最怕苍蝇,一不小心就跌入酱里,因此晒的时候要加网罩,大约晒整个夏天,到秋天时就有金黄色的甜酱可吃了。用面粉做的零食花样繁多,不必细述,祗就家乡特有的食品介绍一些。香脆饼,是用面粉做的甜食品,外面加了芝麻,饼有好几层,吃来又香又脆。惠山有特产三种面食品。一是金钢肚脐,是带咸味的小颗面球,不加油酥,吃来比较硬,要用齿咬。一是腊烧片,是面粉加糖加发酵粉用水混和了,贴在烧锅上烤熟,成为一颗颗

  • 文章客地難嚐家鄕味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80期  作者:基隆客 出版时间:1974-12-01
    关键字: 宁波 故乡 特产 海鲜 菜肴

    客居異地,嚐不到家鄕的口味,此乃常事,不足爲奇,蓋所需材料,家鄕有,客地則無。譬如阿拉寧波出產,海鮮中如黃蝦、蝦、彈塗、銀魚等,水菓蔬菜中如楊梅、翠瓜、梯菜、鞭笋等,臺灣均不生產,當然吃不到。食指動時,惟有口水直流,無法解饞!不過有幾樣美味可口的食品,材料本省皆有,而同鄕所經營的菜館茶食肆點心舖,也不烹製以饗客,不知是什麼原因?今略擧數種,戯引老饗們的垂涎,並希望阿拉同鄕在臺經營斯業者,不妨如法試製適口的佳肴及美味茶食麵點,我想必能受到同鄕們及別省人士的...

  • 文章温州鄕僑談温州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6卷 第4期  作者:翁同文 出版时间:1974-04-30
    关键字: 温州 乡侨 名称 谢灵运 特产

    那儿得到。温州的特产也是很多,柑橘尤其著名。韩世忠的儿子韩彦直任温州知州时曾著「橘录」一书,对不同种类的柑橘及其种植加以详述,是传统植物学的著作。到了明朝,瓯柑已被列为贡品,运往北京供应皇室贵族,民间有种种故事流传,不及细表。至于其他特产之中,有他处所无之盘菜一物,因形似盘得名,虽然在性质上似乎属于萝蔀一类,但味微甘而永,远非普通萝蔀所及,在我的记忆中,印象实远过于任何山珍海错。宋代以后,温州人文蔚起,任何部门都有显著人物。文学家如作琵琶记的高明,学者如孙贻让

共189条记录 1/19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