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热河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热河有关天气谚语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8期  出版时间:1979-01-05
    关键字: 热河 谚语 民俗

    打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的冷天氣。春打六九頭,五九尾。春甲子赤地千里;夏甲子撑船入市;秋甲子五穀生芽;冬甲子牛羊凍死。正月正,放風箏。大年初一,瑞雪兆豐年。初一落雨,半拉月沒好天氣。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春暖花開,燕子歸來。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犁張滿地走。八月十五雪遮日,正月十五雪打燈。二八月,亂穿衣。二月二龍抬頭。二月凍銅花,桐子結如麻。二月裏邊是淸明,桃李花開,柳條也發靑。驚蟄烏鴉叫,春分瀝水乾。淸明種小麥,穀雨種大田。二指雨,壞種有餘生...

  • 文章热河是伯劳的故鄕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5期  作者:蘇日新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热河 伯劳 羽毛 猎物

    而是在树林、田野、草丛中边觅食边向北移动、大约在农历四月下旬就全部不见了,只有一部份伯劳在热河中北部留下,于树林中树枝上筑巢、产卵、孵化出小鸟,到了小鸟长大能自己觅食时也不见了。至于牠们是先北飞到了秋天再向南去,或是直接飞向南方就不得而知了。伯劳春来秋去千百年皆是如此,如认为出生地就是故乡,那热河是部份伯劳的故乡一说就可以成立了。笔者小学时代在承德与赤峰中间的喀喇沁王爷府一带的树林中,每年农历四月下旬都看见伯劳用羽毛、草叶等物筑巢,母鸟产下五、六枚卵,卵壳为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5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热河通讯》 台湾 编后语

    热河通讯第五十五期出版了,这份属于热河同乡们乡谊交流的园地,在历届前辈乡长们不断的努力耕耘下,整整出刊了五十五个年头,这份刊物象征我们热河人耐久不移的传统,虽然在历期发行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重重的困境,尤其是热河旅台乡亲人数不多,而且人力物力都很有限,但是在前辈乡长的坚强的毅力驱使下终于克服困难。今天我们能够持续见到这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刊物再度出版,感到热河人骄傲与敬佩。在本期编辑的过程中,承蒙乡长们踊跃赐稿,使我们这一本出版品内容更丰富可读性更高

  • 文章热河的高梁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6期  作者:園丁 出版时间:1977-03-01
    关键字: 热河 高梁 种类 大田 秫秸

    热河省的高粱米好吃。粮实与稭秆用处颇广,人们多乐种高粱。故而各县种高粱的面积很多,仅次于种谷子(小米)的面积。高粱是省内主要粮产之一,家鄕人把收获的高粱分为人粮、马料、与造酒酿醋等工业用途。高粱稭秆的用途也很广,烧成灰后,还可以淋碱洗衣制造肥料。高粱又名秫米,一年生草本,棵如竹,而中不空。叶如包谷,长二尺余有库有长叶如剑略带光亮。茎十二节如甘蔗,茎稍拔出长梃上生大穗,圆锥花序大于啤酒瓶,开带赤褐的小黄花如重瓣梅,由每花蒂开咀结蛋形而略扁的(亦有圆粒的)粮

  • 文章懷鄉偶成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7期  作者:星華 出版时间:1966-06-30
    关键字: 热河 诗词 乡情

    光阴易逝,时思故鄕,不知赤祸刼后,山水风光,家园父老,又将何如?每一念及,则无任感慨!草成七律二则,用舒忧闷:一、避暑山庄景最优, 曾经淸帝屡营修。峯奇水热成诗话, 矿富民淳载史筹;滦水风光多趣话, 大凌古蹟永怀留。西瞻时起思鄕念, 叶落归根信有由。二、热省联谊倏两秋,[1]数经通讯话前由。[2]思鄕速树克敌计, 报国应求故土收;塞上风光当如旧, 胸中孤愤付东流!理监三届即将选, 寄语羣贤省事忧。[1] 热河旅台同鄕会理监事任期两年,星华忝任第二届

  • 文章三燕古城—朝陽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4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热河 朝阳 匈奴 乌桓 鲜卑族

    前言故乡热河是令我们怀念的一块土地,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离开这片家园,目前发展的情况,是我们所关心的,谈到热河东南部这个三燕古城—朝阳市,自一九五〇年后,由于热河被分成三大块,西南部份归河北省,西北部份划归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则归属东北的辽宁省管辖,偏北的是阜新市,偏南的则是朝阳市,朝阳市位于辽宁省的西部,东接松辽平原、西壤华北平原、南临渤海、北至内蒙古草原,它地处冀、蒙、辽三省交界处,有着独特的地理形势,面积两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三百四十万,辖二市、三县、二区

  • 文章編後語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54期  作者:本刊編輯部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热河通讯》 编后语 王觉民

    热河通讯第五十四期出版了,这份属于热河同乡们乡谊交流的园地,在历届前辈乡长们不断的努力耕耘下,整整出刊了五十四个年头,这份刊物象征我们热河人耐久不移的传统,虽然在历期发行的过程中,都会遭遇到重重的困境,尤其是热河旅台乡亲人数不多,而且人力物力都很有限,但是在前辈乡长的坚强的毅力驱使下终于克服困难。今天我们能够持续见到这一份属于我们自己刊物再度出版,感到热河人骄傲与敬佩。在本期编辑的过程中,承蒙乡长们踊跃投稿,使我们这一本出版品内容更丰富,可看性更高

  • 文章热河出产的大豆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23期  作者:園丁 出版时间:1974-11-05
    关键字: 热河 大豆 营养价值 种类 吃法

    热河人喜欢吃豆类,因而爱种植豆类作物,就中以大豆种植的面积为最多,吃大豆方法也最多,拿用大豆做的豆酱来说:热河的每家人几乎每顿饭都是不可或缺的。种大豆有许多好处,收成好,有吃的、卖价高,稭干可饲牛羊,豆根最好肥田料,因此热河省种大豆的面积仅仅比种谷子、高梁的面积少一点,约占全省耕作面积五分之一,约五百万亩,每亩地出产约二百公斤大豆,计每年热河省生产大豆槪在一百万吨。大豆,是黄豆、黑豆装车出口买主的一个专用名,热河人不常这样的称谓的。因为刀豆、葑豆、芸豆

  • 文章故鄉農村二十四節氣歌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8期  出版时间:1966-12-31
    关键字: 热河 节气歌 农村习俗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瀝水乾,淸明種小麥,穀雨種大田;立夏鵝毛沉,小滿雀來喧,芒種五月節,夏至丟掉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靛,處暑動刀鎌,白露忙割地,秋分不剩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棉衣要,小雪添皮衫,大雪河封住,冬至地封嚴,小寒正三九,大寒要過年。又歌春雨驚春淸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暑露秋寒露降,冬雪雪冬寒又寒。

  • 文章鱼盐之利在热河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8期  作者:馬真吾 出版时间:1966-12-31
    关键字: 热河 家乡特产

    一、盐热河本不产盐,盐产于与热河一山之隔的兴安岭北,属于察哈尔之东西乌珠穆沁、阿布嘎、浩齐特等旗内的盐湖,盐湖附近都是蒙胞的草原游牧地带,不能设立关卡,征收盐税,征税关卡就设在岭南的热河省经棚县、林西县、林东县、天山县、鲁北县等地。故以前上海申报根据热河所收盐税额,误认是热河产盐的比例数字。盐湖星罗棋布的散在上述各旗,天然宝藏,一湖淸水,满水经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当地蒙古王公私有。前往采盐者,赶着单牛车,迈进盐湖,尽量用木掀掘装(禁用铁器),能装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