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烟雨楼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江南煙雨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43卷 第1期  作者:羅妹  出版时间:2015-01-31
    关键字: 江南 烟雨楼 溪口镇 散文

    有人说,婉约轻柔细腻敏感的江南,最宜慰抚和平静心灵,所以成为文人墨客心中永远的精神故乡。从懂事起,唐诗宋词像一个遥远的梦境,凝结了江南的风光之美,也凝住了我的江南情结。小桥流水,粉墙黛簷,雕栏镂窗,漫着绮丽繁花,散著斜风细雨。烟雨江南,直直地成了一种意境,涵蕴著自然,也薰染着心情。于是,邂逅了烟雨楼烟雨楼三字始见于南宋吴潜《水调歌头。题烟雨楼》词,故后人推测宋嘉定年间的吏部尚书王希吕在嘉兴南湖东畔建了烟雨楼烟雨楼的成名源自《陶庵梦忆》,张岱在其中描述

  • 文章嘉兴南湖烟雨楼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10期  作者:樹泉 出版时间:1990-10-10
    关键字: 烟雨楼 嘉兴南湖 诗句 对联

    南湖位于嘉兴城南,因分东西大小两湖,视若鸳鸯交颈,亦称鸳鸯湖。其历史之久可以溯及唐代。五代吴越王时节度使广陵王元潦始建烟雨楼于湖中岛上,取唐代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诗意。几经沧桑,重建于明嘉靖年间,已略具林园之胜,今日之烟雨楼则于淸同治六年善化许瑶光重葺。大陆当前重视观光事业,烟雨楼修葺一新,踵事增华加强绿化,蔚成嘉兴地区重要观光胜地,由于中共于民国十年曾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南湖丝网船中,成了其历史胜地,将烟雨楼东侧的淸晖堂前

  • 文章南湖煙雨憶前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卷 第3期  作者:周冠華 出版时间:1971-03-30
    关键字: 南湖 鸳鸯湖的传说 游湖经历 烟雨楼 吳梅村 《鸳湖曲》 鸳鸯湖的菱 许瑶光 《南湖八景詠》

    阅本刊第廿二期封面郞静山先生所摄的那帧嘉兴南湖烟雨照片,使我想起民国三十六年的夏天,与林朝杲兄(现任大众日报社社长)同游嘉兴南湖的一段往事。南湖因在嘉兴城南的澄海门外而得名;但南湖还有一个美丽的称呼——鸳鸯湖。至于鸳鸯湖命名的由来,却有两种说法:据王象之舆地纪胜载:「鸳鸯湖在嘉兴郡南,以湖多鸳鸯,故以名之。」但据嘉兴县志载:「南湖,又名鸳鸯湖,以五龙桥一泓碧水,半角红亭(放鹤洲)称为西南湖;烟雨楼的四围湖面称为东南湖,以两湖之丽水锦纹,比拟于鸳鸯,故名之

  • 文章南湖煙雨憶遊踪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陳長坤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沪杭路火车 南湖 烟雨楼 鸳鸯湖边月如水 孤舟夜傍鸳鸯起 嘉兴的传奇故事 馄饨菱

    所以只要游人一出车站,向南左转,沿运河到辅车码头附近,便会有好多黑衣黑裙的跣足妇人,围绕上来向你兜揽:「南湖去,南湖去!」一经招徕到客人,那妇人便领向船埠,随之一艘瓜皮小艇摇近,船尾站着一个明眸皓齿的姑娘,一袭阴丹士林的旗袍,把着一枝小橹,欵乃一声,柳腰轻扭,摇向前去。南行不到半小时,水面骤然开阔,烟雾苍茫,展望无际,一座飞簷画栋的楼阁,倒映水中,浮光掠影,摇曳生姿,使人如入画图,如临仙境,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南湖烟雨楼。说起烟雨楼,它已有千余年历史,其间兴兴废

  • 文章閒話嘉興府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7期  作者:周伯吹 出版时间:1969-03-29
    关键字: 家乡忆事 人生感悟 往事追忆 旅游随笔 嘉兴田良地富 南湖烟雨楼 四塔 八寺 九镇 十桥

    丝茧为大宗,鱼虾、水产,及桃杏梅李,与南湖特产之圆角生菱,俱属稀有物,用于天下者焉。余童年在私塾读书时,每承先祖母授以童谣。谓:嘉兴田良地富,港湾四达,建设多繁华,地域也辽广,其童谣歌曰:『唔拉(俗称我为唔拉)嘉兴、有一楼、二亭、三湾、四塔、五湖、六街、七县、八寺、九鎭、十桥。游览胜景,到处畅通,文华儒雅,羣集士林。其所谓一楼,即南湖烟雨楼。二亭,即落帆亭与曝书亭。三湾,即杨柳湾、州东湾与殿基湾。四塔,即东塔、三塔、濠姑塔、眞儒塔。五湖即范蠡湖、大南湖、靑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