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灶神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灶神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43期  作者:彎塘散人  出版时间:1990-01-20
    关键字: 祭灶 《论语》 灶神 民俗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按照我国民间传统习俗,这天是祭祀灶神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的日子,从这天起大家准备过年了。祭灶是古礼五祀之一,起源甚早,在周代社会已有祭灶之俗。礼记曲礼下载:「天子祭天地,祭四方,祭山川,祭五祀,岁偏;大夫祭五祀,岁偏,士祭其先。」汉郑元注:「五祀,户,灶,中,霤,门,行也。」论语八佾章云:「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在孔子时代,祭灶之俗,即己存在。后世民间腊月祀灶,系沿汉朝阴子祀灶

  • 文章故鄕祭灶的故事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1期  作者:楊仁初 出版时间:1993-01-10
    关键字: 祭灶 灶神 吕蒙 玉皇大帝

    日子过得很快,又到了农历的岁暮了。我们浙江故鄕在以往每年到了腊月二十三日(有的是二十四日)民间就要祭灶送灶神,现在我就来谈谈故鄕的灶神与送灶的故事吧。关于灶神,早在春秋的时候,相传是一位女性,如在「礼器篇」里孔子所说的「灶者,老妇之祭也。」所谓祭老妇,就是纪念古代先炊的人,所谓「先炊」,就是古炊母之神,也就是发明用火来烹煮食物的女人。在渔猎时代,男子得出外捕鱼、猎兽,对于炊事方面的工作,就要家中的女子去做。庄子「达生篇」中,庄子答复桓公说:「灶有髻

  • 文章漫談家鄕年俗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4期  作者:田誘予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年俗 风土习俗 思念故乡 送灶神

    關於過舊曆年一事,是揉合了風俗與人情!含有重大意義。雖各地風俗禮節不同,但祭祖拜神,仍是大同小異,不外是愼終追遠之意。家鄕有句俗語:「賠不盡「閨娘」(女兒)過不盡年」。這是看各人「手頭」(資產)而言!例如富人家一張「年紙單」(包括過年所需食物與香燭紙類)需要五、六百元(以民國廿年前物資而言)。窮人也要三、五元不等。富人在第一臘八(十二月初八)開始添置新衣,以及風醃雞鴨魚肉,並浸粘「棒頭」(包米)粘「秫秫」(高梁)要晒三次,才能上碾碾麵,以備做元宵,到第二...

  • 文章祭灶考略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35期  作者:白雲  出版时间:1981-01-20
    关键字: 祭灶 传统习俗 年俗 灶神 周礼

    順時守株自為歡,容易韶光歲又闌;懷念親友馳賀柬,雙方珍重慶平安。丁仲涵鄕長雅好吟詠,更擅書畫,尤工山水,每年元旦必賦詩分寄同鄕親友賀年,上爲其今年辛酉元旦仍用上年原韻所賦新詩。丁鄕長今年高齡已八十六歲,精神钁鑠,健飯如恒,其哲嗣健羽先生(翼),賢孝可敬,現服務於台灣銀行,爲當代名書法家,工大小篆,兼擅楷隸,每參加公展,無不評爲首選,昔年轟動台灣藝林之十人書展中,彼年齡最幼,其餘九人爲陳定山、丁治磐、朱龍、王壯爲、陳子和、張隆延、傅狷夫、曾紹杰、李超哉等均...

  • 文章春節譚神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庸民  出版时间:1988-12-01
    关键字: 财神 灶神 土地神 源出 各作说法

    一)「财神」「俗诗」:「财神进门来,四季广招财,日进千鄕宝,时招万里财」。在春节期间,以财神最吃得开,次以灶神与土地神。据各种记载,不下十多位,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此皆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据「三敎搜神」:「赵玄坛字公明,终南山人,自秦时入山修道,为玉皇封为:正玄坛元帅,主掌保病禳灾,及买卖求财,故民间视为财神,并非「封神榜」中,手执钢鞭,身骑黑虎之赵公明」!可笑财神也閙双色。据撞出十多件抢案,一夜成名,「北玄财神宫」主持人赖顺昌谈:「正财神是「太乙眞人

  • 文章《民初景色》無錫人愛吃「泡飯」(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97期  作者:張我佛  出版时间:1994-07-20
    关键字: 《民初景色》 灶神 灶家老爷 锅底半焦饭 饭树

    ㈢灶家老爷无锡传统厨房中必有灶神,俗称『灶家老爷』,位于砖灶之端,神前有对联曰:『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传说是玉皇大帝分派在人间之『监察司』,每年十二月廾四日上天,向玉皇禀报所驻该户人家一年之善恶,故家家户户,在是日之晚,对灶神供酒菜水果糖饼等,并备纸轿,祀拜后一并化焚,表示乘轿上天,祈求灶神向玉皇好话多说,隐瞒罪恶,至大年夜家家户户换新灶神像表示接回民家原职就位云云。民国廿年,上海大报『申报』,自由谈、滑稽文学专栏主笔徐卓呆,受读者函询:『天庭与人

  • 文章談春節前後習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4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2-03-01
    关键字: 春节 习俗 腊八粥 送灶神 祭祖

    单东新屋,遇双墙衖街,到了快过年的时候,更是摊贩云集,各种食品、用具都有,任凭购买,街头店前,行人熙来攘往,摩肩接踵,手里提的大包南货糖果,装满菜篮的鱼肉、菜蔬。主妇们都在家醃鸡腊肉做年糕,准备新年食用。三、送灶神 十二月廿三日是祭灶日,也即送神日,过去大多数人家,都尊灶神为一家之主神,认为全家祸福都控制在灶君菩萨手中。平时察看这家人的善恶,每至年终,灶神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报告,那一年中,谁做了好事,谁做了坏事,给予人们应得的「祸」和「福」。故各家都送灶神

  • 文章灶神与宗教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涂繼文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灶神 风土习俗 历史集萃 神话传说 宗教

    灶神,民间又称灶君、灶王、灶王爷,是中国民间信仰当中最为普遍的神灵之一,家有厨房,必有灶神。上古社会,当人们发明火以后,火可以取暖、照明、烧煮食物,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生活方式,在那样一个崇拜自然图腾的社会,对火的崇拜,引伸到灶,自然理所当然受封为神,成为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了。「民以食为天」,灶便利了人们的烹饪手段,人类饮食越来越丰富,灶神的地位也就越来越高,职能也不断的转变,最终从一个主营饮食的小神变成了一个司察人间善恶的大神。一、谁是灶神灶神其人

  • 文章浙東年俗瑣憶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6期  作者:藍天 出版时间:1969-02-15
    关键字: 小年夜 送灶神 敬神 贴春联 吃年饭

    形单影只,两鬓渐白,归期难卜,每届岁暮新春,益增鄕愁之感,那有心情过一个好年;二则大陆来台同胞,大都为军、公、敎人员,国难当头,待遇菲薄,虽然各机关为了顾及实际需要,在春节加发一个月薪饷,但充其量也不过几百元,买上一、二只鸡鸭、几斤猪肉,或者给小孩选购一、二套童装,不是就完了,那里有力量过闹年。所以,还是囘忆往昔升平时期的故鄕过年盛况,聊以自慰耳。送灶神在故鄕,过年系从腊月(十二月)二十四日小年夜送灶神开始,到元月十五日止,才算满年,前后总共廿一天。所谓送灶,即

  • 文章談眞誠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9期  作者:劉力和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真诚 人生感悟 民间传说 灶神 道德 对联

    感化的神奇功能。「精诚(真诚)所至,金石为开。」(语见后汉书)至诚确能感动万物。「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这是最常见为灶神张贴的对联。(灶神是天上派来的)从前每家都有供奉灶神,平常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向灶神上香膜拜,祈求保佑平安。到年底灶神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那一家人的行持,所以上天前每家每户买最好的糖果来供奉,祈求灶神上天讲好话。在明嘉号靖时,江西俞公,讳都,字良臣,别号净意道人。(自净其意,净除妄念。)这位俞净意公,虽然多才博学,十八岁就考取秀才,但此后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