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灌河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蘇林詩稿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3、4期  作者:孫蘇林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灌河 校庆 追思悼文

    灌河颂大潮百里灿如银,滚滚洪涛竞沸腾。盐水茫茫由众创,灌河壮阔自天成。水源脉脉滋生物,乳汁殷殷育庶民。潮历人间千古事,浪淘尘世苦酸情。当年抗敌掀仇浪,昔日驱倭起怒霆。一代群雄挥巨臂,八方众志伏魔魂。人民业绩终年秀,稻菽粮棉逐日增。百业兴隆歌改革,万方鼎盛创文明。一桥飞架天穹路,两制频开海峡门。天堑通途成坦道,列车骏马竞驰骋。雄风奇卉歌神女,热血丰碑颂洛神。喜见三中花月好,欣看四化大潮生。满川碎玉梅花灿,夹岸轻风柳色新。且喜军民歌禹舜,更夸鄕鎭学雷锋

  • 文章回响篇 盐河与灌河之分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6卷 第4期  作者:溫錦奮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盐河 灌河 水系介绍 历史资料

    拜读《海州文献》一〇二期潘连之先生大作—「灌云四多」中河川部份,笔者生长于大伊山东部,距盐河东岸仅两华里,深恐积非成是,误导读者,略述盐河与灌河(潮河)之分野及京杭大运河之概况:盐河与灌河(潮河),能扯上关系的地方很少,只有上游几条支流与其交叉处而已。盐河,顾名思义是为运盐需要,而由人工开凿的南北走向河流。盐河,北起新浦,向南经板浦、大伊山、新安鎭至淮阴西南,行至安徽泗阳与洪泽湖、淮河相接,宽仅百余公尺,可供五百吨以下帆船航行,谈不上是全国大运河。灌河

  • 文章灌河奇韵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3、4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6-12-01
    关键字: 灌河奇韵 风景名胜 历史变迁

    一缕绿意,从太阳的嘴里吐出来,慢慢地,慢慢地,向四周漫延开来,舒展起来,像缠绕玉女双臂的蓝绸袖,似紧裹仙姬腰间的靑丝带。涛声唤醒了绵延千年的梦,灌河终于在古老的荒滩上醒来了。一张张芦叶扬起春的笑脸,一片片白帆敞开坦荡的胸怀。这精灵像海燕,似云雀,穿云破雾,经风傲雨,分外妖娆。她鸣唱着,呼唤著,倾吐心声,袒露壮志,风流奇韵在今朝。灌河,从沂蒙山像野马奔腾而下,驰骋到了灌南境内的古硕项湖,才收缰喘息。山野豪气同长江雄风,中原汉的豁达与江淮商的精明,在这里碰撞

  • 文章灌河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0卷 第1、2期  作者:殷紅堅  出版时间:2008-06-01
    关键字: 灌河 潮汐美景 四季潮汐

    一个水淋淋的太阳被大潮涌起,升腾在灌河口的晨空。多么光辉灿烂呀,灌河潮!潮起云飞,潮满天广。潮是灌河的雄姿,潮是灌河的魂魄,潮更是灌河的号角!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岂其乾坤果呼吸,乃与晦朔为盈消。」古人早有认识。只是由于灌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加之洪泽湖水与海水在这里相汇相融,就形成其独特的形质。春生雾潮,夏起涌潮,秋来满潮,冬有响潮。一年四季,平、急、满、缓、苦、咸、甜、涩,其声色姿味,呈现出鲜活的个性与魅力,令人流连忘返,浮想连翩。怪不得当地老百姓要把

  • 文章海上仙境開山島

    来源期刊:《阜寧人》 第26期  作者:曹晉杰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灌河 开山岛 自然风光 民间传说 抗日战争

    灌河的入海口,有一座开山,它既是苏北海滨唯一的山,也是唯一孤悬在海中的岛。地处北纬34。31′47″东经119。52′15″,海拔36.4米,总面积19.5亩,离陈家港海岸7.5千米。开山岛全由墨褐色岩石构成,怪石嶙峋,陡峭险峻,兀踞在海天之间,烟波浩淼之中,大有「波浪看如倒,蓬莱望若林」之诗境。登岛举目远眺,只见水天一色,海鸥翔集,追逐点点白帆,使人赏心悦目;漫步海岛山径,只听涛声阵阵欲摧岛,海风习习入仙境,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民国初年,响水诗人曹西园

  • 文章黃海碧螺——開山島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成榘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灌河 开山岛 历史图片 地理位置图

    在灌云县境,现在应该说是响水县境,有一条灌河,俗称潮河,因为它有涨潮、落潮的关系,每天涨潮时刻水向内陆流,落潮时刻水向外海流,航行的船只,就随着潮势开航。这些暂时不谈,就在灌河口外,有一个开山岛,这个岛,因为很小,外方人士,很少人知道,只有居住在灌河口近的人知道,但去过的人,恐怕是没有,开山岛祇是一座石头小山,没有一点土地,而山上连一棵树都没有。在我抗战胜利,离开家鄕时,开山岛就是这般情况。四十年后的今天,偶然中获一张图片,'标题是「黄海碧螺—开山岛

  • 文章灌河魚群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王根生  出版时间:1998-12-01
    关键字: 灌河 鱼群 龙王 退潮 诗词作品

    一、东风浩荡海潮腾,集队鱼群破浪行;朝拜龙王河口进,渔民惕惕捧香迎。二、碧波滚滚浪成坨,千米长龙逐水游;两岸围观皆默颂,灌河奇景任其多。三、灌水退潮向海流,蛟龙千尾截回头;鱼头竟比牛头大,美似艄公驾小舟。

  • 文章故乡搜奇 灌河的三宝与一怪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4期  作者:李山 徐秉揚  出版时间:2003-12-01
    关键字: 灌河 三宝一怪 虾籽 烤鱼 小米蟹 鬼鸭蛋 风土习俗

    浩荡奔腾的灌河在苏北平原上日夜不停地流淌著,这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条淡水河,她虽然流入黄海,一昼夜中潮汐两涨两落,但她的河水却是纯正的淡水,千百年来供两岸人民灌漑飮用,兼得运输之利。有人称颂她为「中国之莱茵河」,我看亦是当之无愧的。作为吃灌河水长大的灌河子孙,现将灌河一些丰饶物产介绍出来,以飨读者。先说灌河三宝:虾籽、烤鱼、小米蟹。虾籽并不是虾所产的卵,而是这淡水河中特有的一种浮游微生物,其个体和针尖差不多大小,渔民用类似纱布的尼龙网帆,形似口袋成排张在

  • 文章灌河奇观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 特刊  作者:葛自翔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灌河 大鱼群 灌河大桥 虎头潮 响水

    壮哉灌河!潮涨潮落,惊涛骇浪,一泻百里,浩浩荡荡;美哉灌河!千舟竞发,百舸追逐,黄金水道,苏北黄浦。这壮丽的灌河风光,无论是我们久居灌河岸边的人们还是外地来宾,谁都可以随时观赏,尽饱眼福;可是,还有那种偶尔出现的灌河奇观,却机会难得,就连常年不出门的灌河儿女们,也往往错过良机,成为憾事。现根据亲睹者所述,介绍两种今后还会出现的灌河奇观,以飨读者。威武的大鱼群在向水镇西十二华里的灌河北岸,于清代中叶建有龙王庙一座。此庙直至一九五三年才毁没,其遗址今已大部分

  • 文章灌河的四腮鲈鱼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周前  出版时间:2003-03-01
    关键字: 灌河传说 四腮鲈鱼 特色美食 生存环境

    古老的灌河水深流急,是一条天然的河流,西通京杭大运河,东连黄海,每日两次,潮涨潮落,留下很多的神奇传说。有人讲:灌河是古时王彦章用铁篙撑船划出来的;曾有淸代作家吴承恩从淮安沿灌河顺流而下,出海北上,去花果山体验生活,写出神话名篇《西游记》;还有大鱼集群朝拜龙王:沿灌河的长茂鎭,原有一龙王庙,每年的夏秋季,多有成群大鱼随涨潮顺灌河而上,至龙王庙一带,而后返回,社会上就传说是大鱼朝拜龙王。其实不是,因龙王庙向西,河面狭窄,河水较溅,加之退潮,因此必须随潮而回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