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潍县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闲话潍县」续貂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卷 第1期  作者:吳鳴鑾  出版时间:1976-06-20
    关键字: 《闲话潍县 状元往事 状元府 物产 工艺品

    ㈠ 「准山东人」写山东事「准山东人」是笔者自我杜撰的一个名词,姑不论其通与不通,但含有浓厚的人情味。笔者家族与山东渊源甚久,溯自前淸道光年间,两位叔曾祖分省山东服官起,其后,祖与父两代,皆在山东从政,笔者兄弟以及长次二子,皆在山东出生,居留达百年之久,直至抗日战争开始,才全家迁回安徽桐城原籍。民前五年(淸光緖三十三年)丁未春,笔者出生于潍县,自孩提以及成年,读书就业,皆在山东,足迹所至,历县城二十八,几及全省一百零八县的三分之一,若连经其境而未入城者倂计

  • 文章山东潍县的「月」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9卷 第1期  作者:李玉珍  出版时间:1983-06-20
    关键字: 潍县 中秋节 风土习俗 面点制作

    月是故鄕明,時屆中秋佳節倍思親,依稀記得兒時,每到中秋節時,母親就大忙幾天。我鄕特產大紅棗,中秋節在北方是水果豐收季節,這八月上旬,家家戶戶都發麵粉,做一種點心人名之爲「月」,中秋夜供奉月婆婆之用,供後小孩子們每人雙手捧着一個又白又甜,週圍嵌着亮晶晶紅棗兒的月,高聲唱着,念月啦!念月啦!一斗麥子一個啦!來來往往成羣結隊的玩着,耍着,那情景如今別來已卅年了。在寶島吃遍了南北方的月餅,何不買斤棗子來做做我鄕的麵點「月」,給孩子們換換口味。材料:高筋麵粉一斤用...

  • 文章樂道院集中營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1卷 第2期  作者:韓同文 出版时间:1995-09-20
    关键字: 潍县乐道院 集中营 囚禁生活 学校教育 外国侨民

    办学的敎育家及其眷属,仍执著地埋头敎学不顾自己的安危。据有关资料统计,战前在中国的外国侨民中办学的就占三分之二,珍珠港事变时,更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山东的敎会学校又比其他省多,其中尤以北美基督敎长老会办的学校最多,全省共有大中小学二百余所。早在一八六二年,倪维思、狄考文等人,就在登州创办文会馆,不久便由中学发展为大学。一九〇四年,与靑州广德书院合并为广文大学,迁到潍县乐道院。一九一七年,大学部迁往济南改名齐鲁大学,校舍及仪器设备留给广文中学,广文中学还附设小学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