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源流共返回4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天后廟的由來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27卷 第1、2期  作者:章錚  出版时间:1997-06-30
    关键字: 妈祖 林默 源流 传承

    前言船隊鳴鑼擊鼓,桅旗飄揚,鞭炮聲喧,煙花凌空,人群絡繹於途?原來趕赴大廟朝拜天后,案前祭品陳列、舞獅、演戲,熱鬧非常。世俗相傳媽祖是航海者救星,有求必應,保祐平安云云。提起「林默」這個名字,也許一般人十分陌生,如果說是「媽祖」,可就無人不知亦無人不曉了。其實媽祖祗是閩台一帶對於林默奉為神明的一種俗稱,實際上她正式的神名是「天上聖母」,宋徽宗封她為「夫人」,元世祖封她為「天妃」,明太祖封她為「聖妃」,清康熙帝封她為「天后」。封號堂皇冠於歷代后妃,她的受人...

  • 文章岭南罗氏源流及其发展经过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羅晃潮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岭南 罗氏 源流 传承

    一、羅氏淵源「羅氏淵源,一般認為是出於祝融,因為據傳人文始祖軒轅黃帝有孫曰顫頊,自幼多謀善斷,有聖德,深得黃帝歡心,顓頊有孫曰黎、回,司職祝融,即負火正之責。回有孫曰季連。自是到了周代,季連之後裔鬻熊,因助周滅商有功,被封為子爵,成為周的屬國之一——羅子國,故《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有云:”今潮北宜城縣西20里羅川城乃羅故國“,於是子孫以國為氏。春秋之際,常與楚相爭,後為楚所滅,其子孫在周桓王二十年徙於枝江。後在又莊五八年遷往湖南汨羅,所以《廣韵》也說:”本...

  • 文章豐順官溪廖氏祖祠惇敘堂復建落成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 第108期  作者:廖慶文  出版时间:1999-12-31
    关键字: 丰顺 官溪 廖氏 源流 祖祠

    木本水源,慎終追遠,此乃人之至性,不可稍加忽視,對祖上之根源,與先人之賢德,豈可不知,故宜探本窮源,力求瞭解,務使脈絡相連,弘揚 祖德。廖氏一門,始自周文王,數千年來,源遠流長,唯忠唯孝,代有賢良,至晉武帝時,廖子璋受封為晉朝鎮國大將軍,在建業(今之南京)開基,是為今日江南廖氏之始祖(約在公元二八〇年)。其後因五胡亂華,裔孫隨著衣冠南渡,與裔孫繁衍,陸續播遷到江南各省。至常德公係唐朝貞觀年間進士,任江西虔化縣令,定居江西,遂成為廖氏江西始祖,其子蘭芝公為...

  • 文章溳水源流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張樹華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涓水 源流考究

    以供留心吾鄂水系者之参证。(以下原文)「洪山雄峙汉东,盘踞安陆德安二郡之境,其水四注,名见水经注中者凡九。以名特见者溳也,附溳而见者均也,富也,漳也,石也,支也,附丐而见者敖也,枝也,溾也,此九者皆西面而轫于山麓者也。惟娥皇洞水之西流为丰乐河者,亦为大水而名不显,舆志所载,诸说纷纷,源流支派,颇多乖谬。即郦氏所纪,按之地势,亦有未合,今既详其说于各条之下,而复汇而辨之于左,俱以目验为断,后之君子,得以考焉。溳与均水支水发源于山之北,漳水发源于山之东,富水敖水

  • 文章从江南评弹的源流说起(上)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8期  作者:思錦樓主 出版时间:1980-07-01
    关键字: 江南评弹 戏曲源流 民俗考证

    要考证评弹的来源,传说很古,极难找寻出它的源流。「评」是评话,俗称说大书,「弹」是弹词,俗称说小书,目前所能找到的一些根据,是有些书上载称:「说书古名讲史」,此实与评话不同,因评话系讲片断的故事,讲史乃演讲全部的史实。据夷坚书上说:「吕德卿偕其友出嘉会门外茶肆中坐,见幅纸用绯贴其尾云,今晚讲汉书」。按之明代嘉靖年间,开州晁氏宝文堂书目中,已刋有讲史数种,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这些就是目前评话三国,水浒等的蓝本,这渊源固然有来历,不过古之平话,亦许就是现在

  • 文章東坡公的書生本色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6期  作者:蘇梅初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家世源流 苏东坡 诗作

    我是東坡公的後裔,溯自祖先因五胡亂華,黃巢變亂之所迫,由中原逃難南遷,落腳於廣東省大埔縣的一個僻處山逆流鄕村落裡。開荒種植,艱若備嘗。但,仍不忘半耕半讀,文風鼎盛。到處書聲朗朗,時有所見所聞。而且非常崇拜東坡公的詩章報國。故在始祖「追遠堂」的大門口懸掛著「追溯三蘇世澤,遠傳六國家風」。以資激勵裔孫們努力向學,力爭上游。筆者受此環境的熏陶下,自幼熱愛中華文化,每遇名人著作無不孜孜熟讀,每逢社會上不平之氣輒歔欷欲泣;今閱彰化縣文化講座第五輯「千古風流蘇東坡」...

  • 文章詩的小言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7期  作者:蔡鼎新 出版时间:1995-11-25
    关键字: 作诗 学诗 源流 诗评

    作诗之法,贵乎自然,切忌凿空强作。又宜含蓄委婉,用意要精深,下语要平淡。如一语道破,便索然无味矣。初学作诗,宁拙无巧,宁朴无华,宁僻无俗。盖朴拙古僻无害气质,靡丽伧俗则不可救药。学诗需量力度才,就其近似者而摹倣之。东坡敎人做诗,熟读毛诗国风离骚,曲折尽在是,实有至理。如以他人之句,生呑活剥,便是剽窃。古人谓诗有三偷,上者偷势,中者偷意,下者偷句,善偷者不为下。诗,源流甚远,百家辈出,皆能冠绝一时,垂名于后世。有唐一代诸大家于近体诗之成就,予后人莫大之影

  • 文章易經釋要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57期  作者:易烈相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易经 源流 卦爻 卦理 术语

    的哲理,世界学者,无一不是公认,易经的正统哲学思想,历经数千年,由往古圣哲伏羲、文王、周公、孔子,所开明整理,演译出来的,它是包罗万象,如天文、地理,及声、光、化、电、数、理、医药等;它都能成其哲理,只要认识周易的正确门径,研读易经,并无可怕,或是难懂的顾忌。兹就管见所及,分陈其概要于次:二、源流上古时代,先民穴居野处,茹毛飮血,结绳记事,未有文字。至伏羲氏始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观鸟兽之迹,测阴阳之候,以「」「一」两种符号为代表,画成八卦

  • 文章宗功祖德話根源 兼懷陪同高資政玉樹安溪拜祖經過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高人達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 安溪县 思念故乡 缅怀先祖 高氏源流

    安溪,我的祖籍地。大平村,我的故鄕,兒時求學游息的地方,它曾帶走我六年的歲月,在腦海留下許多不可磨滅的回憶。安溪設治於五代後周顯德二年(公元九五五),稱爲淸溪縣,及至南宋宣和三年(公元一一二一)取溪水安流之意、易名安溪縣,及今已垂八七六年矣。安溪縣居福建之南,地廣二四三〇方公里,前臨藍溪,後倚鳳山、居廈門、漳州、泉州三角地區,而與永春、漳平、華安、長泰、南安、同安等縣仳鄰。境內河川縱橫,崗巒競秀、飛瀑流泉、煙雲飄渺、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礦產豐富,但因限於...

  • 文章秦腔——西皮的始祖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9-01
    关键字: 秦腔 西皮始祖 源流研考 梆子腔

    节奏极为爽朗鲜明,旋律活泼而富于变化。成为我国大部份戏剧腔调里两大支流——西皮、二簧中,西皮的丰富遗产。而且戏词也极「口语化」。二、做工方面 在传统上,伶人们的动作,既能夸张又很细腻。表演更极为「人性化」,与社会的实际生活接近。甲、「秦腔」源流硏考一、秦腔 依淸严长明氏之「秦云撷英小谱」谓:「……院本之后,演为曼绰(?)(或谓即以管乐伴奏之戏腔;后又经推演而称「蒜酪」),为絃索。……陕西人歌之为秦腔。秦腔自唐、宋、元、明以来,音皆如此。后复间以絃索

共42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