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港口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鄕寧波概說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2期  作者:張鏡湖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宁波 概述 建制沿革 港口 人文

    取海定波宁之意,宁波之名从此开始。昌国县倂入定海,慈溪县因失落县署官印,改为慈谿县。淸初沿用明布政司制度。至康熙改为行省制,并改定海为鎭海,昌国为定海。二、商业港口宁波为我国造船与航海的发轫地,公元前十世纪时「逸周书」称:「成王时,于越献舟」。愼子逸文记载「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故也」。于越所献之舟为构造完备之海船。鄮县即为贸易之意。汉朝宁波与日本、台湾已有海上往来。甬江北流入海,江面宽濶,港口向东呈喇叭形,海外有舟山羣岛作为屛障,为一优越之海军军港。唐代中期

  • 文章快速建设中的常熟港口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4期  作者:趙銘揚 出版时间:2000-11-01
    关键字: 常熟 港口 以港兴市 服务功能

    批准为国家一类口岸并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配套港,港口建设突飞猛进,于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迎来了开港后第一艘远洋外籍货轮,标志著常熟港进入历史运转。目前常熟港已拥有集装箱、件集货、专用油、煤等码头八个,其中:三·五万吨级泊位三个,八〇〇〇吨级一个、五〇〇〇吨级二个、三〇〇〇吨级二个以及相配套的附属设施包括8000M3和6000M3石油汽储罐、5.5万M2码头堆场、17600M2仓库和保税仓库以及约20000M2的港区各类办公建筑。同时为港口进出口服务的各类

  • 文章憶西門灣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76期  作者:倪東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常熟 西门湾 石桥 景观 港口

    常熟西門灣是許多河道縱橫交叉的地方。張家港航道、山前塘、西城腳的護城河的水流都匯集在這個水灣。連接著城内外。這裡河多船多,臨河的房屋也很多。西門灣裡有座石橋叫“甸橋”,清嘉慶年間建造的。位於山前塘上的第一橋。甸橋也有“頭橋”的意思。從山前塘一直朝西,還有“兩條橋”和“三條橋”。其造型與甸橋基本相同。常熟民間歷來有“看楊梅”的風俗,早年西門灣沒有通公路,山路崎嶇。每年夏天成群結隊“看楊梅”的遊客大多是在西門灣甸橋碼頭下船,一路上船娘輕輕搖著小木船,在山前塘...

  • 文章中美洲七港口城市海上游

    来源期刊:《廣西文獻》 第132期  作者:潘柱材 出版时间:2011-04-10
    关键字: 游记 美洲 港口城市 见闻感想

    文·潘柱材自去年(2009年2月)连续三天「上吐下泻」严重丧失了自身的「免疫力」体力大不如前,似乎再难恢复到昔日之状态。像过去到中国大陆旅游之长途跋涉和翻山越岭之豪气再也不敢尝试了,于是今年乃想到要搭乘游轮去游历一下美国南部中美洲一些邻近的小国。因为都是在热带地区,我们乃选择报名参加在今年秋凉十月一日至十八日自美国加州圣地牙哥航经巴拿马运河而至美国马州巴铁摩的Celebrity Mercury Cruises游轮之海上十八日游。首日圣地牙哥启航出游

  • 文章認識家鄕系列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1-03-01
    关键字: 宁波 通商史 交通贸易 港口 近代工业

    宁波对外通商史略宁波在历史上就是我国一个对外交通贸易的重要港口。据宁波地方志《四明志》记载:『古鄮县乃取贸易之义,居民喜游贩鱼盐。』『鄮』即『贸』『邑』两字的合写,意即贸易的城邑,所以在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公元前二二二年)正式设置鄮县。唐朝时候,我国对外贸易逐渐兴起,使明州这个地处要冲的贸易重鎭日益繁荣,成了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之一。当时『万里之舶,五方之贾』来此贸易,『海外杂国,贾船交至』,可见贸易之盛。宁波除有港口条件外,还由于这里曾是建造唐舶场所,又是

  • 文章石浦港及石浦對台接待服務機構簡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15期  作者:伊珍林 出版时间:1995-06-10
    关键字: 石浦港 接待服务 港口 投资环境 机构简介

    三十九浬。陆上交通连贯,公路内联外运,西出梅林接一〇四国道,距奉化溪口一二〇公里,距宁波一五八公里。石浦港自东北向南有五个岛屿排列成「月牙形」,成为天然屛障,岛间天然幵出铜瓦门、东门、下湾门、林门和三门五个航道,每逢台风季节,港外汹涌澎湃,港内风和波宁,是得天独厚的避风良港。石浦港专为台湾渔轮开辟了四处避风锚地,即泊位近五百艘的三门湾避风锚地、泊位二百艘的延昌避风锚地、泊位近千艘的中界山避风锚地和渔山岛避风锚地。石浦港是全国接待台湾渔民最多的港口,为了适应

  • 文章(鄕情采風)甬上海神大廟——慶安會館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27期  作者:有為 出版时间:2013-02-01
    关键字: 庆安会馆 妈祖 宁波 航海商贸 港口城市

    天后妈祖是历代船工、渔民、海员、旅客、商人共同信奉、寄托的神祗。妈祖留下了许多救难济世的动人故事,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理想追求;因此,妈祖被奉为救苦救难的伟大海上保佑之神,是我国的古代大海神,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信仰之一。而宁波是我国古代以来的「海上陶瓷、丝绸之路」的发端地,也是全国古代著名的五大港口(扬州、明州、泉州、广州及今日越南的交州)之一。浙东及内陆的货物,通过海船输往南北洋海岸及国外港口;外国商船亦纷至沓来,正是「万里之舶

  • 文章家鄉事簡報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72期  出版时间:2015-10-31
    关键字: 舟山 港口 进口水果 酒店管理

    一、舟山将有特设港口,专门进口台湾水果根据国家质验总局的批覆,舟山将可在朱家尖岛的西岙,设立口岸监管点,处理从台湾直航进口的水果。早在二〇〇七年,沈家门已经列为对台小额贸易地区,到二〇一二年,扩大为浙台贸易合作区。现在又将扩建仓储、冷藏、堆场等配套设施,让舟山市民可以吃到更新鲜、更便宜的进口水果。二、舟山口岸首次进口法国大麦六月二十八日,五万四千七百吨法国大麦,由「JIN RUNG」轮运到舟山港老塘山码头。在舟山先卸载四万五千吨后,继续驶往江苏泰州口岸

  • 文章泉州鱗爪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6期  作者:淳于旭 出版时间:1984-10-01
    关键字: 港口出洋 铜钱买卖 海关检查 市舶司设立 藩民常驻 澎湖旧载

    出洋宋·咸淳十年(公元一二七四年)吴自牧「梦梁录」曰:「若要航泛外国买卖,则自泉州便可出洋。」又曰:「若有出洋,即从泉州港口。」可见泉州在当时是对外交通的门户。直到如今,我们家鄕人到海外来,叫作「过蕃」,也叫作「出洋」。铜钱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评南宋的经济问题曰:「南渡后,经费困乏,一切倚办海舶,岁入固不少,然金、银、铜、锡、钱币,亦由是漏泄外境,而钱之泄尤甚。法虽严禁,奸巧愈密,其弊卒不可言。」由于对外贸易愈盛,钱币外流愈多,特别是铜钱一项,随着

  • 文章泉州宋代的海船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泉州 刺桐城 重要港口 马可波罗 宋代海船

    古代的泉州城,称为「刺桐城」;泉州港,称为「刺桐港」。那是因环绕东西南北四大城门,栽遍刺桐树的缘故。刺桐树,属于高大乔木,树干挺拔,皮色靑白,树叶阔大,枝干长满尖刺。每到夏天,盛开红花,一树灿然,似火焰烧空,勃勃生姿是好看。晚唐诗人陈陶有咏泉州刺桐花诗:「海曲春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可怜虎竹西楼色,锦帐三千阿母家。」杨愼在「刺桐花行」一诗中写道:「红欺鹦啄浅,砂点鹤头鲜,连枝千炬烂,照水百枝然。」海船抵达港口之前,从海面上远远看见这丛丛簇簇的刺桐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