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渔民共返回2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舟山渔民—捕鱼辛酸谁人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9期  作者:葉蓬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舟山 渔民 捕鱼 谚语 渔民工作

    大家都知道农民们十分辛苦,令人敬佩!而阿拉舟山渔民鄕亲们,从辛苦中还包含着多少辛酸,更其令人赞叹不已,举例:如一艘七十吨的远洋级渔船,约有十个人,一年当中,可能绝多数时间,是飘流在茫茫大海中,一次出海时间动辄数月,到达目的地,捕鱼开始,不特吃饭不定时,而且工作,睡觉也是不定时,每个人工作一阵后,抽空去稍睡片刻,待稍睡片刻后又即行工作,等于是昼夜顚倒,轮番在作息,如这样又辛苦又熬夜的工作,一般人殊难适应,至于,船上的工作,反正做不完,如撒网、收网、择鱼、装

  • 文章船眼睛與船魂靈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65期  作者:金濤 出版时间:1997-10-20
    关键字: 船灵魂 船眼睛 渔民

    在一片热闹的鞭炮、锣鼓声中,船主再亲自把封眼的红布或红纸揭掉,这叫「启眼」。新船启眼后,那银钉作的眼珠,经日光照射闪闪发光,十分神气的遨游大海去了。关于舟山船眼习俗的来历,大致有两种说法。一曰:舟山渔民历来把渔船称作「木龙」,龙无目即为盲龙。所以,舟山渔船一定要有一对「龙眼」,才显示出「蛟龙明目闹东海」的威武气槪。二曰:在古老年代,有一渔夫捕上一条神鱼,用神鱼泪珠涂人目,即能看穿海底确保丰收。后因该渔夫惨遭变故,献出神目捣碎拌墨汁,涂画在船头两侧,也有同样奇效

  • 文章舟山渔民的忌讳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40期  作者:王道興 出版时间:1993-06-15
    关键字: 舟山 渔民 忌讳 风俗

    舟山地处海隅,风俗人情源于大陆而异于大陆,其中渔民尤多忌讳,独具特色,更为大陆所未闻。舟山渔民之忌讳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方面:㈠有关人船安全方面:▲不许于船上吹口哨(以为口哨能呼风);▲不许悬足舷外(以为会引水鬼拖脚);▲不许呈双手捧足、垂头于膝之坐相(以为此相似哭);▲杯、碗等食具皿器只许仰置,不许覆放(象征翻船),筷子不许搁置碗口(象征拔桅停产);▲不许讲「碰石岸」、「碰秃横」之类不吉利语言。㈡有关生意吉利方面:▲不许于船上拍手呼喊(象征两手空空

  • 文章漁港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67期  作者:何信峰 出版时间:2014-12-31
    关键字: 渔港 诗词 渔民 船报

    张张网帘门窗,我熟悉你面容,网似屏风我看见你,与渔场脉搏相通。哪来的十几万渔民?船上标记我似曾相识,北起天津、辽宁,南有福建广东,江浙、台湾的弟兄。哪里来的十几万渔民?缆系著缆,锚很坚定,桅并手臂舟贴心胸,我从这条船走进那条船,船报从我有节拍的噗嗵。哪里来的十几万渔民渔民向海要鱼,你懂我也懂!

  • 文章预知风雨术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16期  作者:楊志文 出版时间:1989-09-01
    关键字: 天气预测 气候 渔民 谚语

    闽粤两省,东面环海,沿边居民以农渔为业者众,对时令天候之预测认知,极为注重,故有预知风雨术之硏订流传,尤其经年以海为家业渔者,熟记传诵,绝不稍怠。然今已迈进科学时代,到处有收音机及电视机,可按时收听气象。提供农渔民预知气候、防范未然。于是上项术语,虽云已成明日黄花、松弛失传,但其中尙多値得回味与体认,爰特搜录「预知风雨术」四十则,提供农渔民参考,不无助益焉。一、兵船交战、仰观日月星云,预知风雨。二、日晕主雨,月晕主风,何方有闪,即此方风将。三、日没反照处

  • 文章岱山渔民把黄酒当宝贝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52期  作者:岱峰 出版时间:2012-06-30
    关键字: 岱山 渔民 黄酒 药酒

    汹涌澎湃的大海不仅造就了岱山海岛渔民机智、勇敢、豪爽、质朴的性格,也与黄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酒不仅是生活食品,而且作为渔业生产的资材,列入计划性分配。尽管岱山只有二十多万人口,但黄酒的消费量却相当大。从传统的风俗和现代的生活习惯而言,黄酒的用处切实很多。黄酒是昔日渔民的主要食物之一。黄酒和米饭对于广大渔民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许多渔民以酒为主食,天天喝,顿顿喝。有些渔民甚至一天不吃饭可以,不喝酒不行;没有菜行,没有酒可不行。以前

  • 文章金秋捕靑蟹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48期  作者:范建華 出版时间:1994-12-15
    关键字: 金秋 青蟹 渔民 捕蟹人 趣闻

    海岛金秋是诱捕靑蟹的黄金季节。每当夕阳西斜,一羣羣手提蟹钩身背蟹笼的渔民和渔童便快步赶往海涂忙碌起来。近日一个傍晚,笔者骑自行车到岱山县南峰海涂,极目远眺,但见海天一色,落日的余辉将停泊在涂口海边的几艘渔船染得泛红耀金;在目光所及的海涂上,一团团隆起的泥穴点缀在稀疏的海草丛中,似一羣栖息在海涂上的海鸟。一位渔童吿诉我:那是捕蟹人专为诱捕靑蟹精心营造的「窝居」。啊!笔者顿时兴趣大发。渔童绘声绘色地向我谈起了捕靑蟹的趣闻。靑蟹,俗称「靑袍将」,生活在近海泥

  • 文章海鷗情緣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1期  作者:霄寒 出版时间:2002-04-30
    关键字: 海鸥 张小鸥 舟山 渔民

    先进表彰大会」,这些海鸥是依恋地倍伴着向她送行。船上的人们被这一奇特的景象吸引住了,纷纷奔出船舱伏在栏杆边观看,乘客中有摄影记者,在人群惊叹赞美声中,拍下了这道人与飞禽亲睦依恋的自然景观,从此被生龙活现永久记录下来。张小鸥出生在舟山群岛一、三三九个岛屿中的一个悬水小岛,面积不足五十平方公里,终年雾满山岗,海水环绕四周礁石,拍打冲击形成悬崖削壁,在穿空山石之间,栖息着以鱼虾为食生息繁衍的海鸥。那一年秋天旭日东升之时,一户姓张的渔民家里,在海鸥欢叫声中产下一个

  • 文章抗战期间东极渔民营救英俘纪实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5期  作者:鄔永昌 出版时间:1996-02-15
    关键字: 渔民 英俘 救援 纪实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期间,在血雨腥风中鬪智鬪勇的普陀东极渔民,竟在杀人不眨眼的日寇司令佐藤庆藏海军大佐派来的搜岛部队的眼皮底下冒死救护英国盟军战俘,这桩中英人民的友谊佳话延续五十多年,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东极渔民奋救漂海英俘一九四二年九月二十七日,日轮「里斯本丸」载运着二千名英籍战俘和大批金银财宝物资,在三艘日军兵舰的保护下,从香港启航驶向日本东京湾。十月二日淸晨七时左右,「里斯本丸」行至舟山海域的东极洋面时被鱼雷击中,一种强烈的求生本能促使了大批英俘撞击巨轮

  • 文章舟山人的民俗語言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8期  作者:李世庭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舟山 民俗语言 渔民 介绍

    舟山人把猪头叫作「利市头」,叫猪舌头为「赚头」,石浦为「赚浦」,盛饭不叫盛饭,而叫「起饭」。这些叫法长期来已经成了习惯,如「起饭」,如果你叫「盛饭」反而感到别扭了。我们把这些语言称为舟山人的民俗语言,因为它跟舟山的风俗人情有密切关系。舟山地处海岛,捕鱼、经商、走亲访友、出门办事都离不开船、离不开海。而在科学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的过去,乘船出海是要冒风险的,所谓「三寸板内是娘房,三寸板外见阎王」即是当时生活的写照。渔民们收成好坏也全凭运气。迫于生计

共27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