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渔场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鮮鹹皆宜的家鄉海錯——鰳魚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98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03-06-30
    关键字: 家乡 海产 鳓鱼 渔场

    流缓时活动水层较浅;潮大流急时活动水层较深。水温高时,游向近岸。春季至初夏(三—六月),鳓鱼成群从外海游至近海觅食、产卵,常与大小黄鱼混在一起,其幼鱼又常出现于海鳗群体进入渔场之前,故为渔民常用作探索渔场的标志。鳓鱼在我国海域分布十分广泛,渤海、黄海、东海、南海,自北而南均有产出,浙江省渔场以每年端午期间产量最丰。渔汛期自谷雨至大暑三个月,以芒种至夏至为旺季。在舟山渔场,鳓鱼主要产地在韭山洋、黄大洋、衢港外洋、马蹟洋一带,与夏汛大黄鱼参差并发,鱼发一般都在

  • 文章鯔魚的烹飪與加工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0期  出版时间:1998-08-30
    关键字: 嵊泗渔场 鲻鱼 眼睑 红烧 健脾益气

    鲻鱼,是嵊泗渔场出产的珍稀海鱼之一,鲻鱼肉味鲜美异常,可与鲥鱼嫓美。鲻鱼和梭鱼同属鲻形目,鲻科,体长呈圆筒形,背鳍有二,《海药本草新编》(常敏毅著)曰:「鲻鱼,俗称梭鱼」,实为一错。鲻鱼和梭鱼虽属同一鲻形目,但两者还是有区别:鲻鱼的脂眼睑发达,伸达瞳孔;梭鱼的脂眼睑不发达,仅限于眼的边缘。其它构造,随不同种类而略有差异。鲻鱼肉质多脂,属上等食用鱼类。嵊泗渔岛鲻鱼食法一般是红烧,鱼剖洗干净,待锅中油爆至八成熟,鱼下锅后,姜片、蒜泥、酱油、盐花及料酒加水适量

  • 文章舟山魚的傳說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5-08-15
    关键字: 舟山 传说 渔场 美鱼 墨鱼

    舟山羣岛是我国最大渔场,千百年来渔岛上流传许许多多有关鱼的传说。例如「梅童鱼成亲,虾鱼笑掉了下巴」、「咬尾巴带鱼找银剑」、「东海龙女嫁渔郞,献出双目为船眼」等等,这些来自渔民的捕鱼生产实践,加以想像和创造的鱼类故事,既是美丽动人的传说,又是鱼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里选用两则嵊泗民间传说,以飨读者。吴王夫差赞「美鱼」在嵊泗渔鄕,有一则「美鱼为鲞」的传说。从字面上看,是把美字和鱼字合写,美鱼晒干即为鲞。由此却把美食自然地融汇到鱼文化中。故事说的是,相传

  • 文章岱衢洋畔説黃魚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4期  作者:臧祖林 出版时间:2004-06-30
    关键字: 衢港渔火 黄鱼 岱衢洋 渔场 渔汛期

    鱼类,是我国的「家鱼」,汛期大黄鱼发不发,涨潮时,家住岱衢洋边的渔民,只要把头伸进埋在土里的水缸里听一听就知道。鱼一发,就能听到像夏夜田野的群蛙鸣。原来,黄鱼产卵时,雌鱼在前,雄鱼在后,集群逆流而上,你追我赶,发出阵阵咕咕欢叫。此时捕捞进港黄鱼,产量最高,木帆小对船一汛能捕五吨,大捕船能张二、三十吨,高的五〇吨。岛斗渔业队有个叫王才来的老大用大捕网一网张「叫鱼」十五吨,装了一船半。岱衢洋何以成为大黄鱼的中心渔场?渔民们说,大黄鱼产卵先南后北,喜欢到浅海内湾的混水

  • 文章岱衢洋裡的關洋蟹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44期  作者:王定甫 出版时间:2011-02-28
    关键字: 岱衢渔场 关洋蟹 渔民传说 虾兵蟹将 关公

    我国东海洋面上的岱衢渔场,恰在每年农历六月廿三那天以后,繁忙的大黄鱼汛生产的渔船都会不同程度地捕获到大量的、张牙舞爪的「关洋蟹」,关洋蟹的出现,表示著岱衢渔场大黄鱼汛旺季的结束,即刻进入涨秋汛的生产之中。「关洋」意谓谢洋、休洋、息洋。孩提时的笔者在晒咸鱼烤时亲眼目睹关洋蟹的尊容,且亲口品尝了关洋蟹的美味。那么,关洋蟹(又名关公蟹、关羽蟹)为何能在东海中的岱衢渔场里生存繁盛而定期出现呢?在东沙渔都古镇的渔区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关公因本性自高自大,骄傲自满

  • 文章故鄉事三則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71期  出版时间:2015-08-31
    关键字: 舟山 渔场 富六横 跨海连岛公路

    一岱山、秀山、到舟山的跨海連島公路,迄至目前止,二頭都已建成,只剩下中間的秀山大橋,長達三公里多,仍在積極趕工中,預計要到二〇一八年可以完工通車。現在如要穿越這段水路,坐快艇要三十分鐘,坐較大型的車客輪渡,要五十分鐘。將來開車只要十幾分鐘,就可以從高亭到舟山本島。二舟山號稱為世界三大漁市場之一,因可捕撈各種不同的海鮮。但現在因受到大環境的改變,漁獲量已大幅減少,所以不得不發展養殖漁業及遠洋漁業。從事遠洋漁業比較辛苦。每次出航捕魚時間較長,短則一年,甚至必...

  • 文章普陀之戀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0期  作者:聶志剛 出版时间:2002-11-01
    关键字: 普陀山 佛教文化 寺庙建筑 渔场

    石室里珍藏着来自印度、日本、缅甸和东南亚各国的一大批很有价値的古代文物。是谁留下一尊石盘陀?犹在日夜旋转,赢得「天下第一石」的美名。「千里海滨」走向灵动,走向金属碧浪,来如飞瀑,退似珠练,把绝妙的景色,梧在仙山的眼睛上……。再看那普陀洋面,渔场中心,终身水温在摄氏十至廿五度之间,是理想的鱼类生活环境。渔舟唱晚,满载大小黄鱼、带鱼、墨鱼、海蛰、鳗鱼、鲜力鱼、鲨鱼、目鱼、海豚、虾、蟹等,连着落日的余晖,主妇的炊烟,愉快地唱着鱼满舱的歌。我热恋着这生生息息的世界

  • 文章長山列島人文自然資源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梁楊靈、宋玉娥  出版时间:1999-06-20
    关键字: 长山列岛 历史遗迹 军事要地 天然渔场 交通枢纽

    南隍城东南的「弥陀礁」,刻有「南心济它地阿弥陀佛」,是一个高七〇余米的巨石,气势宏伟,在弥陀礁西侧是「镜石洞」,此洞能透过阳光,映射出海光船影,别具一番情趣。弥陀礁东侧的平台上,刻有一棋盘,轮廓淸晰,传说是八仙在这里棋逢对奕,煞有风景。长山列岛资源丰富,是天然渔场,主要海珍产品有海参、扇贝、鲍鱼等。这里还是候鸟的驿站,春秋之际,各种珍禽飞鸟接踵而来,给海岛风光增添异样光彩。长山列岛现建置为长岛县,交通方便,各岛公路畅通,各县之间都有班船住返大连与蓬莱、龙口

  • 文章寜波閒話(九三)海洋旅遊文化叢書書摘(三之二)富國之島·天賜異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98期  作者:應鳳鳴 出版时间:2010-09-10
    关键字: 海洋旅游文化丛书 舟山群岛 中国海鲜之都 舟山大渔场 大黄鱼

    舟山大渔场海鲜称都舟山市有张新名片,即是「中国海鲜之都」。二〇〇九年六月出版的「舟山海洋旅游文化丛书」上说,「海鲜之都」与「海鲜之乡」是有区别的。生产海鲜的地方,几乎都可称为「海鲜之乡」,唯「海鲜之都」名衔,为舟山市所独有。授发「海鲜之都」名衔的中国烹饪协会说,舟山渔场在世界四大渔场千岛、纽芬兰、秘鲁之中,号称东海第一。有首「老渔歌」可说明舟山渔场之大:舟山是个大渔场,南洋柯(捕鱼专用地方语)起柯北洋。北边柯到大戢洋,南面柯到嵊山洋;嵊山连着太平洋。大小

  • 文章鄒魯海濱話寧波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10期  作者:王傑 出版时间:1969-09-20
    关键字: 舟山 定海 最大的渔场 普陀 海天佛国 宁波海港 海滨邹鲁 宁波的重要位置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灵桥

    最大者曰舟山,有海港曰定海。这里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每当冬夏两季渔汎,白天桅竿成林,入夜灯火万千,宛如海上的不夜城。渔产有黄鱼、带鱼、墨鱼、鳗鱼与贝类、藻类。舟山之东有小岛曰普陀,为一佛敎名山,素称「海天佛国」。由舟山羣岛沿杭州湾南岸飞行,顷刻即达鄞县(宁波)矣!宁波从汉代至隋代皆为会稽郡地,唐置鄞州,后又置明州,又改余姚郡,宋时改称明州奉化郡,升为庆元府;元朝改为庆元路;明初为明州府,后改曰宁波府,淸代仍之,属浙江省,治鄞县,辖鄞、奉化、慈谿、鎭海、象山五县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