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浙东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甬剧—典妻(借妻)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8卷 第12期  作者:周金芳 出版时间:2006-12-10
    关键字: 甬剧 《典妻》 浙东农妇

    戏「典妻」,花鼓滩簧唱腔,句句入耳,有「田头山歌」影子、「宁波走书说唱」、「四明宣卷」艺术形象,吸收「沪剧」、「越剧」、「锡剧」、昆剧」、「话剧」等精华,汇萃出目前的「甬剧」。「典妻」曲调流畅,表演细腻,题材突兀,充分反映民初浙东贫穷农村妇女的悲惨境遇,与爱的无奈生活。二〇〇二年该剧根据柔石畅销小说《为奴隶的母亲》改编,创作演出,深获观众好评,誉为『小剧种大转型』,将城乡文化跃向都市文明创作典型,先后荣获大陆演艺界:㈠工程入选剧目奖。㈡中国戏典学会奖

  • 文章浙东美味名菜——醉(黄)泥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4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4-07-01
    关键字: 浙东 地方菜 宁海 泥螺

    泥螺是海产小型贝壳类动物,分布在太平洋西北海岸的海水及咸淡水地区,为中国、日本、韩国、朝鲜特有。在我国沿海各地均有生长,尤以东海、黄海的山东靑岛到浙江温州一带,沿岸的滩涂出产为最多,特别是在浙江东部,从杭州湾钱塘江口,到温州湾瓯江口的沿海岸滩涂一线,盛产泥螺,其个大、壳薄、肉嫩、味鲜、少泥茎、质量佳,是浙东宁波地区久誉不衰的,土色土香的一道上品名菜,宁波人习俗称它为「酒醉黄泥螺」。随着祖国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实施,沿海海产养殖专业户积极性的提高,昔日多为

  • 文章浙东一绝——乌篷船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7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1996-07-10
    关键字: 浙东民风 乌篷船 陆游 一叶扁舟

    说起乌篷船,二十岁以下年轻人少见鲜闻,尤其是居住在城鎭的人更是难得遇到。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如果要下鄕或作郊游,往往是乘坐「打的」(出租的士车)、「摩的」(出租摩托车);如果实在经济自如,保守一点,时间比较宽余的话,还是骑辆自行车前往。可是在三十多年前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除了徒步苦行外,要便利些,那就是在河滨埠头,乘坐航船或乌篷船代步。江南水鄕泽国,阡陌沃野,河流纵横,河街水巷水网密布,人们的水上交通是居重要地位,乌篷船是浙东风物的一大特色,特别是靑山

  • 文章先賢全謝山講學端溪書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2期  作者:侯中一 出版时间:1981-03-01
    关键字: 端溪书院 全祖望 王阳明 黄宗羲 浙东学者

    端溪尤为翘首,影响所至,及于全省,为后之岭南,产生不少杰出人才,最显著者,当推乾嘉以后阮元学海堂之成就。阮元为淸代考据及经义性命之学者,学海堂每期但取四十个学生,是即效法端溪书院之限额,亦大多是积学之士在学问上贡献甚大。梁任公认为广东近百年之学风,皆由其一手开创,有名人才,如陈东塾、谭莹、朱九江等,陈东塾作东塾读书记,谭莹刻粤雅堂全书二千余卷,朱九江言经世之学,其宗旨颇近浙东。而弟子简竹居、康有为、及后之黄公度、朱执信,均为学海堂门下高足。或整理旧学,或

  • 文章浙东好莱坞,象山影视城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7期  作者:鄭傳良 出版时间:2015-07-10
    关键字: 浙东 好莱坞 象山 影视城 《神雕侠侣》

    上,浙江省迄今崛起「明星」,继金华东阳横店影视城之后,接着新昌大佛寺、穿岩十九峰的《笑傲江湖》、安吉林间竹海的《卧虎藏龙》、嵊州百丈飞瀑的《英雄》、浙东宁波的象山《神雕侠侣影视城》(Ihe FiLm Studio $ TV Iown of XIANGSHAN)的落成使用,几乎同步与舟山桃花岛大佛岩下,《射雕英雄传》拍摄基地相予媲美、齐驾并驰。象山地处我国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区—浙东宁波市南方,为一半岛,三面环海,一路穿陆,它北枕象山港,南控三门湾,东濒大海洋

  • 文章浙东古刹金仙禅寺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3期  作者:翁欣問 出版时间:1998-08-10
    关键字: 浙东 古刹 金仙禅寺 简介 史料

    初名为『精进庵』。从佛教术语来说,是勤奋刻苦修行之所。唐肃宗乾元年间(七五八—七六〇),福林智度禅师驻于此,进行了扩建,改名为『福林庵』。北宋英宗治平二年(一〇六五)因福林庵与葛仙翁祠前后相列,皇帝敕赐该庵额为『金仙寺』。明熹宗天启初年(一六二一)、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和康熙五十年(一七二〇),曾数次修建扩充,使金仙寺逐步闻名于浙东一带。以后规模逐步扩大,设施不断完善,佛事更趋兴旺。光绪十七年(一八九二),由近代名僧,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谛闲法师之

  • 文章浙东行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40期  作者:丕新 出版时间:2005-11-10
    关键字: 溪口 保国寺 阿育王寺 浙东行草》 和诗

    《次韻和溪口拾句》:天涯游子竟何之,溪口空懷報本祠。武嶺風光鴻鵠志,雪峰形勝鳳鸞姿。雄心曠代遙遙夢,勝蹟千秋疊疊詩。海角天涯魂夢繞,文昌高閣矗溪湄。《步韻和保國寺》巍峨古剎歷千年,殿號無梁木石堅。鳥雀塵埃都不染,瓜棱斗拱巧相連。歷朝文物珍稀世,靈嶽風光思悄然。毓秀鍾靈珍賞樂,淺吟低唱頌聲傳。再賦《次韻阿育王寺》:善信盛東土,天童傍育王。梵宮藏舍利,寶塔發幽光。林淨襌心淨,水清皓魄彰。神怡消俗慮,普度有慈航。

  • 文章月湖的詩社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14期  作者:季學源 張如安  出版时间:2003-09-10
    关键字: 月湖 诗社 浙东文化 遗民诗社

    打开宁波市地图,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三江碧水托出一弯新月——月湖。天造地设,如诗如画。月湖是文化之湖,诗之湖!这里,我们单说月湖的诗社。月湖的诗历是源远流长的。但是,书面创作诗歌的诗人却是跚跚来迟的。直至东汉,这里才出现书面文学作品,东汉中叶至五代,浙东地区只有少数诗人在蹒跚学步。确如李邺嗣所说:「甬上文献,至宋始盛。」诗社,是诗歌创作高度繁荣之后才出现的,是诗人会聚做诗的组织。中国的诗社起于唐代。白居易创建的洛阳九老会就是一个有名的诗社。这种文学社

  • 文章浙东的路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卷 第2期  作者:方飛 出版时间:1970-01-05
    关键字: 路廊形式 便利行旅 送往迎来 聚谈场所 浙东光荣

    昨天到富里去访友,刚刚翻过一个山头,忽然 下起雨来;看看四周,竟无一处可以躱雨的地方,结果只得硬着头皮淋到富里。一路上边走边想,不禁对浙东故鄕的路廊兴起无限的懐念!路廊,又名凉亭,路亭或茶亭,是一种建筑在道路上供行旅憩息的建筑物,虽然江南各省到处都有,但数量之多,与设备之周,要算以浙东诸县为最;这不仅是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使然,同时与社会的道德观念,有密切的关系,故它已成为浙东人情味与公德心的象征。以其建筑的形式言,以路廊一名为最符实际;因为它多是长方形

  • 文章燕山疑雲菖蒲花諸集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9卷 第8期  作者:劉紹寛 出版时间:1977-08-06
    关键字: 燕山疑云菖蒲花诸集 序言 《重建石井庙记》 浙东黄岩

    火同消沉耶?玆由平阳刘次饶先生所选定者寿之梨枣,并将先兄平日所作诗数章附诸集后,以示一脉渊源有自,而俊友学植荒落,修名不立,追惟楹书之寄,益兢兢以不克负荷自惧云。重建石井庙记庙昉于万历间,为其位于石井之上(该庙位于浙东黄巖西山鄕项岙村马瞻山麓),故因以名。自明迄今,其间倾圯修葺,不知几阅成毁,然緜延数百年,祀典卒以弗坠,吾祖若父皆尝详其事而志诸碑矣。逊淸之季,废科擧,兴学校,制度草创,往往县治仅有中学,鄕村学校,泰半阙如,诚以素无学舍,一旦裁基兴建,动需钜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