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道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虞崇堰閘的企劃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183期  出版时间:1985-01-20
    关键字: 虞崇堰闸 河道企划

    「虞」卽常熟縣,「崇」指崇明島,「堰」爲防水的隄,「閘」是放船通過土堤的設施。所以,「虞崇堰閘」當是遮斷常熟崇明間水流的土堤,中設閘口,方便內河船隻,南溜北浮,暢行無阻。(待續)

  • 文章談常州城內的古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01期  作者:八駒  出版时间:1993-11-10
    关键字: 古桥 河道 小港 木船 交通

    说起桥便离不开河,没有河便没有桥,所以先从城内的河道谈起。江南水鄕,港汊水道系统,原就复杂,村鎭小港间,木船轻便即可互通,人货交运,便利万分。但陆路交通,则因河道横阻,便非架桥两岸,行人车辆才能通行。在过去鄕鎭名称常以「桥名」名之,至今仍多依之未变,(如漕桥、湖塘桥、小新桥、寨桥等),而且变化亦少。常州城内的桥名变化便很多了,原因是几条主干河道已塡平,筑成马路,又阔又平,两旁绿荫蔽天,路中车流如水,所有古桥也就柝掉不用了,现在的延陵东西路便是。幼时常走

  • 文章彎曲的基隆河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0期  作者:馬世弘  出版时间:1989-12-01
    关键字: 基隆河 龙王传说 土地翁 河道改造

    你相信人世间眞有龙王存在的事吗?这裏有一个土地翁(福德正神)与龙王的故事,是有根据的。在百多年以前,台北地区,荒旱一片,没有甚么河流,居民缺水,民不聊生;一日龙王见之,大发慈悲心怀,想给台北居民开一条河道,引水进来,以解决人们的灌漑和飮水问题,于是龙王就去找土地翁商议。等龙王找到土地翁,说明来意,将要开始行动之际,土地翁怒冲冲的说:「现在土地如此昂贵,开河增値不大,我不同意你在我的土地上开河,无论如何,我是不答应」的!龙王说:「难道你全无恻隐之心,不准备

  • 文章四川通船河道槪述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87期  作者:禮士 出版时间:1969-11-01
    关键字: 通船河道 沅江 岷江 安宁河 安宁桥

    四川河流,以長江為經,由西向東,羣水緯之。或自北以注南,或由南以注北,皆會於長江。大小河流,能擧其名者,以數百計。其不入於江而循三峡以出者,惟東南隅之任何。任何發源於城口山中,北流以趨陕西之紫陽,注於漢水。東南隅之酉水,發源於酉陽秀山山中,東流趨湖南辰州以入沅江。松潘西北隅之德爾達都坤都倫河,發源於羊膞嶺以西,二水併流以入黄河上游。其不入於長江,僅此數流而已。故四川之交通,在鐵路公路未興以前,當以川江為主要之大動脈。河流經流之地,多通舟楫,貨物亦藉之運輸...

  • 文章走過橋,才到校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43期  作者:黄道蘊 出版时间:2000-08-01
    关键字: 常熟 河道 小桥 水吾园 童年记事

    常熟城内原有七条河流,通向穿城运河,分布的形状,酷似古琴上的七根弦,因此常熟古时称「琴川」。纵横的河道,将许多道路被流水剪断,但是鄕亲们总不能被流水阻隔,而放弃渡水过河的愿望,于是便有了桥,其造型有弧形拱桥,圆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条条块块,方方圆圆,相嵌得十分牢固又和谐,走在桥面上,令人会感到绿水悠悠绕人家的韵味。有平直的小桥,将二条石质或木质的长条架设在河面的两岸,在其上铺好木板或石板,自然朴实而富有野趣,人行其上借桥下的绿水,宛如凌波闲步

  • 文章家鄉來的訊息

    来源期刊:《同安》 第124期  作者:賓利 出版时间:2013-12-01
    关键字: 同安 乡讯 滨水景观 河道 东桥

    同安区建造滨水景观古老而美丽的同安,要让每一条溪流变身成为绿色生态走廊,形成休闲旅游风景带。二〇〇六年至今,同安区已投入二.三亿元,对官浔溪下游、汀溪下游、梧侣溪、东溪流域下游、埭头溪流域等河道进行大规模的治理;未来几年,同安水利部门还将投入八亿元,对官浔溪中上游、西源溪下游、西洋溪、乌涂溪中上游等河道进行治理,同时,还将建设东溪梅山河道滨水及城关跌水景观(由跌落的水造成的景观,表现了水的坠落之美)工程、莲花溪佛心寺段滨水景观工程。多条河道得到治理二

  • 文章讀仇聖績先生馬陵概述有感

    来源期刊:《宿遷季刊》 第19期  作者:馬七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仇圣绩 马陵山 陆家墓园 河道拓宽 龙脉凤穴

    讀仇鄕長大文,憶及故鄕事,不勝慨然,往事斑斑,一一目前,仇文役役略謂:「馬陵山形如走馬行龍……有陸姓祖塋葬斧山,勢如走馬行龍等。」馬七昔年旅居井兒頭時。因陸氏墓園卽在井兒頭西北數里之處,以致有對該墓地種種傳說,其內容與仇鄕長所云大致相同,但有小部份較異,茲將其所傳各節分述於后:據傳云:「井兒頭西北方位,有陸姓官家祖塋,係龍脈鳳穴,前以馬陵山(正廟山)爲頭,後以三山爲尾,墓園兩側長形坡地爲鳳之兩翅,因係貴地,陸家將有三斗三升芝蔴官,但其家有陸奮飛者,乃皇帝...

  • 文章(述往)述鄕賢于湛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42期  作者:勛蓀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于湛 人物事略 宸濠之乱 河道总督 治洪

    鄕贤于湛字莹中镒子,明正德六年进士,廷对规切时政,都御史何某,读其卷曰,今之刘蕡也,授兵部主事,历职方郞中,时宸濠蓄逆谋,湛奏记大司马王琼,请饬沿江守御王守仁,请便宜从事,濠党欲挠之,湛力赞其成,卒成擒濠之功,秩满出为陕西参议,调江西擢贵州参政,平峦峒有功,父忧、服阕,起河南参政岁祲,出廪粟活饿民,升山西市政,徙河南擢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泾水溢,湛筑广惠故梁时,其蓄泄吉囊据朔方张甚,湛与税制刘元和,合兵击急,多所俘馘,复陈边计八策,迁总督河道,黄河南徙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