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姆渡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港都寧波的新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孫尚志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宁波 经贸 交通 旅游 河姆渡文化

    口岸,其历史的悠久可直溯七千年前的河姆渡的新石器时代。今日的宁波市直辖海曙、江东、江北、鎭海、北仑等五区,兼辖鄞县、慈谿、余姚、奉化、象山、宁海(原属旧台州府)等六县市,总面积九千三百六十五平方公里,人口五百二十万,就市区言,面积一千零三十三平方公里,人口一百一十万,旧宁波府属的鎭海县,今已改称北仑、鎭海两区并入了宁波市区。宁波之名始定于明洪武十四年(一三八一),至于建于三江口之宁波城则已于八二一年建成,已具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惟原宁波城较小,不足称道,当今大陆

  • 文章河姆渡文化遗址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79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06-01
    关键字: 河姆渡 文化遗址 宁波 纺织工具 建筑

    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又一摇篮你想知道世界上水稻植种的发源地吗?你想看一看世上最古老的纺织工具吗?你想听一听世上世上最古老的乐器——骨萧美妙的音乐吗?喏,就在我们宁波——中华民族辉煌文化的摇篮,宁波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河姆渡文化遗址,位于宁波姚江之滨,距市中心约二十公里,遗址面积四万平方米,是全国最早的新石器遗址之一,距令已有七千年历史,可与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相媲美。河姆渡文化遗址,经过两次大规模发掘,出土石器、骨器、木器、陶器、玉器、七千余件,陶片五十万

  • 文章閒話寧波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05期  作者:應鳳嗚 出版时间:2002-12-01
    关键字: 宁波 文化历史 现状 概述 河姆渡遗址

    二、谁知竟有七千年文化若把宁波搬上银幕的话,导演不外有两种手法可表现。一是拉开帏幕,呈现的是繁华的一面,代表进步与发展;另一是把镜头拉向河姆渡遗址,象征古老的文化历史。到过宁波的鄕亲,已亲眼目睹宁波的现状,却可能甚少去了解宁波的文化历史。如果不去余姚参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更不会知道在七千年前已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要说宁波历史,在民国六十五年(公元一九七六年)之前,祇能从公元前二千多年的夏代说起。我们都说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如宁波历史源自四千年前夏代,则

  • 文章八十七年六月大陸紀行

    来源期刊:《舟山鄉訊》 第70期  作者:張行周 出版时间:1998-08-30
    关键字: 斯孝坤 两岸开放 河姆渡 国清寺 南浔镇

    民工在赶工翻修路面,加植花树。接近市区一段更见两旁民房均加油漆粉刷,还都装上新的铝门窗和窗帘,看起来整齐划一焕然一新;经过马路也较前整洁很多。探询之下,据悉是中共中央为了美国总统柯林顿原定七月初要来杭州,特别拨款五亿人民币给浙江省整修门面,并限期六月底完工;现在柯林顿决定不来杭州,届时将从上海直飞桂林,不必急赶工程了。这件事对杭州市民来说,得了这笔意外的钜额补助,得以大事整顿一番市容,倒也是一桩大好事。我们的访问日程自六月三日上午开始,第一站为余姚河姆渡

  • 文章寧波先民的航海活動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53期  作者:王壽棟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宁波 越族 《越绝书卷第八》 河姆渡

    一带的古越人就已经练就了水上活动的本领,他们「水行面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然而,从考古发现来看,这一地区最早进行水上交通活动(包括海上交通活动)的是河姆渡人。早在六、七千年前,宁波的先民可能已在海边作试探性的航行,这从以下几方面可以推测:一是从地理上讲,河姆渡东距宁波,北至杭州湾,都只不过几十里,地下普遍存在的泥炭层说明这一带几千年前都是沼泽水网,也就是说远古时代这里可能还未成陆,海岸离居址更近。在这样一个多水的环境中,原始人顺水

  • 文章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发行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8卷 第6期  作者:蕭工 出版时间:1996-06-10
    关键字:河姆渡遗址》 特种邮票 文化内涵 稻作农业

    作为中华灿烂古文化之一的浙江省「河姆渡文化」搬上了多彩的邮苑——《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首发式于一九九六年五月十二日在浙江余姚市擧行。这是中国第一套以古文化遗址为题材的特种邮票,也是浙江省地方题材选择邮票中的第一套发行邮票。《河姆渡遗址》特种邮票,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姚市河姆渡遗址为背景,以考古发掘文物精华为内容,集中反映了七千年前长江流域中华民族文化摇蓝的灿烂文化及对人类和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它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发出的又一张精美

  • 文章(節慶溯源)端午及竹醉日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07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11-06-10
    关键字: 端午节 屈原 河姆渡文化 竹醉日 龙图腾

    造人,炼石补天,并折断鼇鱼的腿支撑住天的四角,使天不塌、地不陷。她还治洪水,杀猛兽,使人们安居乐业。因此,他们一直被视为圣明帝王,中华民族的祖先,他们都是龙的化身。既然中华民族的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那我们当然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了。龙的传人岂能忘记祖先?于是就在端午节——龙生日的时候,举行隆重的龙(图腾)活动。我们宁波人,从发掘出「河姆渡文化」的「双鸟舁日」和饰有鸟图案的黑陶造型,表明了我们先祖对鸟文化的崇尚(在江北慈湖北岸乌龟山也有河姆渡文化发掘)。假如河姆渡

  • 文章絶句四首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37期  作者:葉元章 出版时间:1997-04-01
    关键字: 东钱湖 河姆渡 顾渚山 中秋赏月 香港回归

    一、東錢湖頭小立不識陶公舊釣磯,偶來湖畔叩丹扉。名繮利鎖眞無奈,怎似輕鷗四處飛!二、河姆渡口占煙水迷濛綠一灣,層林染盡鳳凰山。暮春三月桃花渡,攬得幽香襟袖間。三、顧渚山行山鄉十里竹千條,行盡清溪未見橋。聞説項王曾飲馬,※閒雲潭影亦妖嬈。四、中秋待月惱煞浮雲蔽碧空,人間天上兩心同。秋閨不見團圞月,岩獨嫦娥泣冷宮!※顧渚月霸王潭,乃當年項羽飮馬處,石刻尙存。迎香港回歸(七律)太平山下舞魚龍,燈映人潮月映空。米字猙獰鐫痛史,丹書赫奕紀豐功。百年腥穢沉滄海,十億...

  • 文章浙江傳統建築及其特色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6卷 第9期  作者:晉谷 出版时间:1994-09-10
    关键字: 江浙传统建筑 建筑特色 余姚河姆渡遗址 榫卯 干栏式 西湖园林

    浙江建筑历史源远流长,建筑技艺精湛,名闻遐迩。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用树木建筑房舍,出现建筑技术。我们从余姚河姆渡遗址所发掘出来的大量建筑木构件看,这些木构件上有着多种类型的榫卯,说明当时的木构房屋已经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河姆渡发掘出来的是一座长约三十四米的木架建筑,有人认为是一座长条形的「干栏式」结构。在以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条件下,能够加工出这样精细而科学的榫卯构造,那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据测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有七千年。到了西周时期

  • 文章亮點紛呈的寧波茶文化(上)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10期  作者:竺濟法 出版时间:2011-09-10
    关键字: 河姆渡 古树根 海上茶路 茶禅东传 茶文化

    田螺山遗址出土的山茶属树根这里,先对二十多项茶文化之最作一择要介绍。远古疑似茶树根二〇〇四年,距人类文明发祥地河姆渡遗址约七公里的余姚三七市镇,又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的田螺山人类文明遗址。这里出土的一批古树根,由应邀参与「田螺山遗址自然遗存的综合研究课题组」的日本东北大学教授、著名古树木鉴定专家铃木三男负责鉴定。二〇〇八年十一月,铃木教授从众多树根取样检测中,鉴定其中的六个根须样品均为山茶属,类似人工栽培的茶树。这一结论举世皆惊!因为在茶树原产地的中国,一般认为五千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