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沈光文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沈斯菴詩之硏究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6期  作者:洪冰如撰 出版时间:1976-07-01
    关键字: 诗句 沈光文 漂泊 勘误

    緖言沈光文行踪事蹟,载诸全祖望太仆传,台湾通史沈光文传,苏东岳沈光文传,盛成敎授荷兰据台时代之沈光文,及彭国栋广台湾诗乘等。所纪沈公来台,参差不一。或先于延平,或于延平。或说偸渡来台,行踪出没,幻变莫测,竟为时贤所怀疑。至阅过平台序,听及与姚启圣书信往来者,多怒发冲冠,唾骂为汉奸。亦士气蓬勃之今日,激发使然也。民国四十八年春,会金门工兵,发现鲁王墓志碑及沈光文题诗并序在内。因此南市黄典权氏,反对盛氏之说尤烈。去年吴新荣氏曾向余曰,「目加溜湾社为沈公敎学处

  • 文章沈光文斯庵先生诗集㈣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0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沈光文 诗集 回忆 感叹

    五二、寄跡效人吟引言;憶自丙戌乘桴,南來閩海,或經年泛宅,或偶寄枝棲,憂從中來,興亦時有,每假題詠,聊混居諸。戊子入粤,所吟亦多,辛卯以來,借居海島,登山問水,靡不有詩,尤喜步和人韻,雖邱壑情深,覺感激時露。今秋檢閱笥中,頓產悔愧,不論閒題記事,悉付祖龍。仲冬小窓冷坐,欲再發抒飄泊情事,機神數窒,偶得鄭哲三海哲之海泊吟,不禁勃勃步韻,然哲三余未識面也。一、不道十餘載,猶然若故時;因人作事緩,連我信天疑。燕雁春秋易,滄桑日月遲;爲興靡騁感,且滯水之湄。二、...

  • 文章沈光文斯庵先生诗集㈠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8-01
    关键字: 沈光文 诗集 记忆 普陀 除夕

    一、感憶暫將一葦向東溟,來往隨波總未寧;忽見游雲歸別塢,又看飛雁落前汀。夢中尙有嬌兒女,燈下惟餘瘦影形;苦趣不堪重記憶,臨晨獨眺遠山靑。二、普陀幻住菴磐聲飄出半林聞,中有茅菴隱白雲;幾樹秋聲虛檻度,數竿淸影碧窓分。閒僧煮茗能留客,野鳥吟松獨遠羣;此日己收塵世隔,逃禪漫學誦經文。三、偶成最是貧來韜迹宜,强爭枘鑿竟忘癡;客窓詩苦囊兼澀,旅夢春濃老不知。失意無成知得少,灰心己久望燃疑;生嫌豈獨劉■妹,難笑東山揜鼻時。四、夕飧不給戲成難道夷齊餓一家,蕭然羣坐看晴...

  • 文章沈光文斯庵先生诗集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沈光文 诗集 郊游 端午 诗句

    一一、郊遊分得青空和風催我出郊去,好鳥還宜載酒聽;草色遙聯春樹綠,湖光倒映遠峯靑。歌喉潤處花初落,詩韻拈來醉欲醒;逸興强尋豁目處,頽然獨立望滄溟。一二、重九日登嘯臥亭重陽節至客心悲,託興登臨酒一巵;健挽石梁看沒羽,醉摩字影讀殘碑。當年運數終窮九,廿載憂危共此時;爲問生涯在何處,黃花知以晚爲期。一三、癸卯端午年年此日有新詩,總屬傷心羈旅時;却恨餓來還不死,欲添長命縷何爲。海天多雨濕端陽,閉戶翛然一枕凉;不是好高偏絕俗,幷州今且作商量。笑予何事日栖遲,不讀離...

  • 文章漫談桐花草芳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62期  作者:洪冰如 出版时间:1982-01-01
    关键字: 桐花芳草赋 俗语 刺桐 梧桐 沈光文

    沈光文公逝世後,迄今未見桐花芳草賦出現。臺南市在明鄭時代,有桐城之別號。善化街目加溜灣社內,在日據初年,仍以刺桐爲牆圍住。今日雲林縣尙有刺桐鄕存在。民間俗語有「在家臭刺桐,出外奇楠香」之俚諺。按刺桐與梧桐同是桐科喬木之一。梧桐質堅而輕,供爲木屐、木箱之材。刺桐卽幹骨硬壯而有銳刺,本省民用以爲籬牆之用。此種喬木高達一丈,葉小,花亦小。多在夏季開黃紅美麗之花,可玩賞。奈謂刺桐原是野外平庸之物,僅以有刺驚人之狀,花容亦小。爲何能使沈公竭精聚神作此巨賦。德國大文...

  • 文章臺灣地方士紳對鄉先賢沈公光文之崇拜與紀念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8期  作者:盧嘉興 出版时间:1976-09-01
    关键字: 沈光文 诗文 纪念 祭文

    编者按:有关我甬旅台先贤明太仆寺少卿沈公光文之记述,本刋已迭有刋载。兹据善化洪调水先生寄来嘉卢兴君撰「倡祭台湾先贤沈光文的苏东岳」一文,记述台湾地方士绅对沈公之崇拜与纪念经过甚为详尽,尤以日据时期在日人极力消灭殖民地民族意识之统治下,追念先贤,缅怀祖国文化,实属难得。兹摘录部份原文,供关心沈公鄕长们之参考。道光四年(西元一八二四),邓安传创立文开书院于鹿港,经撰「劝建文开书院引」,曾记:「以海外文敎肇自寓贤鄞县沈斯庵,太仆光文字文开者,爰借其字定书院名

  • 文章鄕賢沈公光文之史蹟與家世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6期  作者:李子瑜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沈光文 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 沈阿公 沈绍宏

    沈公来台地点及沈族后裔之求证一、沈公来台之地点:文史记载是有两说,斯庵先生专集:光文公于辛卯、永历五年,是岁阴历十一月下旬有飓风,工部尙书沈宸荃扈鲁王与光文同行,经围头洋即遇飓风,光文飘来台湾,宸荃不知所之。同集又载:壬辰、永历六年、沈光文飘至宜兰,由宜兰至台南,见其兄沈阿公等语。另有台湾沈族手抄家谱,来台地点,是指打狗山海边,被红毛番官(荷兰)救了上岸等情。近经深入查证,似为南辕北辙,有些不尽不实之处,今再补述于后:沈公启程是挈妻陈氏与十四岁长子绍宏

  • 文章沈光文斯庵先生诗集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9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6-10-01
    关键字: 沈光文 诗句 诗集 赏菊 望月 感怀

    (續上期)二六、有感漫賦蒿徑難安仲蔚居,且同咄咄命空書;瞻天望切嗟無路,陡屺悲深悔絕裾。如鬼未堪譏謁者,寡親只合賦歸歟;飄搖風雨栖難定,豈是吾家乏敝廬。何處呼名浪得名,三撾萬載竟留聲;爰爰可待株難守,虩虩于鄰震亦驚。歇後何如同鄭五,爭臣未必動陽城;墳分黑白來廣,莫令通人笑守硜。二七、偶成百孔難敎補卽全,秋來客意望誰憐;甓當勞處忘同瘁,棋着閒時巧未傳。任我窮留日月老,何人智合事機先;荒居欲藉虛名重,前路茫茫且問天。二八、和曾體仁賞菊分得人字孤芳獨出絕纖塵,...

  • 文章宁波先贤沈光文与台湾的文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2期  作者:應平書輯 出版时间:2007-09-10
    关键字: 沈光文 漂流 台湾赋 结社写诗 人物生平

    你们知道吗?首先在台开班授徒,开启台湾文化之窗的汉人是谁呢?他就是沈光文。但沈光文究竟是何许人呢?八月份的亚洲周刊,有一篇欧银钏小姐,追述她访问马英九先生的侧记,特别提到马先生在今年到台南善化拜访开启台湾文化的先贤沈光文的纪念舘。马先生在访谈中,特别推崇沈先生是台湾的孔子。欧小姐在文中说:「马先生说,沈光文先生是台湾孔子,他因为海难流浪到台湾来,却能把这个地方当做家,一生所学传授给台湾子弟……这一念之间就是令人感动之处。令我更感动是台湾人追念他,在妈祖庙

  • 文章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序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03期  作者:沈友梅 出版时间:1977-02-01
    关键字: 沈光文 明经 以诗结社 海外文教 碑亭

    已无蹟可寻,即公共墓地间亦翻建房屋,而火车站前有「光文路」,数百年来,沧桑之变,可兴浩叹。据洪调水先生言:「十年前县长刘博文,曾拟在此筹建『沈光文归宿处』碑亭一座,图样计划都已齐备,卒因事而未果」。囘程糖厂途中,行经「文开桥」。在善化鎭内已有三处地名假公之名,藉作纪念,可见当地居民对沈公敬仰备至!八月中旬,由理事会聘侯中一兄为出版委员会委员,负责编辑专集名曰「台湾文献初祖沈光文斯庵先生专集」,历时半载,稿成付梓,今将出版,爰述经过聊以代序。中华民国六十六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