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汕头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汕梅穗旅遊瑣記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7卷 第3期  作者:劉超榮  出版时间:2009-07-31
    关键字: 汕头 梅州 广州 旅游 随感

    注:广州的海印大桥)民国九十七年二月中旬我偕家人自加拿大返台小住。我夫妻两人并趁台湾举行总统大选前空档时间,作了一趟潮汕梅县广州之旅,历时两周,有感所见所闻,兹谨记如次。潮汕怀旧之旅汕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鎭。早在一八六一年时,清廷就将其辟为对外通商口岸。二十世纪三〇年代,汕头港口呑云吐量高居全国第三位。汕头凭借其富饶深广之腹地与陆海空运输快捷便利之优越条件是最早(八〇年初)就被中共选定为沿海经济特区之主要城巿;又因汕头是我国唯一巿区内拥有内海之城巿,益增

  • 文章「來時路」回顧之旅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79期  作者:鍾久福 出版时间:2000-02-01
    关键字: 来台旅程 往事回顾 汕头 参观 祭祖团拜

    五十年,经沟通后以变通方式邀约,除「来时路」回顾之旅外,也兼引领我们第二代作寻根之旅;获鄕籍学长们热烈回响;搞定十月十六日成行;团员计有梁学长君新及其三位千金,一萍、梁蓉、崇蕙;梁兄拔萃伉俪及公子念尧、千金罗莎;朱学长位本伉俪、杨学长庆丙伉俪、梁学长崇湛、黄学长兴耀、杨兄人权、陈兄耀茂、梁老崇河、君新兄友人台籍陈胜坚君(陈君由上海搭机至汕头与我们会合),我及内子水莲、小姨静宜,另値得一提的是小儿宗豪于十月十二日晚刚留美返台,为使其实现寻根之愿,承旅行社吕澄先生

  • 文章(潮汕風物)潮州菜的調味品—魚露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02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9-02-01
    关键字: 潮州菜 鱼露 臊汤 调味酱 汕头

    成为所称的鱼露。其成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闽南、兴梅、潮汕、港澳等地区的居民及东南亚各国华侨都喜欢使用这种鱼露来调味。廿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汕头市区政府还促销往美国及世界各地。汕头地区生产鱼露调味品的历史悠久,品牌繁多,一般以制作精细,味道鲜美,独具潮汕特色。根据公元一九九五年资料,汕头市国营鱼露厂其主要产品以鱼露为主,另生产碳酸饮料。每年平均生产鱼露一万公吨以上饮料六百公吨。生产品除供应当地消费外,多出口外销东南亚,非洲、美国、加拿大及香港等地区。产品

  • 文章我的潮汕因緣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44期  作者:麥瑞台 出版时间:2012-08-01
    关键字: 自家产品 军校 侨领 教育事业 汕头大学 汕头餐馆 地方文献

    西屯大屯山麓,是为纪念「回归祖乡仍心系台湾」的先贤,谨录其校歌中段以证验此一史实与儒家思想的浸濡其中:「…经国大同是尚,台峤高高、鲲海洋洋,钟灵毓秀鬲以皇,绍述先贤先烈之志事,同保国家富而强,…」(感谢逢甲校长室提供)二〇〇七年我第一次踏上汕头的土地,除了为参加「汕头大学:南澳论坛」,其实也为了幼时心中的陈叔,想了解他与李嘉诚的相似处,因为此时我虽已年过半百,却愈来愈钦佩潮汕人士的风格,尤其像陈叔与李嘉诚般对教育的执著、付出的士风,更是仰慕。所以不惮转机

  • 文章粤东重鎭—汕头市在飞跃中前进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248期  出版时间:2004-08-01
    关键字: 汕头市 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人口数量 人文历史 海外贸易 经济特区

    汕头市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部,濒临南海,自然条件优越,素有「岭东门户,华南要冲」之美称。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79.5万人。管辖龙湖、金平、濠江、澄海、潮阳、潮南六个区和南澳县,其中汕头经济特区面积234平方公里。汕头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1.3℃,年平均日照时间2000—3000小时,日照率为49%,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672.2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2%。人文历史独特汕头是中国著名侨乡,也是近代中国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