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泥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冊亨今昔』

    来源期刊:《黔靈報導》 第26期  作者:李兆杰 出版时间:2000-04-25
    关键字: 册亨县 杉木林 汽车 水泥

    成功的地方,已设立黄金局专管开发。鄕鎭企业、中外合资企业蓬勃发展,距城不远的中外合资水泥规模大,质量好,行销本地和附近县市。由于册亨位于南北盘江交汇的三角地带,经红水河直达广东磨刀门,航程近1400公里。县城距贵阳350公里,距南宁、昆明各约500公里,是贵州出海最近的县,加以全县所有鄕鎭均通公路,324国道线和过境盘百公路,形成水陆交通网络。此次笔者往访的秧坝鎭,单一个坝许组就营造杉木林34亩,茶林、桐林各800亩,家家户户均种有用材林和经济林,90%农户

  • 文章(專載)平凡中創新機——張敏鈺囘憶錄(十五)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0期  作者:張敏鈺 口述 唐小山 撰述 出版时间:1994-03-01
    关键字: 张敏钰 创业 台湾 水泥厂

    有了这批人才的鼎力相助,我就信心十足了。以一介门外汉,我却开办了台湾第一家的民营水泥厂,并自此开展了源源不绝的打拼决心。「你是怎么做到的?」当别人如此问我。「我绝不用独木,去强撑大厦!」这是我的答案。无底钱坑说来可笑,当年接下开设水泥厂这个机会时,我连「水泥厂」到底是什么样子,都没有见过。所凭借的,只是一股脑儿打拼的决心。甚至,需要多少资本额?我都不淸楚。「大约需要多少资本?」我曾试探性的问过束云章先生。「八百万元应该绰绰有余吧!」他不假思索地囘答道

  • 文章(專載)平凡中創新機——張敏鈺囘憶錄(十八)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3期  作者:張敏鈺 口述 唐小山 撰述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张敏钰 创业 嘉新水泥 竹节 小虫

    捷径,做些投机、短利的事业,那么,一旦遇到问题,他很可能就会一败涂地。这一生中,从纺织、面粉,乃至水泥业,我不断地延伸自己事业的触角。不变的是,一直坚守着制造业这个领域,绝不从事投机事业。制造业,是一条漫长的路,而我也始终抱持着长期耕耘、奋鬪的决心。就像这只小虫般,我穿过许多艰难;一路走来,如今,竟有种苦尽甘来、倒吃甘蔗的感觉。路是愈走愈宽!我相信。七、根在台湾留个清白在人间民国七十二年,嘉新水泥遭逢了一个前所未见的危机。由我大儿子东平所投资经营的嘉新电子

  • 文章路的絮語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09期  作者:巫鳳良 出版时间:2009-09-01
    关键字: 中山路 上海路 水泥铺设 柏油洒盖

    人们用双脚、锄头、机械把我开挖诞生:以伟人叫我中山路,以地名叫我上海路,以励志叫我忠诚路,以车速叫我高速公路、铁路。人们要我与时尚接轨:碎石装饰闪亮银河,水泥铺设平坦宽广,柏油洒盖高贵大方,颜料穿上美丽服装,看似天边的彩虹,奔驰原野的巨龙。天赋牺牲奉献的本性:使我没有年节假期,使我没有换班打烊,使我没有薪资犒赏。尽管天灾人祸折磨,车子重重来回辗过,狗当我是排泄地方,人丢垃圾在我身旁,我都从来没有抱怨反抗,只求清扫修理的卑微补偿。人们在我身上匆匆走过:为名

  • 文章水泥地育秧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2期  出版时间:2015-07-25
    关键字: 水泥地 育秧 机械化 硬地 硬盘 育秧技术

    现在用机器插秧轻松多了,秧苗可以提前在水泥地上培育好。」本应忙碌的夏种季节,溧阳农民却显得有些清闲。「水泥地育秧」就是采用硬地硬盘育秧技术,利用空闲的水泥场地、晒场、空置路面等硬地,代替传统田间育秧,并采用机械化流水线播种。该市上兴鎭洪桂农机专业合作社三年前从外地引进这一技术,并逐步推广,取得了较好效益。

  • 文章嘉新水泥公司捐款一千万元设置文化基金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期  出版时间:1963-08-01
    关键字: 嘉新水泥公司 文化基金 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 教育文化事业

    嘉新水泥公司为奖励寒优秀学生,发扬学术文化,特捐款新台币一千万元,设立「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将以孳息收入,兴办若干敎育文化事业。该会于六月九日中午在陆军联谊社召开第一次董事会,由董事长王云五主持,出席董事有罗家伦、杨亮功、胡健中、陈庆瑜、辜振甫、曹俊、张敏钰、翁明昌、及执行祕书詹世骝。该会为一独立财团法人,会址设在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嘉新水泥公司内,即日申请主管官署许可设立,并办理财团法人登记。嘉新水泥公司董事长张敏钰在会中说:该公司自创立以来,努力

  • 文章可愛的故鄕

    来源期刊:《鄉音》 第10期  作者:何雪峯 出版时间:1987-02-08
    关键字: 武平 桃溪乡 宝林寺 改善饮水 钢筋水泥桥

    的那座木板桥,改建为永久性的钢筋水泥桥。其三,迁移乱葬岗:下市崠的乱葬岗,位于全村中央,非但有碍观瞻,而且影响环境衞生,如能择地迁移,将原处推平,辟为运动场及公园,对繁荣家鄕极为重要。此三项计划确属实际需要,若有生之年能驾棹归航,自当促其实现,目前因音信隔绝,故鄕情况无从得知,此时此地空谈建设,无异纸上谈兵,贻人取笑。韶光易逝,往事如烟,虽是江山依旧,恐已人事全非,转瞬老之将至,有谓夕阳无限好,总是近黄昏,抚今追昔,不胜嘘唏!愿托西飞的海燕,带着我虔诚的祝福

  • 文章同鄕中可喜的三件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期  作者:水祥雲 出版时间:1965-08-01
    关键字: 林海峰 围棋 张敏钰 嘉新水泥公司 董浩云 中国航运公司

    时在日本棋院自院士四级升为初段,此后棋艺突飞猛晋,为自吴淸源以来,震惊日本棋坛又一中国神童。首先发现林海峰棋士天才者,为现奕园负责人袁惕素,该园副社长朱之信,和中国围棋协会总干事应昌期(按以上三位亦均为宁波同鄕)。十余年来,林海峰努力进修,靑年英发,突破棋坛纪录,可喜可贺,以海峰之奇才,问鼎九段,指顾间事。他日凯旋荣归,想吾同鄕定将予以热烈欢迎也。嘉新特殊贡献奖嘉新水泥公司董事长张敏钰先生(本会常务理事),现年五十三岁,鎭海人。总经理翁明昌先生(本会

  • 文章(專載)張敏鈺傳奇來時路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4期  作者:鄭則之 出版时间:1992-11-01
    关键字: 张敏钰 镇海 八十大寿 嘉新水泥厂 公益事业

    开始东山再起,三千多匹布不久就卖完了,他又开始订购布机,在三重重新成立「悦新厂」。「悦新」在台恢复,除了八个以前上海厂的技术工人,找不到其他工人,后来张敏钰灵机一动,找了一位陆军师长帮忙在军眷中募人,当时一个上校薪水一个月才两百块,「悦新」工资却高达六百元,这些军眷都工作得十分起劲,整个厂也因为这批娘子军,俨然成了个「妇联会」,这之后许多本省籍的女工见待遇好,也都乐意来工作,人工问题迎刃而解,「悦新」又在台湾重现生机。跨足面粉业、水泥业民国四十一年,张敏钰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