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利共返回3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水利大师沈百先教授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7期  作者:沈華祝 出版时间:1999-07-10
    关键字: 水利大师 留学 水利建设 沈百先

    水利大师沈百先教授,毕生献身水利建设,从政三十余年,教育三十余年,无论从政或教育都不离水利建设岗位,不幸于一九九〇年五月二十一日在美国伊利诺州自宅病逝,享年九十五岁。其从政与教育家之成就,早有专文介绍,本文仅就其生活背景与一生事蹟作简略叙述。㈠袓父奖学励行,期望最深先生名在善字百先,取百善孝为先之意。夫人姓陈谱名祖孝,可称天作之合,而两人亦名副其实,事亲至孝。对祖父渠汀公(名文孚)尤其敬爱。渠汀公继承祖业,掌管典当,对于地方公益,如育婴、养老、冬令救济

  • 文章都江堰與東安壩

    来源期刊:《东安文献》 第16期  作者:蔣禮瓊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都江堰 李冰 东安坝 水利建筑

    都江堰是战国后期秦国蜀郡守李冰,在古蜀国治水工程的基础上组织人民修建的。两千多年来,中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古老大型的水利工程,或湮没于黄沙,或早已废毁,只有都江愝历经苍桑,仍巍然屹立,开「天府之国」之源,至今焕发勃勃生机,堪称千古奇迹。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说:「蜀守冰,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漑浸,百姓享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漑田畴文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数年前,到成都出差,参观了都江堰。它位于距成都

  • 文章故乡拾穗(六五)农业槪况——水利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130期  作者:張一嘯  出版时间:1979-06-15
    关键字: 故乡 农业概况 水利 农田 科学原理

    滩里之水利灌漑有一定之灌漑系统,与上鄕不同,上鄕有若干「靠天」田,滩里则无。滩里之田,俗称之谓「圩田」,皆是由长江边之芦柴滩围筑而成,在围筑之时,即有计划的顺着日积月累之长江引水水道而围田筑堤,是以该圩大都均以数字称之为一圩二圩三圩等,但亦有唐家圩、朱家圩或何家埭、张家埭等之称。每一圩内之田,总在数百亩以上,视江边沙滩面积于筑围时之大小而定。圩成长方形,若一「囘」字,中间整块是低田,仅宜种植麦和稻,一年收成两季,不适于种植其他任何谷类,低田之四周为沟渠

  • 文章梁溪聯話(五二)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3期  作者:弘農氏  出版时间:1986-09-20
    关键字: 梁溪 廉泉 胡雨人 水利名家 《江淮水利调查笔记》

    县学生员,有声庠序。光緖二十年甲午,与廉泉、兪复、杨模、孙揆均同举于鄕,逾年乙未,应礼部试报罢归,以喉疾卒,年仅三十。吴敬恒撰挽联曰:死不尽庸夫俗子,死我良朋,拍案狂呼,阎罗无目;夺不动经济文章,夺其寿算,放声一哭,造物何心。论者谓读此联,可想见泉之言行与为人矣。村前胡雨人先生,为我国水利名家,治黄、导淮、濬扬之役,无不尽力以赴,著有「江淮水利调查笔记」一书行世,在邑中开辟新开河,改建西门大桥、筑公园、设体育场,经之营之,公而忘私,是诚造福桑梓者。民国十六

  • 文章滾滾長江東逝水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124期  作者:蔡琮浩  出版时间:1997-07-10
    关键字: 葛洲坝 水利工程 中华鲟 生态保护

    長江,這一條被喩爲中國文明之母的河流,可以說是中國人與大自然共生共存哲學的最佳寫照。幾千年來,中國人隨著長江的韻律呼吸,與其和諧相處了數千年;但直到近幾個世紀,由於人類文明的進步,增進人類生活卻成了「征服自然」的最佳藉口。人或許是萬物之靈,卻永遠不會也無權成爲造物主,中國跳脫文化古國的同時,決不可忽略的是對自然的關懷。如同名作家韓韓所說,長江是一條獨特而具有支配力的河川,構成了中國人獨特而自然凝聚的生命自足體系。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全長有六三〇〇餘公里,...

  • 文章關中灶神李儀祉——為六十一年六六工程師節而作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12期  作者:宋希尚  出版时间:1973-01-15
    关键字: 李仪祉 水利工程 人物生平

    陕西精神一代完人一年一度的中国工程师节,在总统连任,新阁组成,人心振奋中,又到临了。六月六日之所以定为工程师节,乃为纪念大禹公而忘私的治水精神。在此时此地,缅怀近代水利大师李仪祉先生,特将其言行轶事若干则述之作为纪念。李先生名协,字仪祉,后以字行,陕西蒲城人,民国纪元前二十九年(一八八二),出生于距城五十里之富源村。李氏为陕西望族,在关中有科学世家之称,其父兄辈均为一时名儒,且以硏究数学、重学、声光等学,无师自通,名噪当时。李先生秉赋聪慧,自幼受家庭敎育

  • 文章世外桃源話泰順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卷 第3期  作者:黄文驥 出版时间:1986-08-15
    关键字: 泰顺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交通水利

    泰順爲一山城,所謂巖邑也,僻居省之南疆,清屬溫州府,與福建交界,週圍八縣,瑞安(文成)、平陽、青田、景寧屬浙江省,福鼎、霞浦(拓榮)、福安、壽寧屬福建省,一般情形,人或鮮知,筆者生於斯,長於斯,特就所知,述其梗槪,以供參考。景泰慶壽建縣之説辨正泰順建縣於明景泰三年(西元一四五二年,民前四六〇年),以當時瑞安縣所屬之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五都及原平陽縣所屬之三十八、三十九、四十,三都共八都,組合而成,父老相傳爲明景帝景泰年間慶壽,而建置景寧...

  • 文章練湖歌叙錄引言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7期  作者:湯諧 出版时间:1974-11-15
    关键字: 丹阳 练湖 引言 水利 发展史

    我邑之有练湖,自东晋迄今,凡千五百余年矣,原分上下两湖,有淸康熙中叶,为奸民朦垦凡者二次,先民奔走呼吁,恳求复湖,四十六年圣祖南巡,轸念东南水利,论令督抚河漕诸臣,条议凡有资灌溉应疏应筑者以闻,俱准发帑修建,练湖亦在其内。于是湖民邵日茂、孙道宏等再请修复,巡抚慕天颜题称看得丹阳练湖,地界徒阳二邑,北者为上湖南者为下湖,上湖高仰,召民佃种,下湖低洼,仍留蓄水,奉旨依议,至此我邑现有之练湖,始得留存,时汤孝廉展文谐,犹为秀才,对于吁请复湖之事,甚为出力,呈诉

  • 文章灌雲鹽河石堤攬勝(一剪梅)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7卷 第3、4期  作者:孫蘇林  出版时间:2005-12-01
    关键字: 盐河 自然风光 水利交通 学者观点

    城外鹽河繞石堤,景色新奇,綠水漣漪。垂楊兩岸舞豐姿,碧浪依依,燕語鶯啼。如鏡水天照影時,風動雲稀,情景皆詩。拱橋放眼現虹霓,舟楫爭流,帆影輕移。

  • 文章將荒地變良田 石礫地坡地河川地等都難不倒他過立先見證台糖發展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345期  作者:洪茗馨  出版时间:1998-07-20
    关键字: 台湾 糖业 过立先 甘蔗 农田水利

    过去嘉南平原施行三年轮作制度,第一年先种稻米、第二年种杂粮、要到第三年才种甘蔗。甘蔗可以获得的土质实在相当贫乏,但过立先却运用他在农田水利的丰富知识,一点一滴逐步开垦改良,一片荒芜遂成绿油油丰田。水利局副局长退休后,过立先就到台糖担任机工处厂长,被公司调派至花莲,他花了十年时间天天研究、开发,终于让只有七百公顷的农地糖产量从每年三千公斤变成八万公斤。有了花莲糖厂的成功经验,台东糖厂松软、低劣的土质,就不是大问题,过立先先行定区轮流放牧,再利用牛粪当肥料,拿有

共36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