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间故事共返回7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聯語故事趣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龐俊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对联 趣谈 民间故事

    吾國文藝,博大精深,邃奧無比,詩詞歌賦,策論疏傳,固無論矣!卽如聯對文藝,不惟詞簡意賅,發人深省,且語多雙管,耐人尋味,旣能啓發智慧,且可助茶餘酒後之興,輕鬆有趣,博取一噱,歡樂無嫌,裨益身心。此外還有許多口頭流傳的聯對,有的雖以詞涉諧謔,難登大雅,却也有其獨到之處,其工其妙,令人讚賞,一言一句,使人捧腹,消愁解悶,怡情悅性,更能增進健康也。玆就典雅有趣者,選纂二則,以供讀者,用暢情懷。(其一)某公富甲一方,有子女各一,女長於子,而女聰慧知書,年雖二八,...

  • 文章泉州人講古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欣禾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民间故事 银花 结亲

    銀花,石獅金井鄉粽嬸的查某仔,生成無啥成人,皮肉烏烏,脚腿粗粗,雙目吐吐,身軀大科(胖),有到「半頭生」,未上三尺水就卜扒龍船。十五歲出頭淡薄,看見伊阿兄娶某,伊就想卜嫁尫,看見伊兄嫂生子就到所在問人着怎樣孵茅(繁殖),真正袂曉見笑又厚面皮,看見人趨時電頭鬃有水(美),伊也猴穿衫趁人樣,補金嘴齒,撲粉加胭脂,掛金手指,頭頂插花一插二三蕊,嘴唇頂也點一點痣,説話阿狗氣(嗲里嗲氣),一日照鏡照無離,伊自己想己真水,唔知人嫌伊怯示(醜),歸日竪站門口看人,對打...

  • 文章武进民间故事 丐者郑七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1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2-12-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郑七

    在常州城裡,南大街與小南門之間,有一座很高大的天禧橋,簡稱弋橋,民國成立以後,却因興修馬路,改成了平橋。約當九十年前,有一個丐者,每天踞坐橋頂。人家給他錢,他便謝而受之,不給亦從不伸出手來向人乞討。他喜歡和孩子們玩着,有那些頑童跑去拉拉扯扯,將他耍弄,他也從不着惱。一天,有個擔柴的鄕人,從橋上經過。猛不防迎面來個和尙,一不留神,柴枝紮破了他的袈裟。因此惶恐得了不得,忙將擔子放下,只是向和尙打躬作揖,請他恕諒。和尙要鄕人賠償,鄕人沒錢賠不起,爭執了很久,和...

  • 文章武进民间故事李老八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6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3-05-15
    关键字: 民间故事 李老八

    南門外白蕩附近,有一個姓張的人家,將一間空屋分租給一位叫作李老八的單身漢居住,這人十分和藹,平時與房東張家相處得特別好。是個夏天,很多人在門前廣場裡乘凉。李老八忽然和房東說:「我想今晚到蘇州去一趟。」房東以爲他說着玩兒,含糊答應他。等一會,却不見了他的踪影。一夜沒有囘來,第二天天才亮,他却在打着門,房東起來開門,見了他,問他何往。李老八說:「我不是和你講過要去蘇州嗎?現在我已經去過囘來啦!」房東那裡肯信,他便從懷裡掏出一張當晚蘇州閶門一家戱園子裡的戱單給...

  • 文章武进民间故事张某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52期  作者:伍稼靑  出版时间:1973-01-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张某

    靑果巷水果舖子裡有個張某,看去是一個瘦長而又文弱的人,但有人說他很有氣功,只是從沒有露過相。有次他在鄕下收了帳款趁着班信船囘城。船到東門,他因爲要到下塘去找一位朋友,要求船老板將船在塘河北岸靠攏一下。可是船老板不肯,他說:「拉縴繩的在上塘,怎麽可以在下塘上岸?你有的是脚,多跑一些路從橋上轉過去,不是很好嗎?」「收一下縴繩並不煩難,從上塘繞路過去却要耗費很多時間,對乘客何妨客氣一點?」「船是不能停的,你有什麽顏色拿出來看吧!」張某這可生了氣,接口道:「你莫...

  • 文章故事一則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牟敦泰  出版时间:1999-09-20
    关键字: 东海峪村 民间故事

    敝村「東海峪」,大約有五十餘戶人家,除了三戶外姓,且都是佃戶,餘皆牟姓。全村分兩大支,分住前後街,前淸時期,每年都參加京考、鄕試,先是後街有人中了「舉人」,全村慶祝都很高興,茶餘酒後,有人不免閒言閒語,指稱:「前街的人脫了褲子都趕不上了。」有些譏諷之意。前街的人一聽非常氣憤,只有悶不出聲,加倍努力,後來果然也「進士及第」。這下揚眉吐氣,於是爲文:「進士方爲士,舉人不是人。」罵了回去。從此前後街不合,竟成世仇。不過時代久遠了,後輩的人,只知道有這個故事,以...

  • 文章有關王鐸字畫陪嫁女的故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衛震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王铎 字画陪嫁 民间故事

    王鐸身為明清兩朝重臣的京都大學士,且在詩書畫上有所造詣,被世人舉為“神筆”的冠稱。王鐸一生中兒女成群,女兒就有五個,有關王鐸用字畫作陪女嫁妝的故事一直在他的故鄉流傳了四百多年。王鐸的官做到京都大學士又有神筆的美譽,他當然知道自己字畫的份量,也深深知道自己的字畫的價值。自古以來,名人字畫值只字千金,王鐸的字畫自然要比那些綾羅綢鍛值錢太多。王鐸身為宦官之家,當然他結的親家也得是名門望族之輩,這在封建社會講究的就是門當戶對。所以王鋒就以近就近,和同在明朝做兵部...

  • 文章候鳥的悲哀與獵雁奇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寶鐘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猎雁奇谭 民间故事 候鸟

    一、候鳥的悲哀候鳥的一生,似是多采多姿的。牠們素居於北寒帶,當嚴冬降臨時,冰凍雪封,求生不易,就飛到南方來避寒及覓食。到了夏季,南方氣候燠熱難當,則飛返北方避暑。令人稱羡。因爲一般人民,畢生長居故土,須忍受冬冷夏熱,不容躱離。這樣看來,候烏對生活的調節安排,超越人類。其實呢?與想像的卻大有差異。候鳥來南方作客,理應受善待。不料,遭受人類無情的誘捕及濫殺。再加上水澤濕地之減少(建築、塡土及倒垃圾)及環境與水質的污染,使牠們死傷慘重。台灣常見的候烏甚多,如白...

  • 文章(伍、海峽采風)瑞金民間小故事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3期  作者:大陸 楊德泉 出版时间:2004-02-01
    关键字: 民间故事 知县 辞官 升堂 刁民

    年青知縣判案明清代瑞邑某生,未詳身世。年青才華出衆,聰慧超群,理事愼重敏捷,素無失誤。弱冠得志,中舉出仕任官,派往鄰縣任知縣。其母聞悉某縣多刁民惡徒,往往聚衆生非肇事,虛擬案情,起訟控吿,厥詞狡辯,哄鬧公堂,惡作劇戲弄知縣,經常不得安寧。使庸碌無智者,難以處理判案,自認無能晦氣,被迫辭官離去。未走馬上任前,其母擔心某生難以勝任,因而設計考驗之。一日,其母將家中雞生下之鮮蛋,暗煮食之,反而煞有命可揚言:「雞生之蛋是誰偷吃?」其之逐一責問恕罵。家中兄嫂姐妹多...

  • 文章武进民间故事掘藏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61期  作者:伍稼青  出版时间:1973-10-15
    关键字: 武进 民间故事 馄炖馆

    常州小南門內弋橋的橋面上,自前淸一直到民國初年,兩邊都有小店舖,大約最初祗是擺幾個小攤兒,後來漸漸搭蓋起違章建築正式營業,終于成了個市面。其中有一家餛飩舖,店主曹某,夫婦都是蘇北人,辛苦經營,生活倒還過得去,他的家住在西下塘中段,門前有塊空地,却也平曠。一年,曹妻對人家講出一樁使人難以置信的事兒來。她說:「在下雪天,別的地方積雪五寸或一尺,而她家門前有一塊土地,却一點雪也沒有,雪落到地面上會馬上化去,毫無存留,不知是何道理?」有人給她開着玩笑說:「莫非地...

共77条记录 1/8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