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文化共返回2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民族文化何去何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民族文化的起源 民族文化的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 孔子 孟子

    中国民族文化是开放的,是优势的。自黄帝建国于今已四千八百余年。黄帝为征讨不祭祀的人—「史记」上说黄帝「征不享」不享是不祭天地神明祖宗的人—曾和炎帝,蚩尤作战。尧舜时代为了同样的理由征讨共工、驩兜、三苗等民族(请读「舜典」)。大禹王也为了有苗「反道败德」,在七十天中征服了他们。禹王在涂山来会诸候三千人。所谓之诸候便是今人所谓之部落。汤武革夏之命,掩有天下。鉴于殷王朝的宫庭遗址、陶瓷、靑铜器、文物、在今之湖北武汉和江西赣水流域淸江大批发现,再加上见于殷墟

  • 文章戈壁足音雄關百尺壯山川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29期  作者:楊光治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戈壁滩 名胜古迹 民族文化

    蒼茫而古老的戈壁灘,在人們心目中歷來散發著神秘和荒涼的情味。如今,我有機會親身領受一下了。我們是從蘭州向敦煌去。爲了更好地認識這塊亞洲的腹地,大家一致同意捨棄較爲快速、舒適的飛機、火車而乘坐汽車,在著名的古代絲綢之路上,長途穿行一千八百多公里。車沿著河西走廊疾馳,越過烏鞘嶺隘口和古浪山峽之後,即進入戈壁灘。行前,有人對我說,荒涼是一種美,一種與豪獷、強悍緊相依連的美。對此,我半信半疑。現在,我得全神「捕捉」這種美了。大野是平坦的,極目處呈弧圓狀,礫石舖滿...

  • 文章我所認識的韓國人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1期  作者:杜雲之 出版时间:1978-10-01
    关键字: 韩国人 民族文化 韩国海关

    這些年來,大家發現韓國的經濟建設突飛猛進,不但快速地與我國並駕前驅,甚至在若干方面的建設,已凌駕我國之上。這種迅速的有效的進度,使我國朝野人士大爲驚訝。於是紛紛到韓國去考察硏究,以作爲建設的借鏡。我對於經濟建設的問題,是門外漢,不大瞭解詳情。但我從他們國家中那種刻苦自勵,全民奮發的精神,和種種犧牲享受,建設國家的「小事情」觀看,他們的成功,不是憑空得來的。現在,我就寫下幾件「小事情」,來看韓國和韓國人:第一件事情,是韓國人民抽香煙,絕對只抽本國出產的香烟...

  • 文章西寧在蛻變中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4期  作者:樊鴻征  出版时间:1985-10-10
    关键字: 西宁城 回汉民族 抗日战争 建设发展 民族文化

    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民族文化,即以宗敎而言,西宁有汉人膜拜的城皇庙,有全国最大最庄严的淸眞寺,有自元朝兴建及蒙藏同胞崇信的宏巍大佛寺及红觉寺,尙有外国人建立的福音堂及天主堂,各信其信,互相尊重,人民在信仰上获得极大的自由与满足。西宁城有三响定时炮,中午十二时正一砲,称为「午砲」,晚间八时一砲,称为「头更砲」,十时一砲,称为「二砲」,始于何时,不得而知。两门老旧的古炮,置于省府前广场,由士兵装药包燃放,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过,砲声刚好及于全城,极为准时,所以这三声

  • 文章小壺天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中华民族 民族文化 《小壶天》 古词牌

    明則誠、誠則明,明可知人誠感氓;誠是金、明似鑑,中原文獻張金鑑;明誠金鑑出殷墟,鄕寶國寶名不虛。如此寶貝從天降,三顧野盧癡叟聰;接聞聲欬洗耳聽,發聾振聵天籟驚。學術泰斗重當世,煌言讜論驚廟堂;良師興國棟樑材,春風桃李福三台。促膝抵掌盡興談,先生飽學鄕長賢;一席話、十年書,能使頑石悟太虛。可憐王孫感慨多,不文不武誤蹉跎;棄家去國不勝情,潦倒海東媿偸生。旣見復恨相見晚,肝膽相照亦快哉!朝能聞道夕無怨,孤亭長嘯小壺天。明老熱情吾感動,願得東風紫氣橫,凌空御風去...

  • 文章(專論)擁抱希望,邁向新年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59期  作者:王雄夫 出版时间:1999-02-01
    关键字: 春节 习俗 金融危机 民族文化 社会现象

    爆竹聲嚮了!春節。但大多數人說:「過年」。吃過了臘八粥,大家就期待著過年了,習俗相沿,我們對過年不僅非常隆重,而且是滿心歡喜;隆重,是我們基於對傳統的尊重;歡喜,是因爲舊年已過,新年到來。新,是一切希望的開始。以這一年來說,因爲經濟不景氣,出入口衰退,金融危機和企業倒閉,工廠裁員,失業的情況相當嚴重,而就業的,往年可以拿到二、三個月或半年的年終獎金,今年則大幅縮水,有的還受到減薪,所以這一年的過年,是名副其實的「年關」,過得有點困難,有點鬱卒。但困難也好...

  • 文章隨風箏飄蕩的遐思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48期  作者:紐西蘭·古進 出版时间:2012-12-01
    关键字: 放风筝 纸鸢 汉族移民 民族文化 传统技艺

    长期与当地畬、瑶等土族杂居,天长日久,形成了汉族的一个支系—客家。由于边陲山高林密,交通闭塞,较少受周围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故客家方言仍保留着古汉语的六声,仍保留着不少汉族古代民俗。客家人爱玩纸鹞,他们现在放飞的纸鹞形式—四平八稳的四方形,也许正是古代汉人初创纸鹞时的简单形式的遗留。数百年来,特别是清末民初,北京古城每年春天大放风筝,大小不一,形式多样。如今,山东潍坊年年举办国际风筝节,世界各地的风筝纷纷飞来,欢聚一场,多姿多彩,满天飞舞,蔚为壮观。去年

  • 文章(書法書品)「綏遠旗人」翰墨書晝精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31期  作者:文立中 出版时间:2007-12-01
    关键字: 传统笔墨 民族文化 荷花图 谢健民 绥远旗人

    散文、评论等。其国画《腊梅胜秋》入送国庆五十年全区美展。此外,他还创作了电视剧剧本《塞上名伶》并获奖。另外,谢老师在书法上喜大草、隶书,和爨宝碑。他的书法如行云流水,飘逸不群,他对民族文化的熟稔和对艺术理论的深刻理解,令我叹服。现为内蒙古戏剧家协会会员、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文化艺术商会艺术总监、呼和浩特市职业学院教授的谢老师即将退休,但他仍不懈追求,临池不辍。他说:「我热爱我的民族,热爱家鄕的山水,愿用这枝秃笔描绘大青山的雄伟,土默川的壮美。艺无止境

  • 文章從提倡中國書法說到中韓文化交流的意義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6期  作者:王軼猛 出版时间:1975-07-10
    关键字: 中国书法 中韩文化交流 文字 民族文化

    編者按:同鄉名書法家王軼猛,君顷被推遥為「中華民國第一屆書法訪韓代表圉」顧問兼執行秘書,預定七月初隨團赴韓國,舉行中韓書法聯展及出席中韓書法硏究會等,或將轉道日本,再行回國。所作此文,頗具見地,尤其首屆參預中韓丈化交流工作,亦同鄉中之佳話也,特為刊出,以享郷友。

  • 文章大中華祖國頌讚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86期  作者:風子 出版时间:2001-11-01
    关键字: 中华祖国 颂赞诗词 山川风貌 民族文化

    從帕米爾皚皚雪嵿的東方,一萬里;直到太平洋浩瀚的西邊,從黑龍江荒漠的河沿。一萬里;直到芒市鬱鬱的芭蕉林間。那是我光榮的祖國之所在。是我中華民族五千年創造與奮鬥的家園。那崑崙聳峙;神龍隱現,可猶迴蕩著穆王八駿的雄風?那草塞黃沙;飄風烈烈,更是呼應著黃帝飛馳的軒轅。那錢塘波浪;莫非是後禹最後的號令?那苗山蘆笛;究是否盤瓠遺世的餘弦?萬方之中央呀!是巴顏喀喇山脈,閃閃的繁星泠浸著錚淙的清冽,錚錚而北,騰躍著,騰躍著黃河浩蕩!淙淙而南,奔流著,奔流著大江日夜!從...

共23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