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族共返回20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塞外風光)蒙古包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8期  作者:喬鵬書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民族习俗 蒙古包 蒙古民族

    本文系李士钟同鄕选自商务印书馆「人人文库」一九〇八、一九〇九「云尘散文」一书。古老的蒙古民族,称覇过世界,横扫过欧亚,等到世界越文明,战争越野蛮;两回世界大战,从地下杀到天空。不在战争圈里的蒙古民族,他悠然自得地蹲到蒙古高原上,过着漫长的岁月,欧风也好,美雨也好,他睬都不睬。他在那里牧马、牧羊、牧牛、牧骆驼,靠天吃饭。过着原始民族的生活,住着聊蔽风雨的蒙古包。凡是在蒙古包作过住客的人,都有宾至如归之感。蒙古乃人硬朗、爽直、厚道,有啥说啥。不敷衍,不粉饰

  • 文章【常州市天鹅少儿民族乐团简介】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71期  出版时间:1999-09-15
    关键字: 常州 天鹅少儿民族乐团 民族乐器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艺术灿烂的文明古国,勤劳、聪明的祖先早就创造了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音乐器,源远流长的民族乐器集我国人民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它是中国之瑰宝,民族的骄傲。常州市天鹅少儿民族乐团是一个专门演奏中国乐器的少年儿童业余乐团,成员全部由中小学生组成,平均年龄约十四岁。乐团弓弦、弹拨、吹奏、打击等各种声部齐全,以独奏、协奏、重奏、合奏形式等演奏中国民族乐器。曲目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及江南地方特色为主,并能熟练演奏和确实表达其他地区及

  • 文章中華文化之未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中华民族 民族组成 历史渊源 农耕文化 满清时代 民族融合

    历代中华民族的成长是极其艰苦坎坷的,单从若干类族的称呼上的字形,己可概见一斑,举凡加诸「非我族类」者,非犬羊如狄羌,即虫豸如蛮貊,尤其甚者,即广东「土著」,对于自中原移粤之「客家」,亦以「」形回赠,故意在客边加上一个「犬」字的偏旁。前者是中原民族对待边族,后者则为边民之回敬。凡此,于今虽若无意识之恶作剧,但却正反应了当时各民族间血痕斑斑杀伐斗争之惨变,及仇恨敌视之偏差心态。不幸而幸者,是这般无谓的言行,在经过一番冲突格斗之后,均能化干戈为玉帛,和气

  • 文章中国民族文化何去何从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程石泉  出版时间:1982-06-01
    关键字: 民族文化的起源 民族文化的发展 弘扬民族文化 孔子 孟子

    中国民族文化是开放的,是优势的。自黄帝建国于今已四千八百余年。黄帝为征讨不祭祀的人—「史记」上说黄帝「征不享」不享是不祭天地神明祖宗的人—曾和炎帝,蚩尤作战。尧舜时代为了同样的理由征讨共工、驩兜、三苗等民族(请读「舜典」)。大禹王也为了有苗「反道败德」,在七十天中征服了他们。禹王在涂山来会诸候三千人。所谓之诸候便是今人所谓之部落。汤武革夏之命,掩有天下。鉴于殷王朝的宫庭遗址、陶瓷、靑铜器、文物、在今之湖北武汉和江西赣水流域淸江大批发现,再加上见于殷墟

  • 文章河流·海洋·民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楊青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河流 海洋 民族 宝岛

    河流是民族的母亲,也是文化的母亲,她用河水灌漑田土,产生作物,供养民族,创造文化,就像母亲用奶水和食物喂养儿女:尼罗河养出埃及民族,创出埃及文化;幼发拉底河养出巴比伦民族,创出巴比伦文化;恒河养出印度民族,创出印度文化;黄河养出我国民族,创出我国文化:民族和文化有河流的奶水喂养,不需要向外进取,总是养成保守的民族和文化性,埃及、巴比伦、印度和我国的民族与文化都是这样。海岛是民族的父亲,也是文化的父亲,海岛产生民族,创造文化,就像父亲敎养儿女。爱琴海和岛屿

  • 文章北魏時代的陶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馮志清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北魏 陶俑 艺术鉴赏 民族融合

    特色,土质黝黑,多半不上釉,而且因为边疆民族的迁入,所以陶俑的服饰,男的多着胡服,或着两当,戴甲胄,女俑大抵身裁修长,高腰,宽袖,右衽,衣裙长垂,与顾恺之的名画「女史箴图」上的服饰相似。我们不妨欣赏这幅图中的陶俑,俑身却只涂上粉彩,其他造型、服饰,都是北魏时期的代表作。下图四个乐俑,虽然塑制略简,但望之却朴拙有趣,四个乐俑中,左起第一、第三、第四俑各持小鼓,均由左手执鼓柄,右手未执棒,似用手掌作击鼓姿态,第二俑则在左腋下夹一具长腰鼓,右手扶鼓身,由他们生动

  • 文章散文五章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23期  作者:范日欣 出版时间:1987-02-04
    关键字: 散文 生命 民族性

    阴岩寒泉夜淙,竹柏含烟悄青葱、徐行发清商、安坐抚梧桐。」心明似镜,灵通天地,浑然忘我,万物同体。在这种心境下,正显示了人类这枝不平凡的芦苇,其精神力量,实足以勘破生死,超越万物,贯穿时空,臻于不生不灭,无量佛寿的无穷境地!人类,你固然有其脆弱的一面,却也有更多的坚强。你是一枝不平凡的、高贵的坚强芦苇!惜福最近,在一篇「National Difference:A Humorus View」的文章里,看到作者分析了若干国家人民的民族性,饶富情趣:法国人以谈论

  • 文章(家鄉軼聞)吳杰威望震歐洲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68期  作者:韓生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吴杰 简介 民族英雄 宁波 民谣

    自淸末以来,宁波一带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镇海吴大佬,出恭放大炮。烟管笃笃敲,法舰拚命逃。这个吴大佬,就是浙东著名民族英雄吴杰。吴杰字吉人,安徽歙县人。早年家境贫寒,随父迁居浙江龙游县谋生。十三岁时父病死,有富绅姜氏相助,收留在家。姜氏死后,吴杰成了无亲无戚无家可归的孤儿,沦落街头,栖身凉亭,后来投军左宗棠部下。关于他的投军,还有这样一段传说:隆冬的一天,吴杰正在凉亭叹息,不料惹怒了一位同时寄宿于凉亭的老者。老者对他说:「你是年纪轻轻的男子汉,不图奋发图强

  • 文章龍年說龍——伏羲氏創造了龍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37期  作者:徐枕 出版时间:1988-04-01
    关键字: 龙年 伏羲氏 传说 民族 起源

    一每一个民族的起源,上古因无文字记载,由赖于传说,先民生存于蛮荒,以渔猎为生,对大自然的变化,如霜雪地震,风雨雷电。无任何知识去解释,故皆信之于鬼神,因之每一个民族的成长,都带有先民的神话。由于人类最初形成的组织是家庭,每一家庭中都有各自喜欢的动物,渐渐地就以此一动物为一家人的标帜,成为他们的姓,故姓是有血渊关系的,亦就是生生不息的意思。同姓的人多了,就形成了家族。家族中人口不断增多,为求渔猎生存,就慢慢分布迁移,形成了支族,支族多了,凡居住同一个山地

  • 文章赤峰的山水與人文奇觀

    来源期刊:《熱河通訊》 第60期  作者:本刊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赤峰 少数民族 黄岗梁 苏秉琦

    的生态类型,说赤峰是中国北方自然景观的缩影一点也不为过。这种多样化的生态地理地貌为北方各种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人类的居住和繁衍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保障,赤峰之所以能够孕育出八千多年的文明,这与优越的自然生态是分不开的。水是生命之源,河流是孕育文明的摇篮。黄河被中华民族视为母亲河,是因为它孕育的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尼罗河养育了古埃及文化,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创造了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而我们的西拉沐沦河和老哈河也浇灌出了八千多年的历史文明

共208条记录 1/2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