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民情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定海六横憶往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23期  作者:吳仁傑  出版时间:1996-02-10
    关键字: 六横岛 诗文 乡镇业务 民情

    得好,被学生背后取笑。幸好第二天他父亲回来,才解除了他的困境。湖泥的民情很是纯朴,对人热情有礼,这里数十户住舍密集一起,设有零售商店,供应生活上必需的东西。这里环境清幽眞是别有洞天,是不知有汉的「桃花源」。从湖泥返回,其时海面平静如境,坐在船舱里,如在陆地上的屋宇中一样,感不出船在移动。抬头看和煦的斜阳朗照,浑身舒适爽快。遥望沙浦的青山如螺,散落的村舍依稀如画,帆船张起如扇形的蓬,随着微风缓缓的向岸直驶,不到半句钟就靠岸了。我随着乘客上岸,眞切享受大海坐船

  • 文章樂清抗日詩章掇拾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23卷 第4期  作者:張炳勛  出版时间:2007-08-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忧国爱民情怀 诗文

    抗日战争时期,烽烟匝地,国步陒危,吾邑人民浴血奋战。此时所作诗文,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充满忧国爱民情怀。然迭经沧桑,大都散佚,殊感嗟惜。今值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特予掇拾,聊志纪念。回溯一九三八年,邑之文士倡建《湫声吟社》,梓行社刊,宣传抗日。适逢征兵,热血健男,踊跃从戎。陈崛英先生见情,遂借诗送行,期待新兵「直捣黄龙,凯旋而归」。今录其一律,窥视陈公之心。健儿去矣莫迟徊,昂首焉能心死哀。此际宁忘大地耻,相期各展济时才。硝烟幕幕蒙燕鲁,铁骑啾啾出旅台。直捣黄龙

  • 文章憶兒時的寧波童謡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9期  作者:戎行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宁波 宁波童谣 往事回忆 风俗民情

    「一粒星嘓咚(打雷声),二粒星亮晶晶,三粒星挂油瓶,油瓶漏,炒倭(大)豆,倭豆香,加蟹酱,蟹酱辣,加水獭,水獭苦,加鹁鸪,鹁鸪头上一个疖,敲开三斗三升血。」这个童谣,除了音谐有些韵味之外,似乎没有多大意思,但不知其所以然的儿时,大家还是此起彼落的唱得津津有味。除此之外,另有一个子字童谣,要比上述的数星童谣好听得多,且包括着当地节气月份和风俗民情的意义在内,玆录注如下:正月嗑瓜子(遇新春孩子们到处拜年嗑瓜子吃糖菓)。二月放鹞子(自做风筝至田野尽情玩乐)。三月种田

  • 文章歐洲也有萬里長城

    来源期刊:《察哈爾省文獻》 第19期  作者:胡慕遠 出版时间:1986-08-01
    关键字: 英格兰 苏格兰 长城 分界线 民情风俗

    Northumbeyland)。这道长城虽然不顶壮观,但蜿蜒辗转。当年初建时,这道城墙是由东海岸横到西海岸,而划成南北,以阻止北人南下。结果,英格兰果然眞与苏格兰地分两界。即使今天,同属英国,同操英语,但两地风俗民情均有不同。苏格兰的风笛民歌,与英格兰的绿袖子格格不入;苏格兰的裙子,也不同于英格兰的西装裤。在商场、政治上,两地居民也一直互别苗头。至于万里长城对我们中国的隔绝作用,那更大了,民国初年,张作霖的部队自称在关外,直皖的部队自以为在关内,双方画地打起仗。关内、关外也一直是

  • 文章臺灣行·我看行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565期  作者:寧波職業技術學院 汪悠翔 出版时间:2016-04-10
    关键字: 台湾 旅行 行程 见闻 风土民情

    在這次臺灣之行前,我腦海裡的臺灣應該是有著傳奇色彩的。從告訴我們其心信其可行,移山塡海之難也有成功之日的國父,從每想你一次換天上飄落一粒沙便形成撒哈拉的三毛,從不知與誰能共一簾幽夢的瓊瑤,從捧著謙卑的宛如野草小花的心的林清玄,從呼喚孩子你慢慢來的龍應台……臺灣就像是一尊歲月沉澱的杜康,嘬一口便韻味其中解思忘憂。這是我在書裡感受到的臺灣,神聖觸摸不及。這次甬台交流的機會,讓我第一次著實的踏在了這座寶島,每一次的呼吸好像都與她接應,我能感受到來自這片土地的繁...

  • 文章送你一首古老的民謠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洪念劬  出版时间:1985-03-01
    关键字: 诗经 民谣分享 风土民情 原诗今译

    带回来。」和谐的音调,轻快的旋律,多么纯朴欢乐的情感;多么喜乐适意的情怀。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不一直在追寻这样一种人生吗?单纯、自由、愉悦、适意。在远古的世代,我们的祖先有一部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本黄河流域到汉水的北方歌谣的总集,那就是诗经,其中有十五篇国风,全是抒情的民歌。它们的歌谣简单,重复环廻,表现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风土民情。在这诗一般美好的春日,我想选一首很古老的民谣来和大家分享。这支民谣蒐录在诗经周南,篇名叫芣苡(ㄈˊㄡˊㄧ)。芣苡即车前草

  • 文章韓山地保——管得寬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3期  作者:施純然  出版时间:1999-09-01
    关键字: 歇后语 地保 横行乡里 视察民情 民间传说

    几分霸道。一次,海州知府大人下乡体察民情,在街上遇到趾高气扬的张虎,便问:你是何方人氏?在何处发财?他望了一眼知府,以为是县衙里来的催公粮公草的小吏,便不放在眼里,出言吐语,不免露出狂妄:「你问我?管的地方不大,一管山东,二管山西,三管河南,四管河北。」知府听了心下暗想,这个家伙如此狂傲,莫非是朝廷派出的巡抚来此微服私访,我可不能迨慢,便纳头便拜:「卑职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乞望大人恕罪。」知府后来得知张虎不过是个欺压百姓的地头蛇,遂下令撤职。于是海州人对

  • 文章乡语拾趣之二常武地区的俗语与民情风俗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413期  作者:張一農  出版时间:2003-03-15
    关键字: 民情风俗 台盘 吃墨水 油瓶头 方言

    方言是语言的地域性分支,是不同历史时代的社会产物。它的形成首先同地理区域有密切关系,有些方言隔开一条河,桥南桥北的人语言就有微妙差别,这是与民情风俗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民情风俗,即人们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的不成文的规则或规矩,并在社会生活中长期存在。所以古语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礼记》上则有「入竟(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可见,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或习惯。而这种民俗就必然反映在语言表达上。例如寡妇再嫁,在重男轻女

  • 文章赴台探親漫遊觀感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作者:王克儉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赴台探亲观感 游记 乡音乡情 乡风民情 往事回忆

    都有座位可坐,途经海底隧道,长达2公里,深一〇〇英尺,此海峡为大陆与香港之介海,车抵香港车站,已近傍晚,道旁层楼高耸,万家华灯初上,于时无暇细顾,便匆匆随行去香港恒胜旅游公司之「绿晶」大酒店安歇,晚餐设在K·B酒楼,饭极精美,服务周到,男女招待员一色白装,彬彬有礼。当夜与刘光鼎敎授同寝一室,他来自北京社会科学院,已年届花甲,但精神矍铄,举止文雅,曾多次出国,互相攀谈起来,甚为投机,每遇掣肘事,他即从旁指点,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与之结伴同行,一直到达台湾桃园

  • 文章觀澄海·大埔攝影作品聯展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6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大埔县 摄影联展 客家民情 山川景色 澄海

    地民俗《丰收赛大猪》,蔡道雄的《鳌鱼舞》及众人相伴看大戏,乡村游灯河、游灯、龙腾盛事、赛龙舟、传统工艺守业人、乡村电影、福到,还愿和郑史、谢文炎两人的《抢财神》。展出作品中有一幅为一位老人在孙贤辈前玩庆贺自己百岁生日的《玩沙庆寿一百岁生日礼》亦妙趣横生。《看当今忆当年》描绘两代人婚礼的异同。老者从笑声中感悟出今日生活之甜蜜。大埔作品以山乡风云和客家民情为主线,如摄影家钟秀堂的高山飞爆,林旭稳的山乡春来早、山门已开。曾焕雄的晨捕。卢月燕的山村盛事。肖巧玲的春润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