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武昌共返回4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昌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5期  作者:韻石  出版时间:1975-04-10
    关键字: 武昌 诗词

    武昌!面临奔腾澎湃的长江东湖波泛绿;黄鹤胜蹟天下扬。西通巫峡;南极潇湘,气呑云梦;波撼岳阳,紧接着八里洞庭,无边无际,浩浩荡荡,是天造地设的鱼米之鄕,也是古战场和商战场。武昌!是孕育革命的温床;也是爆发革命的震央,在东西文明历史的纪录上;曾焕发出焜耀灼热的辉光。在人类专制的浊流中;它曾激扬起民主的巨浪,它是全国的心脏;它的动与静,关系着天下的兴亡。记否?那残民以逞的秦始皇,梦想二世,三世,万世为帝王,用万里长城;亘阻着塞外强梁,搜尽金戈铁马,迁徙富豪入

  • 文章開國紀念日

    来源期刊:《武進鄉訊》 第315期  出版时间:1995-01-10
    关键字: 纪念日 武昌 南京

    宣统三年(民国纪元前一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继而汉口、长沙、西安、九江、云南等各省市先后响应,接着上海、杭州、贵州、苏州、广西、福州相继光复。于是武昌都督黎元洪通电各省,请派全权代表赴武昌,组织临时政府。十一月三十日,在汉口召开第一次会议,推谭人凤为议长,并决议推举雷奋、马君武、王正廷起草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十二月三日议决宣布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二十一条,并决议以南京为临时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需于七天内齐集在南京,选举临时大总统。十二月十三日,各省代表

  • 文章東湖將比西湖好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03期  作者:曹之冠  出版时间:1992-04-10
    关键字: 东湖 武汉市 武昌

    世人都晓得有个西湖,却少知道有一个东湖,西湖在浙江的杭州,东湖在湖北的武昌,论地理形势来讲,东西恰恰相反。然两湖名称,并不因此隔省东西而同时命名。据载西湖是以越女西施而命名西子湖、简称西湖。东湖则因在武昌之东而命名东湖,其实两湖并无地缘关系,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但两湖风光之美、不相伯仲。西湖因有西施历史的艳传故事,唐代白居易、北宋苏东坡两大文士、都在那里有了好的治绩与诗句的传诵,南宋又在那里建个都,近代的大都市上海南京都与之较近。交通又方便,而且历代兴建

  • 文章續「松風閣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5卷 第3期  作者:何志浩  出版时间:1993-03-10
    关键字: 松风阁 武昌 黄庭坚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我来名之意适然,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泉枯石燥复潺浚。山川光辉为我妍,野僧旱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东坡道人已沈泉,张候何时到眼前。钓台惊涛可昼眠,怡庭看篆蛟龙缠,安得此身脱拘孪。舟载诸友长周旋,春水一篙得路先。先我放吟怀旧篇,松风阁上慕诗仙。松风阁为武昌名胜之一。右诗系黄庭坚先生撰书,弥足珍贵。先生江西人,字鲁直

  • 文章七十年前的武昌上(上)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28期  作者:萬耀煌  出版时间:1973-07-10
    关键字: 武昌 名胜古迹 人物回忆

    我今年已八十有三,最近五年来,害了两次心脏病,要不是发觉得早,治疗得法,恐早已结束了生命。前年(六十)曾开了三次刀,装了一个心律调节器,因此对社会一切以及至亲好友完全脱节。再加眼光神散,两手颤抖,又常健忘,几乎成为废人。但闲静无事,总不无所思,因而囘忆起七十年前的湖北省会武昌城,依稀还能记得许多事物,特分别写出,以塡补湖北文献。惟时间过久,全凭个人记忆,遗漏之处难免,错误的地方更多,我想现在台湾中年以上的湖北人,知道的定也不少,在这里特别提出,请留心武昌

  • 文章無名英雄吳桂淸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37期  作者:盧業高 出版时间:1975-10-10
    关键字: 吴桂清 无名英雄 武昌起义

    辛亥武昌起义,各省各县,闻风响应,但彼时传递消息,全靠人传送,没有现在的迅速,所以响应的时间,有早有迟,天门得到消息最早的,要算知县,知县是满州人,姓荣名濬,两榜进士,上任只一个多月,就逢起义,被革命军队长吴桂淸部下曾成官,在北门外芦林中捉住,先交商会看管,刘英兵到城后,将荣知县丙师爷交给刘英兵,即在县衙内照墙前杀掉。最早得到武昌起义消息的原因,是所有满州人做官吏的,纷纷由武汉分水旱两路,逃奔襄阳,因为襄阳满州人很多,且住有旗兵,有的路过天门,即去县衙找

  • 文章談鄉俗懷故土

    来源期刊:《湖北文獻》 第44期  作者:胡正華  出版时间:1977-07-10
    关键字: 湖北武昌 甘蔗 洪山 宝通寺

    我鄕—武昌,每逢农历三月廿八日这天,人们大吃甘蔗(武昌通将蔗字唸做渣音)。儿童们吃着甘蔗,一面唸唱着歌谣:「三月廿八,有钱的吃甘蔗,无钱的吃蔴花」。谁去吃蔴花?这是大众化的食物,再贫穷的人家也能买一两根来应应景。是日不但吃甘蔗,并且更免不了游洪山这一项「节目」。农历三月廿八日吃甘蔗;游洪山这一习俗,起缘于何时,已不可考,想必此时是甘蔗的盛产期,且时値春暖花开,人们趁此春光明媚之时,暂时放下工作,郊游「踏靑」一番吧!在故鄕能吃到的甘蔗有三种:一、土产甘蔗

  • 文章雙十國慶論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1卷 第10期  作者:老兵 出版时间:1979-10-10
    关键字: ”国庆节“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双十节,是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的日子。那已是六十年前事,现在年靑的一代可能已感到相当的隔膜。实则那一推翻满淸专制建立共和的伟绩,不论在中国、或在整个亚洲,都是十分重大,并且至今仍具有现实的意义。有人认为东方人士短于政治,更缺乏政治理想。即如日本明治维新,不过是废幕尊王,输入一些西方体制和科技,对于日本悠久的封建传统并未触及,以后直到太平洋战败投降,才在麦帅管制下实施了重大的改革。我国满淸政权之怙恶腐化不消说了,其在曾李等号称中兴名臣,也只是欣羨西方的声光

  • 文章季世華的詩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7卷 第6期  作者:季世華 出版时间:2015-06-10
    关键字: 季世华 诗文 武昌起义

    武昌红楼孙中山铜像驱除鞑虏气如虹,创建共和屹亚东。主导同盟联志士,推翻专制臻大同。武昌首义神州醒,华夏挥戈帝室崩。凭吊红楼钦伟绩,改天换地缅雄风。颂辛亥武昌起义志士揭竿汉道恢,武昌起义响惊雷。人方怒吼星旗举,四海齐声封建摧。喜庆江城创伟业,更跨阳夏扫蛇虺。共和民主行新政,天下为公醉绿醅。

  • 文章诗鉴中华五千年史诗(20)

    来源期刊:《闽園雜誌》 第27期  作者:廖從雲 出版时间:1991-07-01
    关键字: 孙中山 兴中会 武昌首义

    國魂新生目傷狼犬肆縱横。深信明心事力行。仗義有竿皆漢節。悲歌無士不荊卿。臨危授命人神感,履險摧堅魍魎驚。叱吒喑鳴動天地,怒潮激湧國魂生。澄清有願南北奔勞倍苦辛。萬言立命為生民。代籌誰肯虛前席,畫策徒教誤比鄭。去弱端宜新舊制,圖強合解計袪貧。但求得遂澄清願,貞固翛然迥出塵。興中創會象郡(古安南)成灰寳島淪。可憐滄海竟揚塵。虜廷寗有回天主,樞府偏容割地臣。蕉鹿徒勞名利客。餼羊難饜虎狼秦。興中盛會黃魂醒。欲掃煙雰國運新。皓東制旂吾黨人多命世雄。才如江海氣如虹。...

共49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