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榴花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78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4-09-30
    关键字: 闽都故事 乡土趣闻 榴花

    不吃,再持几天斋人都要黄肿了。青娘道别人家怕淡,惟独女婿不怕淡。夫人问有何说词?青娘道,在榴花洞内曾闻他说「秀色能疗饥,无盐亦可餐。」故知其不怕淡也。启文觉察遂答道:实不相瞒,与令嫒在洞内十日并无半句妄语,日惟树上石榴为粮,一日令嫒采野菜白煮吃,忆及古语「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飮。」因触景吟曰:「只道秀色可疗饥。谁知无盐亦可口?」秀色乃指石榴。无盐乃指白煮野菜也。斯时见令嫒脸色一变,必定是会错其意,以为愚婿借秀色无盐二典来嘲她,怀记至今来报也。吴进士大笑,幸愚未来为

  • 文章閩都別記 雙峯夢卷之一(五)

    来源期刊:《闽聲》 第5期  作者:里人何求纂 出版时间:1966-11-01
    关键字: 榴花 蔡襄 山深 闽都

    坐下,周处土问启文曰:汝在大伯处为何到此,启文仍将在榴花洞之根由,前对吴进士说的,照说了一遍,又将寻尸之事情亦说了。周处士与虞少溪闻了又惊又喜,周处士亦收贼退去虞公庵寻子错认子死的来由,亦说了。吴进士曰,彼此都是作一恶梦,今日皆破金钟撞破,可喜可贺。弟今日得见老先生乃天所赐。一事正候领敎,小女蒙公子搭救,一家感佩不已,同拙荆相商,欲将小女配执箕箒,令郎以未奉父命不敢遽允,令亲聆敎不知意如何?周处士曰:乔木肯附丝萝,不胜荣幸,惟是寒儒六礼不周奈何?虞少溪曰

  • 文章榴花照眼明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16期  作者:慶南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榴花照眼明 石榴花 端阳景 果皮入药 榴火

    退居家衖,百无聊赖,东拈西翻,偶得韩昌黎「枝开时见子初成,五月榴花照眼明」句。外望圃畦,正是榴花开得大红耀目的季节。因而一谈榴花,并以韩词为题。唐朝温庭筠咏榴花词:「海榴开似火,先解报春风,叶嫩裁笺绿,花宜揷鬓红,蜡珠攒作蒂,绯绥剪成丛,郑驿多归思,相期一笑同。」海榴即石榴,因其种来自海外故名。元稹词有「海榴红簇锦窠匀」,即咏彼也。此外还有一名叫安石榴,据博物志云:「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元稹词又有「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之

  • 文章話說石榴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30期  作者:張明華 出版时间:2008-10-31
    关键字: 石榴 普陀山 榴花 富贵吉祥 功能

    秋季是石榴收摘的季节。被人们称为「海上植物园」的普陀山也有石榴上市,那橙里透红的石榴,看上去既像一只只绣球,更像一盏盏红灯笼,成了初秋「海天佛国」的一道亮丽风景。石榴本名安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西元前二世纪时传入我国。据晋朝张华《博物志》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元稹曾有《感石榴二十韵》,开篇便写道:「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迢递河源边,因依汉使槎。」在水果世界中,可称为人间圣果的不多,石榴应该算一个。自从石榴进入

  • 文章(怡情养性)拈花惹草乐趣多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23期  作者:趙夢蘭 出版时间:1999-09-10
    关键字: 凤仙花 石榴花 昙花 牡丹 大理花

    各领风骚,家乡土话:「叭喇花,不识羞,舖里舖拉开一秋」,说它不厌其烦的舖张喧腾,闹轰轰的开一个秋天,尽管它花朵小而不甚美,但给院内增添的绿意以及活泼生机也是功不可没。秋天,也是菊花展现风姿的季节,北方秋天已凉,那色彩缤纷的菊花,每到秋天,总要和秋天气候风风光光的较量一番。石榴花开红似火石榴花,红得纯正,红得不掺一点杂色,盛开时红通通的,确实红如烈火,一般红花或桃红或紫红,或花瓣边缘较浅,往花心逐渐深红,而石榴花是内外如一通体全红、红得鲜活、红得热烈,古人将女人红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8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3-08-31
    关键字: 闽都故事 民间传说 榴花 周朴 吴青娘

    小启:本栏选自闽都别记,取其故事情节可传者,为之去芜存菁,予以雅驯美化。按原作系采自民间传说,人有七情六欲,其间不免涉及闺闱淫秽或渔色男风等情节,悉皆割爱不录。前数篇所选皆有奇情大节略具可读性。屡接读者来信,质以榴花洞仙缘何以不选?诚然!一部闽都别记始自周吴两姓,而榴花洞奇缘更是脍炙人口,其所以延未先录者,即因其耳熟能详,留待适时而出耳。兹撮其要述之,尙盼爱护本栏读者多多鼓励赐敎!(作者)榴花洞,考闽都别记载:唐朝永泰年间(代宗年号仅用一载翌年改大

  • 文章榴花似火果满堂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41卷 第5期  作者:金建楷 出版时间:2009-05-10
    关键字: 石榴花 满堂果 石榴树 《石榴赋》

    晋代大文人潘岳《石榴赋》说:「榴者,天下之奇树,九洲之名果……」石榴原产波斯一带,西汉时传入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波斯,即今伊朗,古称「安息国」。因「安石」与「安息」谐音,故「安息榴」又称「安石榴」,简称「石榴」。唐人元稹诗中就有「何年安石国,万里贡榴花」之句;晋代陆机《与弟云书》曰:「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安石榴也。」于是「涂林」也成了石榴的代名词。又因石榴从海外移植进来,亦称之「海石榴」。在我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金樱当作金罂

  • 文章閩都故事選粋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69期  作者:卜夕秀 出版时间:1993-11-20
    关键字: 闽都故事 榴花 周启文 吴青娘 石榴仙果

    上期说到周启文被吴青娘救入洞内。且说此时天色微明,启父因被贼捆缚整天,周身疼痛,正在好睡,忽觉阵阵芬芳裻入鼻端,顿时清醒,睁开倦眼发现身卧石条之上,原来在此睡了一宵。仰视榴花满树,结实累累,原来这香味是石榴溢出来的。一骨落坐起,举目四望满洞榴花,灿若霞焕,榴大如拳,鲜红欲滴。适时肚内雷鸣,才觉得饿了,颇欲摘榴充饥,手又缩回,陡的想起,此洞莫非是榴花洞?如然则是仙境,有幸得救,岂可任意摘食仙果?正沉思闻,忽闻身后声响,回身一看,见一天仙丽人从石室步出,启文

  • 文章世界最长的福州文学作品李桂玉:《榴花梦》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89期  作者:李鄉瀏 出版时间:1996-01-31
    关键字: 李桂玉 榴花梦》 历史背景 桂桓魁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今年将印《榴花梦》,作为中国文学作品最长的一部,计三百六十卷,字数竟达六百九十一万字,比《红楼梦》多五倍,比《战争与和平》字数多三倍。这部长篇弹词,堪称世界之最,出自清代福州女作家李桂玉的手笔。李桂玉,陇西人,随夫入闽,长期居住福州,《榴花梦》写于清代道光年间(一八二一至一八五〇),据史料介绍,她晚年在福州李氏书馆教学,曾手抄三部赠予学生,便以抄本流传行世。也许民间传抄,各本缺帙错讹甚多,却未曾刊行。到了一九三八年郑振铎著的《中国俗文学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