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柿子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説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1期  作者:季癭 出版时间:1982-11-30
    关键字: 柿子的名称 柿子的种类 柿子的产地

    两大类:①熟柿:从树上采摘后的生柿,安置于器皿内,听它的火候到,自然成熟,叫熟柿;欧阳修在「归田录」说:湖北襄阳一带的人,用榠、榅桲或柑橘的叶子,垫作底,然后再放柿子,则成熟较快;可能和保温有关,倒是蛮讲究「科技」的,在古代,熟柿之外,由日光晒干的称作「白柿」,由炉火焙干的叫「乌柿」,统通隶属于「熟柿」的范畴。②醂柿:把柿子从树上撷采下来后,用淸水加以浸藏而成,颜色新绿,不起变化,但内部却成熟了,绝无涩味。世传,柿的本身,具有长寿、多阴、无鸟巢、无虫蛀、霜叶

  • 文章中秋佳果谈柿子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田航  出版时间:1979-10-15
    关键字: 中秋节 柿子 北平

    在大陆,每到入秋以后,全国各地几乎都有卖柿子的。物是以稀为贵的,柿子不是「稀物」,所以在水果之中它的价格为最廉,因之销路也最畅。柿子的季节很长:于一年之中约占八个月,四、五、六这三个月,是靑柿子的时期,一般平民多买来把它砸碎、捣烂,用之于染夏布,或一般白布、灰布,或黒布。白布染成之后则变为浅褐色,灰布则成为浅黒色,黒布则变为紫墨色。染了的布作成衣服穿起来出汗不贴身,远较不染的布凉快得多。尤其是染了的夏(蔴)布,穿起来更觉轻快。当年在华北一带。出苦力的人

  • 文章豫西柿子处处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10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69-12-01
    关键字: 豫西柿子 种植环境 种类 吃法

    河南西部,盛产柿子,黄里透红,皮薄无渣,味美汁多,品质特佳,为豫西三大名果之一,有「孟(津)梨、陜(州今县)枣、伊(阳、川)洛(阳、宁)柿」之称早已脍炙人口,名闻遐迩了,妥就所知,特为介绍。豫西山岭父错,丘陵起伏,气候干燥,旱地较多,宜植柿子等树。居民多纯朴耐劳,除种植杂作粮食外咸利用山坡沟边道旁废地,广植树木,柿梨枣等树随处可见,尤以柿树为多,山野陵坡,蔚成柿林。每至秋季,但见岭前山后,沟边路旁,丘陵斜坡的阔叶树上,赤黄鲜艳的柿子累累满枝,光泽夺目

  • 文章河南孟津的柿與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河南孟津 柿子 特产

    提起河南孟津的特产水菓,县民都能以西鄕柿子东鄕梨相告:「柿林点翠」且为孟津八景之一,柿子之多,可见一斑。孟津西鄕柿子品种甚多,其中佳品有三:一曰「雁过红」,中秋前大雁北来时成熟,每个五两上下,皮色红,故有「雁过红」之称。柿子采下洗净置之缸中,注入淸水(以能覆蓋柿子为度),以米糠、麦糠、锯沫之类于晚饭后置于缸之周围燃之,天明五鼓即可取食或应市,皮薄水多,脆甜无比,放烘软吃,亦佳。削去外皮制成柿饼,内部软红,外表现白霜,香甜可口,佐以香茗宴客,更为无上

  • 文章柿子的回忆

    来源期刊:《蕭縣文獻》 第14期  作者:胡幼鳳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王童 柿子 往事 追忆

    本名王中和的导演王童是将门之后,五岁时,他被绳索绑着坐船来台湾,绳索的两端系着他的九个兄弟姊妹,为了怕挤丢,而被绑成一串,飘洋过海的来到台湾落地生根。「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逃难,只知道很好玩,尤其是来到和北方环境完全不同的台湾,吃的,穿的,说的,住的,简直像到了一个日本国。」让他印象最深的和平东路,一路到山边的绿油油稻田,就像他电影「红柿子」中,他在大陆的记忆是黑白的,到了台湾就突然转换成彩色的了。他的母亲在他印象中,总是不断的怀孕生孩子,到了台湾

  • 文章故乡的柿子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43期  作者:朱鳳元  出版时间:1977-04-10
    关键字: 湖北兴山 柿子 乡关之思

    苗粟的柿子,今年又丰收了,满树累累的柿子,压得枝条下垂。将要成熟的柿子,柿农从树上摘下来,一篮篮、一筐筐、一箩箩,挑到小径,再装上卡车,运到都市去贩卖。柿子像小朋友拳头那样大,发着靑黄色的光彩,略有一点点粉霜,使我产生无限的喜爱,我带着微笑注视着,承柿农的人情,拣那已经成熟的送了两个给我吃,吃在嘴里,吞到肚里,但却想在心里,那微带甘涩的味道,水份并不多,那一种风味,的确与其他的水果就是不一样,但这种柿子与我的家鄕—湖北省兴山县—的柿子比一比,那风味的淳美

  • 文章柿花(饼)的做法与浸柿子

    来源期刊:《台北市梅縣同鄉會會刊》 第7期  作者:林星麟 出版时间:1993-01-31
    关键字: 柿花做法 柿树栽培 浸柿子 地方特产

    故鄕—石坑、在梅县县属三十六鄕中,是田最少山最多的一个鄕,面积包围了整个铁山嶂周围的五分之三(另五分之二属兴宁)在这种环境所迫下,所以境内坑头坑尾、屋前屋后、山间河边,到处都种了茶叶与柿树,成为茶叶柿花(饼)之鄕,回忆每当朔风初起,季节在「寒露」前后(约在农历九月)就是刨柿花(柿饼、以下均称为柿花)时节,是时一个个金黄色柿子,每条树都结实累累,同时每个村,屋后山上,均有柿花岗场地,做柿花时一簝簝、一行行的排列,甚为整齐,如遇无风、天气闷热时,在黄昏至夜

  • 文章孟津特產柿與梨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7期  作者:—趙正朝 出版时间:1978-04-03
    关键字: 柿子品种 孟津梨 平梨 特产水果

    提起河南孟津的特产水果,县民都能以西鄕柿子东鄕梨相告:「柿林点翠」为孟津八景之一,柿子之多,可见一斑。孟津西鄕柿品种甚多,其中佳品有三:一曰「雁过红」,中秋前大雁北来时成熟,每个五两上下,皮色红,故有「雁过红」之称。柿子采下洗净置之缸中,注入淸水(以能覆蓋柿子为度),以米糠、麦糠、锯末之类于晚饭后置于缸之周围燃之,天明五鼓即可取食或应市:皮薄水多,脆甜无比,放烘软吃,亦佳。镞去外皮制成柿饼,内部软红,外表现白霜,香甜可口,佐以香茗宴客,更为无尙佳品:向与

  • 文章秋夜話揚州㊃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15期  作者:喬鵬書 出版时间:1982-02-10
    关键字: 秋夜 梅花 瘦西湖 舟子 柿子 小金山

    『谁家买的?』舟子接着又问。我答:『祥和。』我顺手抓了一把小柿子饼,送给舟子。小柿子饼也是扬州的著名特产,我买来预备在船上吃的。舟子满脸推下笑来说:『您老眞是老扬州,什么都知道,祥和的茶叶呱呱叫,小柿子饼眞好吃。』于是拿着一个藤壳装的茶壶,在岸上用开水,泡好茶。这种藤壳茶壶,泡茶格外有味,是中国古老的保温壶。游艇的躺椅,很舒适。瘦西湖虽然嫌瘦,湖山却很美。两岸靑芦袅袅,微风荡漾,岸柳垂金,鹅黄初长;许多无名花草,輭条冶叶,嫩绿娇红,迎风向人靥笑。天光云影徘徊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