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松江共返回3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無松不成報

    来源期刊:《浦東》 第80期  作者:徐欣 出版时间:1995-05-31
    关键字: 上海报刊 《申报》 松江评论》 松江报刊 报刊创办人

    松江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古城,历来文人荟萃。民国以来,受新文化思想影响,为介绍先进思想,唤起民众,提高文化知识,创办报刊,以启蒙为主旨,其时报人辈出。邑人在申办报也名盛一时,曾有「无松不成报」的美名。辛亥革命至今,松江人创办的报刊、杂志有数十种。这些报刊(除汉奸报刊外。当然也可作反面教材),都有不同程度地宣传进步,颂扬正义,激励爱国思想;扬善抨恶,主持公道传播科学常识,批判封建迷信等方面都起了良好反应。现就近代松江人创办的报刊杂志分两部分辑录如下

  • 文章參謁董文敏公其昌墓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8期  作者:惠欽奇 出版时间:1990-07-01
    关键字: 董其昌墓 清明节 松江醉白池 松江博物馆 董公祠堂

    本文作者惠钦奇鄕长,现居大陆松江故鄕,他是董文敏公其昌后裔第十七世孙董兆昌之外甥,亦为董公后裔代表。今年清明日,作者大病初愈,奉舅命亲去参谒董公墓地,翻山越岭备极艰辛,报导均系第一手资料,可有助于研究先贤董公其人其事之参考,并刊出有关照片三帧,弥足珍贵,谨向惠鄕长志谢。·编者·

  • 文章設置故鄕子弟奬學金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96期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故乡子弟奖学金 松江台联会 名额设置 松江县志 奖学金筹集

    松江县台联会会长孙承谟先生,副会长陈大年先生,今年四月中,托请回鄕探亲之钱中岳兄携回最近出版之「松江县志」一册,致赠本会朱登 理事长。该书搜罗宏富,印刷精美,是一煌煌巨著。朱理事长披览之余,对别离四十多年之故鄕,更多眷念,尤其对故鄕子弟,深感百年树人之义,久离故鄕游子,亦应能尽棉薄于万一,遂有发动旅台同鄕,设置故鄕子弟奖学金之构想。 五月二十二日中午,朱理事长邀集本会理监事盛朗奎、杨天钧、柯展人、袁嵩、孙瑜、曹墨石曁钱中岳、章瑞芝伉俪等,于北市

  • 文章松江省中琐忆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25期  作者:曹墨石 出版时间:1974-10-01
    关键字: 松江琐忆 中学记忆 三跳大王

    我能够进松江省中读书,乃拜县立枫泾高级小学校长和我小娘舅之赐。我小时候很贪玩,不用功读书,考试成绩时好时坏,因为毕业考试不及格,级任老师不准参加会考,但校长认为我有些聪明,主张再给我一个机会,特准我去参加毕业会考。当时小学毕业会考在松江县城举行,考试成绩在八十分以上者,在报上公布名单,全县各小学都以榜上有名为荣。枫泾小学连年失利,那一年有三个高材生校方寄以很大的希望,可是会考的结果,都均榜上无名,等到正式成绩寄到,出乎意料的是我这个顽皮学生倒考得最高分

  • 文章鄉下傳奇—豬汚潭

    来源期刊:《浦東》 第74期  作者:顧龍華 出版时间:1993-11-25
    关键字: 猪污潭 民间传说 松江 白龙潭 米市

    松江莫家弄底,东兴桥之西,白龙潭之东有一圆潭,约有二一三十丈的直径,与二条河相通流。据传说很久以前此潭原是一位富户的住宅,膝下生有一个独子,当其子二十岁那年,乃父去世,接着独子生了一场重病。延请名医诊断,说他害的是相思病,心病必须心药医,非药石可治,不必开方。他的母亲爱子心切,就偷偷问他因何会害下这相思病的?想不到他竟坦白讲出日夜想念的就是母亲。当时其母还只三十多岁,富贵人家养尊处优,生得细皮白肉,容颜娇好。儿子从小带在身边,又因是独子,嫟爱非常,成长

  • 文章「浦東」——這名稱的由來

    来源期刊:《浦東》 第73期  作者:奚肖秀 出版时间:1993-08-25
    关键字: 《浦东名考》 地理位置 松江 黄浦江 盐场

    本文系上海劳动报「上海潮」专栏所刊「浦东名考」,经老友朱颜兄提供该文,内容有关我乡史乘,殊为珍贵,兹请本刊予以转载。俾此间浦东乡长。了解「浦东」命名之由来。「浦东」一词之由来诸多人咸知是以自然地理位置取名,乃地名史上约定俗成,上海城区以黄浦江为界,各谓之「浦西」「浦东」即是这一程式之延绵。宋元时期,上海地区最大河流是「松江」(元至元十五年改吴淞江即今苏州河),仅箭力之遥之黄浦是松江一条支流。明初吴淞江严重淤塞,永乐二年,尙书夏原吉浚范家滨,引吴淞江接大黄

  • 文章郭友松的故事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45期  作者:周希舜 出版时间:1979-10-01
    关键字: 郭友松 松江才子 竹林居 恶作剧

    最近偶然翻阅淸人小说笔记,读到黄协埙所著「锄金书舍零墨」,其中有一段记述吾松江才子郭友松的轶事,其原文如下:「云间郭友松孝廉福衡颖悟异常人,年十一即补博士弟子员,于学无所不窥,尤喜谐谑,稠人广坐中,高谈雄辩,虽口若悬河者,无以折之,郡中有武弁某,性喜豪华,顾以弯两石弓起家,目中实未尝识丁也,会新屋落成,以堂匾乞题,孝廉颇为不屑,辄援笔书曰「竹苞堂」,弁喜持而去,后有识者曰,此隐藏「个个草包」四字也,弁爱其名,终不忍去。」郭友松的学识才能,以及处世为人

  • 文章松江诗园 闹中取静诗情画意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1卷 第4期  作者:李漢昌 出版时间:1999-04-10
    关键字: 松江诗园 屈原 象棋盘 棋桌

    台北市松江路九十巷口的松江诗园是台北市最有诗意的公园,园内有屈原的雕像。诗廊下,一块块石版上刻着唐诗和新诗,让人漫步其间,不断低徊吟咏。松江诗园本来只是普通社区公园,民国七十九年底,对街松江路帝国大厦内的天下杂志社邀集另六家企业,包括大陆工程公司、世华银行文化慈善基金会、祐生硏究基金会、中国广播公司、潘冀建筑师事务所、裕隆企业集团等,集资一千两百万元,经市府同意,改建为松江诗园改建过程中,园内老树都予保存及保护,并设置了许多文化设施。例如诗园内拥有多座

  • 文章康熙与松江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3期  作者:范奕中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康熙 巡幸松江 秀甲园 云峰寺 昆山塔院

    松江自明清以来一直是江南重鎭。清康熙帝在公元一七〇五、一七〇七年曾两次巡幸松江,第一次自农历三月廿七至四月初二,共驻跸五天;第二次自三月十三至三月十八日,共驻跸六天。康熙南巡其旨不在游玩,主要是巡阅军政和察看民情。清嘉庆「松江府志」有详情的记载。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廿八,晴空朗日,春意盎然,松江校场旌旗林立,兵马崭齐,康熙帝神采焕发,先观看诸皇子射箭,接着他自己也弯弓射箭。鼓点声声,二箭皆中,校场上一片欢呼声,康熙非常得意。离开校场时,康熙特赐松江提督张云翼

  • 文章松雲齋隨筆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67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85-04-01
    关键字: 松江同乡会 悼念乡贤 敬悼挽联

    续记数联× × × ×杜伯母廖宝善女士,吾松早期之女敎育家也,曾任松属七县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于民国五十七年八月病逝台化,松江同鄕会挽以联曰:须眉巾帼,桃李春风,办学启新潮,七邑儿女皆沐泽;枫叶淞江,婺沉蓬海,周人思往事,一时父老尽兴悲。× × × ×杜伯母晚岁礼佛,休沐余暇,偶应颜叔老伉俪之邀小住,其日饭后余兴,手谈甫终局,竟一笑而逝,叔老挽以联曰;交亲数世,姻娅两家,记从丱角相随,问字几囘呼大姊;敎育英年,经禅晚岁,孰料莲舆小驻,拈花一笑赴西天

共38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