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李氏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李氏修宗谱

    来源期刊:《金壇鄉訊》 第26期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台北 宗谱 李氏

    世界李氏宗亲,刻正进行纂修宗谱,凡在台或海外李姓宗亲,可即向台北市南京东路三段三〇九号索取调査表云。

  • 文章李氏据蜀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29期  作者:柳定生 出版时间:1973-05-01
    关键字: 八王之乱 迷信 永嘉之乱 晋书 李氏兴灭

    中原之地尽被胡人强占,当此汉族和胡人扰攘纷争的时代,四川地方被巴氏李氏和谯纵先后割据称雄。汉末黄巾贼党张鲁承他祖父张陵(即今日所称的张天师)的遗敎,以鬼道敎民,来学道的出五斗米,因有「米贼」之号(注二)。张鲁在汉中,以迷信力量深得百姓的爱戴,賨(注三)人李氏也从巴西宕渠(注四)往依附之,可见张鲁势力的雄厚。后来道敎的迷信,也广播在川中各地,至今犹有遗风于民间。魏武帝平定汉中时,李氏将五百多家归顺,迁到略阳(注五)称为巴氏,李氏兄弟之中,以李特、李流、李庠三人最勇武

  • 文章欧阳修与我陇西李氏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7期  作者:李盛菉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欧阳修 陇西 李氏家族 谱系渊源

    兴国 李盛菉欣迎故鄕兴国我陇西李氏火德公房第十一联修族谱,详阅族谱中各公房原序,见古今赫赫闻名唐宋文豪盟主,我李氏前代之表弟欧阳修所撰写李氏族谱序。拜读再三感触良深,深觉与我李氏宋后裔孙之宗族伦常,事业成败影响至钜而裨益无穷,谨以扼要陈述于后:一、修公与李血肉相亲:内阁丞相修公于李氏谱序中首段便云:「先太孺人(祖母)系出金陵李氏,不佞修外王父族也。修从总角(童年)即往返其间,每见其长幼秩然而有序,内外肃然而有闲,上下森然而有纪、规条虽至严谨,而未尝不有温

  • 文章(忆旧怀往)东雾山景观与李氏源流

    来源期刊:《寧鄉文獻》 第4期  作者:李懷恕 出版时间:1986-03-01
    关键字: 东雾山 山川景色 思念家乡 宁乡李氏

    国有国史,地方有方志,各姓氏有族谱,均为根本之所系,故欲亡人之国者,必先亡其史,亡其方志,亡人之族者,必先亡其谱。」金薮、李氏源流:李字从木从子,乃象形字。远古之时父母辞世,子女木刻父母生辰,负在背上,以示不忘,故李字为木在子上,后因长久负在背上不便,安置于居所正屋,遗留至今的祖先神位,尙存精神遗意,以为愼终追远,孝思不匮。李字的象形遗意,又由孝的意义演变,而由象形为会意字,人子不忘父母,心存父母为孝。金薮、李姓,为唐高祖李渊后裔,载在族谱,李渊陇西狄

  • 文章福州城門林氏宗祠重修落成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42期  出版时间:1991-04-20
    关键字: 福州 李氏宗祠 祀典 传统文化

    (本刊特寫)我國政治哲學,是擴大家族爲國族,將族譜世系與宗廟祭祀視爲治事理民大法。祠堂爲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的「根源」,供奉歷代祖先祀典之廟堂。重修宗祠林森縣城門鄕林氏宗祠,始建於明洪武十三年,嘉靖乙未毀於倭寇之亂,萬曆癸未重建,其結構佈局係明朝建築,爲城門林氏裔孫留下明代古蹟的瑰寶。歷經滄海桑田宗祠日漸破壞,面臨倒塌之虞,旅居台港城門林氏宗親聯誼會代表林伯季、林知源、林知梅、林有鑫(依火)等十餘人返鄕探親時,目睹宗祠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又被充作工廠,祠堂埕及...

  • 文章李慈銘與越縵堂日記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3期  作者:高越天 出版时间:1968-09-15
    关键字: 越缦堂日记 李氏治经 文学批评家

    读之可以益智。因李氏之笔调,精严华妙而雅洁,富有晋人韵味,远过于中郞随园,而其一生在咸同光三朝之际,时方海禁开通,内外新旧思想冲突甚剧,在越缦堂日记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之情况,淸廷之现象,以及京中士大夫之生活。越缦堂日记最前之十年,李氏认为少作,不以示人,故蔡元培先生为之影印行世者计二十七年,六十四册。惟闻最后未影行者尙有八册,被樊增祥取去,已吿佚失,实甚可惜。然以此六十四册言,亦已篇帙繁富,不易遍阅。吾友杨定襄(佛士)先生曾辑录其中之最雅驯者,成

  • 文章回鄉過年記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127期  作者:李佐良 出版时间:2016-06-01
    关键字: 李氏宗祠 祭祖分饼 返乡探亲 新年团聚 午夜饭

    孙辈们合影年夜饭后我与次子去住小妹新屋里,其他的人各自投宿亲友处,长孙夫妻俩则带着孩子,在废墟上搭了个蓬棚过夜。大年初一,李氏宗祠恢复分祠堂饼每人一双,已有数年。其经费来自宗亲们捐资,修缮宗祠节余款之利息收入。当我父子进入祠堂,在一片新年喜洋洋的气氛里,受到热烈的欢迎,叔叔、叔公的叫声,问好声不断。据宗亲告知,我现在是李氏自闽迁青最高辈份第九代,五兄弟中最年长者,亦是所有宗亲最年长的一人,一定要我向大家说几句话。我推辞不得,只好简单地祝福大家新年快乐

  • 文章云南滇中新平李润之及李氏之兴衰

    来源期刊:《雲南文獻》 第39期  作者:李械  出版时间:2009-12-25
    关键字: 滇中新平 陇西李氏 氏族文化 历史贡献 李润之

    前言陇西李氏在云南新平是当时迤南古辖道的重要关隘,陇西李氏军队自明朝入滇以来,长期驻守冬瓜林哀牢山后,作为明、清统帅所在地历经五百多年,已经成为李氏宗族繁衍地。现尙保存有陇西李氏完整的建筑、李氏宗族、李氏祖坟,驻军练兵场(跑马场)等遗址。陇西李氏在新平县的族系于冬瓜林明洪武廿年(一三八八)始祖李尙忠,平西军滇南都指挥(二代祖不详),清雍正十年(一七三二)三代祖为李毓芳任清军云骑尉戛酒豆豊,清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四代李显智皇赐岂旺土司,爵位七品官职,清

  • 文章鄉先賢 李卓吾的故居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67期  出版时间:1984-12-01
    关键字: 明代法家代表 林李同宗 林李宗祠 泉州李氏族谱

    代,生活贫困,后来做过二十多年的地方小官,但由于他为人耿直,性格倔强,与「道学先生」的卑劣行径格格不入,便于公元一五八一年毅然辞官,到湖北省麻城县龙湖,进行讲学和著述。根据「泉州李氏族谱」记载:公元一五六〇年(明嘉靖三十九年),在南京任国子监博士的李贽,闻父逝世的耗讯后,立即返梓奔丧。当时倭寇侵扰东南沿海,直迫泉州城下,李贽到家后,把办理丧事暂搁一边,遂率领子姪同泉州人民一道,登城御守,「虽矢石交加而无惧」,表现了抵抗外敌的英勇气槪。李贽的著作,主要有「藏书

  • 文章河塘月色——北宋理學家李覯故里行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38期  作者:官炳炎 出版时间:2015-02-15
    关键字: 黎川河塘村 报本祠 赤溪风月亭 怀才不遇 支持新政 医国之书 福泽后裔 河塘李氏 河塘老街 王安石拜访 韶华易逝

    忧国、职微但求为民请命的精神,令后世崇拜和敬慕。当思绪重新被拉回到河塘的时候,我们已经走过2000多平米的馆前宽阔庭院,面积约1400平米的李觏纪念馆矗立眼前,这座由李氏祠堂改的纪念馆,始建于元朝中期,现址为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4年)重建,迄今140年。馆内大厅前院两棵桂花树干粗枝繁,叶盛色绿,虽花季已过,然余香染指,清气满庭。馆内前厅高高悬挂著留存至今的清康熙年间匾额「先贤名裔」告诉我们,李觏渊博的学识滋润着后裔,李氏一门代有名人,他的曾孙辈兄弟四人全中举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