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朱自清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續談溫州未來不是夢(11)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8卷 第5期  作者:蔡似靜 出版时间:1992-10-01
    关键字: 温州 朱自清 杭州 小学

    夢裡乾坤大,思鄉日月長。水是故鄉甜,夢是故鄉香。

  • 文章名師(續)

    来源期刊:《揚州鄉訊》 第103期  作者:承允 出版时间:1980-02-10
    关键字: 朱自清 扬州中学 回忆恩师

    顧聽秋先生,興化人。筆者入校時他是敎務主任,後來兼我們二年級的級任老師。對我們這一班學生的言行課業十分關心。無課時輒來敎室與我們閒談,親如父子。對學行優良之學生,當面獎勵有加。不用功念書或言打失檢者,則百般勸勉,從無疾言厲色。學生亦視之如慈父,樂與親近。住宿生與之接觸機會更多,沐其敎誨亦更甚。其後顧氏獲選衆議員,辭職回里。同學們不忍與別,泣下沾襟,特全體與之合影留念。在六十多年前這還是一種創擧。其餘親炙之名師尙多,年久不盡記憶。鄒天石先生文中提及其他良師...

  • 文章春草池塘绿 恩师敎泽深——朱自清与马星野的师生情——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10卷 第1期  作者:馬允元 出版时间:1994-02-01
    关键字: 朱自清 马星野 师生情

    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学者朱自清(一八九七—一九四八年)字佩弦,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当时正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局动荡不安,他先后在江苏扬州中学、吴淞中国公学中学部、杭州第六师范等五个地区六个中学任教。一九二三年,他廿六岁时,慕名温州山水,从台州转来温州,在浙江十中(即今温州中学)执教三个学期后,经兪平伯推荐,北上清华大学大中系任教,才以清华园为家,在那 任教授达二十五年,一直到一九四八年五十一岁的时候逝世。在温州的一年半时间,是他中学教师生涯最长

  • 文章朱自淸是海州人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辛子方 出版时间:1980-09-01
    关键字: 朱自清 史料考证 人物感怀

    七月十八日星期五晚上,依例到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大樓禮堂去聽課,是晚排定的課程,爲「朱自淸及其散文」,由周敎授錦先生主講,是最受同學歡迎的一位講師。周先生首先介紹朱自淸的家世:「有人說朱自淸是浙江紹興人,又有人說朱自淸是海州人。」我聽到朱自淸是海州人,這一句話,使我的精神忽然振奮起來了。因爲我也是海州人,我的故鄕海州,能有這樣的一名學作家,感到興奮。我就更注意聽周先生介紹朱自淸究竟是那裏人了?「朱自淸祖籍是浙江紹興,絕對沒有錯,朱家原爲余姓,其祖父過繼給朱...

  • 文章(四川民歌選輯)對山歌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60期  作者:朱自清采集 出版时间:1967-08-01
    关键字: 四川民歌选辑 对山歌 《中国歌谣》 朱自清

    一山歌好唱口難開;林檎好吃樹難栽;大米好吃田難辦;鮮魚好吃網難抬。二、問甚麼人說:山歌好唱口難開?甚麼人說:林檎好吃樹難栽?甚麼人說:大米好吃田難辦?甚麼人說:鮮魚好吃網難抬?三、答歌師傅說:山歌好唱口難開。栽花娘說:林檎好吃樹難栽。莊家佬說:大米好吃田難辦。打魚郞說:鮮魚好吃網難抬。四、問那裏得見歌師傅?那裏得見栽花娘?那裏得見莊家佬?那裏得見打魚郞?五、答山林得見歌師傅;花園得見栽花娘;田中得見莊家佬;河下得見打魚郞。六、問歌師傅穿的甚麼衣甚麼鞋?栽...

  • 文章近代名流摭記

    来源期刊:《皖聲雜誌》 第9期  作者:史聞  出版时间:1992-01-31
    关键字: 章太炎 朱自清 名流轶事 吴稚晖 傅斯年

    太炎长老章太炎讲学地点,在苏州公园办事处楼上,下午二时开讲。所乘人力车,车伕为一老者,拉车甚感吃力。下车后,搀扶太炎步上台阶,二人都是老态龙钟,不辨谁扶谁。开讲后,三五牌香烟一枝接一枝,烟雾缭绕,幻觉中有如年久失祀的一尊神像。有人致意云:「太炎长老,君龙钟讲学,发音如犀牛,殊觉可爱。」太炎闻之苦笑。朱自清敎学文学家朱自清,任教中学时,教学颇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他教论语,教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讲到这里,就不

  • 文章携手處 今誰在

    来源期刊:《青田會刊》 第64期  作者:宋艾 出版时间:1994-06-01
    关键字: 温州中学 朱自清 校歌 栖霞寺 《千秋岁》

    民國二十八年(公元一九三九年)夏,因日本飛機轟炸溫州,浙江省立溫州中學由溫州市區遷到青田水南棲霞寺上課。我是次年夏天考入溫中初一年級的,那時十三歲,第一次遠離樂清家門到青田讀書。當年在溫中上學的樂清縣的同鄉少年有二十多人。開學時,幾位家長爲我們僱來幾條兩頭尖的「青田船」,從家門口的小河出發,經烏牛港口用人力絞過大壩,駛入甌江。通常在溫州市區朔門(今稱望江碼頭)停靠幾小時後,便向西溯甌江直接駛到青田水南江岸。水上行程約三天。除用布帆稍借些風力,主要依靠船夫...

  • 文章對聯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陳鳳桐  出版时间:1999-03-01
    关键字: 对联 朱自清 诞辰 周年纪念 诗词作品

    易乎诚不易;难亦岂为难。—题赠楹联家彭善维先生乐在斋中甘茹苦;名扬域外赖躬耕。—题赠苦耕斋主人魏启鹏教授(嵌字)大厦欲倾甘忘自;一尘不染敢称清。—纪念朱自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嵌字)石室风清,翠璧锦岩流古韵;华亭春晓,夭桃秾李赋新诗。—题海州石棚山公园

  • 文章春暉園中的文化沙龍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3期  作者:劉維 出版时间:1995-03-10
    关键字: 散文艺术 白马湖派 朱自清 浙江文学 夏丏尊

    現代文學的第一個十年(民國六年至十六年)中,散文先聲奪人,成績最爲絢爛:「有種種的樣式,種種的流派,表現着、批評着、解釋着人生的各面,遷流曼衍,日新月異」。這當中,「白馬湖派」作家羣創作的散文,以其卓然有成的樣式,自成一派的格調,盡了「對於舊文學的示威」,爲打破「美文不能用白話」作出了自己的應有的努力和貢獻。以浙江上虞縣春暉中學所在地白馬湖來命名也許白馬湖派作家羣當年寫散文的時候,不曾有過要創一個什麽文學流派的想頭,然而從散文的藝術特質、作家的創作思想和...

  • 文章淸靜的熱鬧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7卷 第10期  作者:張堂錡 出版时间:1995-10-10
    关键字: 白马湖风格 近代散文家 以文会友 朱自清 《我们》

    散文作家楊牧在其所編的《中國近代散文選》一書中,爲史覽之便,將五四以來的散文分成七類,並略述其品類特徵及源流,其中夏丏尊一派,他特別提出「白馬湖風格」此一論點,認爲夏丏尊以一篇〈白馬湖之冬〉樹立了白話記述文的模範,並將朱自淸與之並列爲白馬湖風格派的領袖。他還進一步指出,包括郁達夫、俞平伯、方令孺、朱湘、徐訏、琦君、林海音、張拓蕪等人都可歸入這一派。此外,如林文月、叢甦、許達然、王孝廉等人的作品也多少流露出白馬湖派的風格。對於楊牧的品類縷述和作家歸類,我們...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