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朝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素心不染的清官鮑輝

    来源期刊:《溫州會刊》第9卷 第6期  作者:馬邦城 出版时间:1993-12-01
    关键字: 鲍辉 明朝 清官

    明朝英宗年间,温州府平阳县出了一位名叫鲍辉的清官。他在宦官专权,朝纲倾圮的情况下,敢于仗义执言,秉公执法,显示了素心不染,刚直不阿一代清官的风范。鲍辉(?——一四四九)平阳城关岭门(今属昆阳鎭)人,字叔大.明宣宗宣德元年(一四二六年)举人,八年(一四三三年)进士,先任工科给事中,后任刑科给事中(明代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设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各一人,给事中若干人,负责钞发章疏、稽察违误等事,权力较大)。西元一四三五年,英宗朱祁鎭继位,改元

  • 文章訟印郡守寃疏

    来源期刊:《丹陽文獻》 第49期  作者:葛麟 出版时间:1975-01-15
    关键字: 明朝 冤疏 镇江知府 丹阳

    崇禎十有二年,鎭江知府印公,勤政愛民,循蹟卓著,然因嫉惡過嚴,竟爲上憲疑其不善承順。登之白簡,劾以去。邑人葛麟,以是非不分,危險執甚。緣是北上,訟之於朝廷,事雖未得直,然其文己傳誦於天下矣。臣伏讀聖祖之論,一切民間利病許諸人直言無隱,惟生員不許,蓋以防士之好訐而易囂也!然前朝之賢臣如范仲淹輩,做秀才時,以天下爲己任,使其事有關於天下之大利害,不能不慷慨而論列,夫越職言事,其罪小,見害不言,其罪大,與其避一身之禍而害天下,不若甘一身之罪而利天下也。今臣不避...

  • 文章明代浙江名臣錄(上)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1卷 第9期  作者:方鳳揚 出版时间:1969-07-31
    关键字: 明代浙江名臣 朱元璋 明朝疆土 明朝精神的开国者

    明朝是一个多采多姿的朝代,它推倒了元朝的部族统治,它光复了失去已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它的疆土,东北到库页岛,西南到乌斯藏(西藏),称臣的藩邦之多,更史无前例,且远至非洲的木骨都束(索马利兰)。明朝的人物,更十分富有传奇性,太祖朱元璋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这样多釆多姿的朝代中,吾浙人才辈出,他们有的佐太祖取天下,有的使国家转危为安,有的更是出将入相,希圣希贤。玆选其中最要者,简介于后,以发扬吾鄕先德之幽光。宋濂:宋濂原籍金华,移居浦江,在元朝时他被任命

  • 文章「山海奇觀」的傳說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104期  作者:魯風 出版时间:2004-06-30
    关键字: 山海奇观 民间传说 明朝

    嵊泗县枸杞岛有个山峰叫五里碑,碑上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山海奇观」四个刚劲有力的大字。相传明朝时,东南沿海一带倭寇活动猖獗,岛上居民深受其害。朝廷派浙江指挥使侯继高带兵前来灭寇。一天,倭寇聚集在嵊山岛上杀鸡宰羊大吃大喝。侯继高闻讯带兵赶到嵊山旁边的枸杞岛。当天晚上,他请来几位老渔民,打听嵊山岛的地形情况。正说著,忽听得船桅上的鳌鱼旗猎猎地响起来。一位老渔民高兴地说:「这回倭寇要倒霉了!」侯继高连忙询问原因。老渔民说:「倭寇的船集在岛东南码头边。现在刮起

  • 文章徐階計陷嚴嵩(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0期  作者:曹國慶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徐阶 严嵩 历史轶事 《鸣凤记》 明朝政事

    第五回 節國用 首輔請君居舊宮 邀主寵 次輔百日建新殿上回說到,徐階三門生一日三劾嚴嵩,嚴嵩要求追查幕後指使,無奈三人寧死不供,便被發配煙瘴之地而草草結案。不知不覺中,一年詔華又已過去,嚴嵩已是八旬高齡。爲了表示對老臣的褒獎,嚴嵩生日這天,世宗給予了最高的禮遇,除了派太監前來祝賀,賞賜御酒綢緞、銀兩若干外,還恩許於苑中肩輿,支領伯爵俸祿,加上原來的大學士兼尙書兩份俸祿,一共是三份,嚴嵩遂上疏辭去了原來的兩份,西苑本是不許大臣乘肩輿或其他代步工具的,惟以年事太...

  • 文章散文兩則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63期  作者:李匡寰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历史趣闻 对联 明朝科举 幽默对联

    也在史记佞幸例传中之扬名了。㈡闲话联、对故事联、对在我国文学史上,早负盛名,与诗、词特出,别树一格,短短数语,妙趣横生,并可作折字游戏。故古人为学,亦恒喜试以嘱对,如能语出惊人,也可知其腹笥深浅。说明朝科举时代,有一秀才屡试不第,明太祖朱元璋见之,即出一对令其对答「千里为重,重山重水,重庆府」。那位秀才恭敬对出「一人成大,大邦大国,大明君」。明太祖甚为满意,即派他为官。清代乾隆年间,四川有位名士陈调元,派为广东学政,从长江水路出三峡经湖南,湖南巡抚闻讯,即

  • 文章大明王朝的地下宮殿—定陵

    来源期刊:《浦東》 第68期  作者:柯展人 出版时间:1992-05-15
    关键字: 探亲互通 旅游观光 明朝 地下宫殿 定陵

    睡至二三更时分,凡功名都成幻境。想到一百年后事,无少长倶是古人。自从两岸开放探亲以后,我常去大陆,一则探视家人,再则畅游故国河山,有时我在香港办理一些私事,兴之所至,就参加了香港当地旅行团去大陆,这是近年来常有的事。这次去北京,也是随同香港旅行团出发,纯游北京,重要的景点,都略事领略风貌,深感故国河山壮丽,历史文化丰富,现先从明朝的地下宫殿—定陵写起:揭开了地下宫殿的面纱大明王朝共世袭了十六个皇帝,自朱元璋起始到崇祯帝煤山自缢为止,其中十三朝皇帝陵墓

  • 文章你和尚無長頭髪可拔,我補鞋匠不能吃飽換餓

    来源期刊:《晉江雜誌》 第44期  作者:蔡淵源 出版时间:1980-08-01
    关键字: 游龙戏凤 江山美人 明朝 大臣

    在公元一五一九年前后,明朝武宗皇帝(正德),为中国历史上最活宝的皇帝,即平剧上演的「梅龙鎭」(游龙戏凤)及电影的「江山美人」。所以宁王宸濠最瞧不起他,认为他下流,没资格继承皇朝正朔,即在江西南昌勾结洞庭湖水寇,称兵造反,图夺帝位,幸为王守仁所敉平。此时有某大臣,亦为最活宝的大臣,奉旨南巡,抵达泉州。而泉州城内火烧埔有一户住家,补鞋为业,生一独女,才色俱绝,经泉州知府奔走巴结介绍,终被纳为侧室。黄道之日,该大臣以女婿身份,盛装呢轿,呼拥开道,屈驾至火烧埔陋

  • 文章王守仁文才武略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22卷 第3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0-03-10
    关键字: 王守仁 明朝 哲学 唯心主义 诗词

    明朝年间,余姚出了一位既是哲学家、敎育家,又是宿将的名人,叫王守仁。而今,余姚「四碑亭」,留有纪念他的碑亭。碑文是:明先贤王阳明故里。楹联:曾将大学垂名敎,尙有高楼揭瑞云。横额:眞三不朽。王守仁字安伯,号阳明,世称阳明先生。生于余姚。父王华,在明成化十七年辛丑(一四八一年)中了状元,王守仁就随父移居绍兴,还到过北京。相传,王华对儿子家敎极严。王守仁少年时学文习武,十分刻苦,但非常欢喜下棋,往往为此躭误功课。其父虽屡次责备,总不稍改,一气之下,就把象棋投落

  • 文章鄉邦歷史人物——夏完淳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87期  作者:定父 出版时间:1990-04-01
    关键字: 夏完淳 夏允彝 南明朝廷 抗清斗争

    夏完淳生于明崇禎四年(一六三一年),原名復,乳名端哥,字存古,號小隱。明亡後改名完淳。松江府華亭縣人。他五歲時就讀完了「五經」,七歲就能吟詩作文,九歲時已寫出了一本名叫「代乳錄」的詩集。夏完淳的父親夏允彝教子有方,又常帶在他身邊。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年),夏完淳七歲,夏允彝進京應試,就把完淳帶到北京。夏允彝中了進士後,被任爲福建長樂縣知縣、完淳又在父親身邊,住了五年。夏允彝名滿天下,來拜訪的人,大都講究文章氣節,這些對完淳影響極深。夏完淳八、九歲時,就知書...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