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明志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梆子戲“信陽州”劇本

    来源期刊:《豐縣文獻》 第15期  作者:光前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扫荡 迎敌 明志 被俘 探监

    国军来反抗作战,只打的俺皇军不能出城。今一天领大队出城扫荡,谁反抗枪炮下一起丧生。第二场:迎敌(中央军第十四师长李觉率四兵上场)李觉唱:(二八板)十四师奉命令信阳前线,打日本鬼子兵嚣张气焰。日本鬼侵中国杀人放火,只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十四师只为了救民抗战,杀日寇除汉奸理所当然。今一天只来到信阳前线,不消灭日本鬼誓不算完。第三场:明志(十四师政治部主任张忠上场)张忠念:中华男儿立大志,杀敌报国威名扬。俺!张忠,现任十四师政治部主任之职,今奉师长命令,深入敌后

  • 文章寧波特產——草蓆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280期  作者:董有華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草席 《四明志 滑子 宁波特产

    是收藏简便,不用时卷蓆成筒,不占地位,使用时,一经用温水抹拭,不但更加光滑,且能发出一股沁人的幽香。故赢得了国内外人士的普遍赞誉。宁波草蓆历史悠久。据明宝庆《四明志》载,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宁波草蓆已作为特产运销外地,随着宁波对外贸易和国际交往的发展,宁波草蓆生产不断兴盛,至宋代宁波,特别是宁波西鄕的草蓆生产已有相当规模,到淸代更加兴盛,据《鄞县通志》记载,当时仅黄古林就设有蓆行二十三家,年产草蓆逾一千万条,除内销外,还远销南洋诸岛和欧亚各国。一九五四年周恩来

  • 文章頌·伯乃先生

    来源期刊:《嶺南特訊》 第351期  作者:香港·朱祖仁 出版时间:2013-03-01
    关键字: 荣获成就奖 诗誉九州 诗书明志

    詩譽飛揚播九州 豪吟唱誦頌宏猷韻侵漠海波濤涌 績寫新元歲月酬飽讀群書凝苦志 縱尋百代詠春秋榮膺應說南疆喜 馳騁文壇領潮流美國共和黨亞裔黨部頒贈給作家周伯乃先生之卓越成就獎牌,獎牌頌詞原文如下:(Outstanding Achievement Award)

  • 文章保釣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徐世澤  出版时间:1996-09-01
    关键字: 诗词 钓鱼岛 明志 人物感怀

    釣魚台島吾疆土,義憤塡膺逐日炎;燈塔圖呑翻舊帳,漁場獨霸啓新嫌。同仇敵愾驅除急,確保主權關切嚴;原屬頭城檔案在,海防豈可任人佔。

  • 文章三山爭赤堇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60期  作者:裘國松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堇子国 银山岗 明志 赤堇山 地理考证

    年至隋初的八〇〇余年间,始终为古鄞县县治。今白杜村北有座鄞城山,乃海拔仅四十八米的一个小山包,只是在秦代置县治后,因地近「鄞城院」(古鄞县治所)而名。宋宝庆《四明志》早已把白杜鄞城山交代得清清楚楚:「鄞城山,县东五十里,古鄞城在其下,故名。」清光绪奉化县境图,也对此山标注「鄞城山」字样。当代《奉化市志》在介绍古鄞城时也表述:「鄞城山今名城山,距白杜村北约三〇〇米,为建县治后所名。」由此足见,白杜鄞城山与古赤堇山根本无涉。那么,为何又生发「鄞城山即赤堇山」之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