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寇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觀日憲的貪凟,當年卽預測日帝敗亡——由二〇六期鄕訊編者按語想起——

    来源期刊:《無錫鄉訊》 第209期  作者:錢汝侃  出版时间:1987-03-20
    关键字: 日本宪兵 日寇侵华 无锡沦陷 日寇败亡

    鄕讯二〇六期编者在笔者撰「怀念庄孟照老先生」一文后按语,王吉(早年中外杂志刊载江南四大美人之首为「王洁」,谅系成名后改名)她于抗战时掩护我不少地下工作人员确系事实。记得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八日淸晨日寇未经宣战,偷袭珍珠港,发动所谓「大东亚战争」起,虽然一开始就侵陷香港、越南、新加坡、缅甸、印尼、苏门荅辣、菲列宾、关岛、澳大利亚……势如破竹,但早如米内海相、山本五十六大将等所言,依当时日本财力经济仅能支持二年作战,可是短视的陆军,不顾一切,拚命扩张,在那

  • 文章抗日戰爭回憶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9期  作者:王文衡 出版时间:2007-05-01
    关键字: 抗战 逃难 日寇 沦陷区 救国

    一九三七年七月,我于光华大学附中高中毕业,去交通大学报考,未待揭晓,即发生「八一三」事变,日寇在上海发动侵略战争,揭开了全面抗战之序幕。我只能返回家乡常熟。当时常熟青年学生,抗敌情绪十分高涨,纷纷参加「抗敌后援会」,我与好友李牧子等亦参加。冒着酷暑,义务到居民家中募捐钱款,支援抗战,终日奔走于大街小巷之间。将捐得之款,汇交于阁老坊之负责人褚振华先生处。不久,敌机不断前来轰炸,我家被迫搬迁到小东门外结合处,家中贵重物品一起搬走。如父亲在广东北伐军政府财政部

  • 文章(人物類)故陸軍上校曹良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綏遠文獻》 第4期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曹良 日寇 军校 战功 退役 去世

    曹良先生,字子直,号重光,绥远淸水河县人,民前三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生,世代耕读传家,父汝效公于鄕里享负盛名,母白氏端庄淑娴,勤俭持家,昆仲二人,先生居次。先生天赋聪颖,幼怀壮志,于省立高中毕业时,正値日寇侵华内忧外患,国难方殷之际,乃毅然投笔从戎考入军校九期砲科,在受训期间,勤学守纪,成绩优异。先生于军校毕业后,历任排、营、团、总台长等职。在任内指挥作战,迭建殊功,带兵练兵,参赞戎幕,无不绩效显著。民国二十四年与本邑闺秀杜友梅女士结婚,杜女相夫敎子

  • 文章日寇司令官毙命大别山

    来源期刊:《湖北文献》 第157期  作者:王洛舟 出版时间:2005-10-10
    关键字: 大别山 日寇司令官 冢田攻

    在中国大陆大别山南麓一带地区,广为流传一个「日寇司令官毙命大别山」的故事,影响甚为深远。作为一名中学高级文史敎师,我经过翻阅《解放军报合订本》、《蕲春革命大事记》等文献资料和亲赴故事发生地深入采访,终于査清了这个故事的眞实史实。一九四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日本侵华军第十一军司令官冢田攻在南京参加密谋侵华诡计的黑会后,带领高级参谋藤田武大佐等十名随从,乘坐九七式运输机返回武汉,飞经大别山上空。大别山为中国大陆一大山脉,长江、淮河分水岭,山岭险峻,层峦叠嶂,纵横

  • 文章江津文風塔的滄桑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61期  作者:懷襄 出版时间:1976-12-31
    关键字: 江津 文风塔 地位 日寇侵略 创痕

    也就不能不照办,于是这有两百年历史的文风塔,便在日机威胁下被毁灭了。这是日寇侵略我们在江津县所遗留的创痕之一。抗战胜利后,中枢调查全国军民损失的情形,以便提请日本赔偿。有一次我回到江津城,地方人士欢宴我,谈到调查赔偿的事情。我吿诉他们:调查范围,中央政府颁有纲要,但我主张要把这座文风塔作为赔偿物之一,我们要以所得的赔款,来重建文风塔,以恢复这代表江津卓然挺立的英姿。当时大家都表示热烈的赞同,此后进行如何,我以离县在外,不得而知。但想到这一座超然尘表的高塔,总

  • 文章家鄉鹽民的辛酸與貢獻

    来源期刊:《浦東》 第5期  作者:時霖 出版时间:1976-06-15
    关键字: 故乡回忆 盐民心酸 抵抗日寇 盐枭 私盐

    浦东滨海地区,在金山县海岸的细砂土砾,沉积盐份最多,质坚而平坦,故当地人称之为铁板砂。抗战时期,日寇选定该一地区适宜部队登陆,可抚大上海三角洲的侧背,当时我国兵要地理,初对该地区形势并无调查了解,在该地区未设重兵,致为日寇所乘。矧至大上海因之失守,国人迄今乃多知金山衞日军登陆,影响了整个东南半壁山河的抗战情势,但鲜知当时该地区盐民浴血奋起保衞鄕土的辛酸英勇事迹。作者如今所要提出的辛酸二字,是指家鄕盐民凭了他们仅有的土枪,在抗战前他们为了生存,出海贩盐捕鱼

  • 文章記抗戰時日宼轟炸及佔領寧波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59期  作者:勵玉甫 出版时间:1981-10-01
    关键字: 日寇轰炸 占领宁波 灵桥门 燃烧弹 高射炮

    民國廿六年七七抗戰爆發,「八一三」後戰火延至江南。翌年農曆三月初九上午八時左右,日本大隊飛機約有十八架之多轟炸寧波。半邊街及靈橋門、及江東百丈街、灰街、新河頭等多處中彈。炸彈多數是燃燒彈,大片房屋被燒,柏油馬路也燒,近半邊街、雙街及天后宮前街二層木造房屋全部燒光。江東百丈街燒一半,灰街全部燒光。幾條舖的很好柏油馬路,全部變成石子路。靈橋門口江橋頭,新寳華老寳華綢緞局(布店)是五層鋼筋水泥建築,被二十五磅熱水瓶大的炸彈,炸穿三層,在下層避難的人保住性命。靈...

  • 文章金縷曲·銘記碑下(二闋)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434期  作者:駑馬 出版时间:2005-05-10
    关键字: 诗词 《金缕曲·铭记碑下》 日寇 侵华

    岳井王家耸立一碑,曰铭记碑;一亭,曰毋忘亭;更有一陈列室,用血泪控诉侵华日寇一段兽行史,竟先后将几十名无辜生灵涂炭,王家一村亦付一炬。就中有几副刻于柱之对联,录而同作铭记:岳井渡口当年血雨腥风笼国耻,铭记碑前今日心潮海浪启图强。斯亭莫作等闲看,此处何访拭目思。立足斯亭当铭记,忍看此处自难忘。肃默铭碑屋。更那堪、杜鹃声里,雨狂风急。翠柏雕栏承辱耻,沧海桑田翻覆。雨且住、徐徐风息。喃燕声声高低唱,况梢头柳色初妆绿。人忆旧,梦偏恶。一杆膏药旗登陆,向苍生

  • 文章抗戰歲月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2期  作者:楊樸羽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诗歌 历史 残杀同胞 日寇

    六十年过去了,胜利的鞭炮声仍在耳边回响,火炬的亮光也总在跳动、闪烁,它们记录著当年的苦难,也铭刻了辉煌的篇章。它们不会消逝,将直传至子孙万代。它们已化作铿锵的警示,永远在故乡的上空,在大家的血脉里流淌:不忘历史,团结、致富,协力建设强大的祖国!日寇残杀我同胞弃尸遍地

  • 文章喜領二代身份證

    来源期刊:《常熟鄉訊》 第65期  作者:蘇禹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二代 身份证 往事 日寇 新春

    常热市第二代身份证首发仪式有感)腊梅怒放映华灯,老人喜领二代身份证。首发式上眼模糊,往事历历胸中存。手捧证件心灵震,新旧社会爱与恨,常熟沦陷日寇狂,居民需领良民证。家父挑菜进城卖,路过城卡鬼子问:凶神恶煞上下搜,无证休想进城门。老汉苦苦哀求告,拳打脚踢伤满痕,罚做小工三整日,借钱找保放出城。和谐春风一陈阵,城鄕面貌日蒸蒸。感谢政府领导好,举国欢腾闹新春。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