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日兵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白話詩草

    来源期刊:《福州月刊》 第96期  作者:野叟 出版时间:1996-10-20
    关键字: 铜佛寺 文物 中原

    第五十五首 铜佛寺日兵侵华陷宫庭 千古文物俱蒙尘只因铜佛十二吨 始免东洋作俘人注—日兵要将铜佛运往东京,都因太重而作罢。第五十六首 郑州中原古代帝王居 交通枢纽十字中古城重现傲墟处 往上直追夏商周注—傲墟发现商代古城墙,颇有考古价値。

  • 文章賀陳 器少將七十初度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303期  作者:馬静齋 出版时间:1994-06-10
    关键字: 象山 海军 抗日 老兵 黄埔 长城

    陈君象山人,民国二十九年毕业西安陆军官校第七分校,名列重兵器训练第一名,为胡宗南主任赏识赠言。从此抗胜利还京,为海军陆战队杨队长调为分队长而专心陆战队敎育,曾为校长。海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少将退休。人生七十方开始,五十年囘忆录写雪泥鸿爪集,实为象山第一位海军少将,允文允武全才。㈠稀龄寿序往事春秋半世纪,今朝兰桂共温馨,雪泥鸿爪蓦囘忆,热血沸腾爱国心。㈡投笔从军芦沟七七起烽烟,浙水青年子弟,王曲西安七分校,从军投笔可卫民。㈢西北长城西北长城胡宗南,青年

  • 文章鐵血燃燒的歲月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3期  作者:清風 出版时间:2006-02-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周年纪念 日本 中日建交 靖国神社

    樟树 清风二〇〇五年八月十五,是抗击本侵略者胜利的六十周年。在铁血燃烧的岁月,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一幕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当年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人类历史上最无耻、最残酷的弥天大罪、桩桩件件、都刻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特别是像我们这些年过七十的老人,更历历在目。在一九三七年,本侵略者无端生事,芦沟桥事变,占我东三省、战火延烧到整个中国大地,到处烧杀抢劫奸淫,无恶不作,中国人民遭受了种种苦难,可说罄竹难书。曾记得打到江西南昌后

  • 文章回忆抗时期蒋经国先生在临川温泉督练新的二三事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2期  作者:劉儀 出版时间:2003-05-01
    关键字: 抗日时期 蒋经国 临川县 督练新兵 台湾政绩

    九江 刘仪民国二十七年夏天,蒋先生由南昌江西省保安处副处长职务调来临川温泉督练新,保安处长廖士翘(修水人),系老好人,保安处里的全权,都操在江西省主席熊式辉侄儿熊滨的手里,他是保安处的少将参谋长,蒋有些看不顺眼,熊式辉怕露饀,借机会把蒋调开,那时正是抗战争高潮时期,前线急需兵源补充,江西便成立了一个新督练处,督练第一、二、三、四,四个壮训团的新(全衔为江西省壮丁常备队训练团,全省有十八个团)。督练处的组织及人事:蒋经国为少将处长,柳昕(萍鄕人)为

  • 文章小浦東從軍記

    来源期刊:《浦東》 第11期  作者:袁東林 出版时间:1978-01-15
    关键字: 鱼米之乡 金山卫 抗日战争 失学青少年 少年

    戴了军帽打了绑腿只看到一件上衣,你看我们这批靑少年,有多少高,就可猜测而知,那时有位参谋说我们年龄平均只有十六、七岁,我好说是最大一个,最小的是我们同鄕鄕长马飞麟只有十三岁。还有陈梓棠,是十四岁,陈梓棠是上海公兴机器的小开,还有位是现在铁路警察局刑事科的程格林先生,说起来我们都是同鄕同学,如今我们一个转眼变成了弯腰曲背的一个老朽,光阴过着如此快,所谓少年离家老大归,声音无改须毛吹,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浦东!浦东!何时何我们才能囘到您的怀里。

  • 文章(肆、人物传记:)身经百战一老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1期  作者:謝炳坤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老兵 东征 北伐 抗日战争 粤北会战 三民主义

    我姓谢名炳坤,字永燊,因幼年失学,出身行伍。于民国十年在广州入大本营当新,十一年调补为国父衞士队下士衞士,十三年国父北上前,蒙免试送入警衞军讲堂第一期。十四年结业后,派任为警衞军第二团二营四连少尉排长。曾参加第一次东征,并囘广州讨滇桂军后,警衞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团营连的番号照旧)同年八月间参加第二次东征,十五年本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七师(本团改为五十团营连照旧),本人升中尉排长,同年六月参加北伐,攻下南昌时,本人调升师部特务连长。十六

  • 文章(玖、杂纂)老吟草付印后记

    来源期刊:《瑞金文獻》 第3期  作者:陳榮妹 出版时间:1979-07-31
    关键字: 老兵吟草 古典诗词 南征北战 日本教育 传统文学

    的古诗词,虽有兴趣,但多不能尽解,一读外子所作的,却觉得它无论是词句声调,都很自然顺口,很少用深僻的典故。所有题材,多半是自身的生活体会,并且是范围很广,多彩多姿,更常见有独特深刻的描写;有风趣轻松的;如「曳网船姑陈体胴,眼能餐色想莫差」(游琉球屿)。有恋情依依的;如「新月夜,百花洲,伊人一去恋仍留」(钗头凤)。有励志豪壮的;如「价高颈上颅,义至岂能惜」(从军行)。有惨烈战鬪的;如「八字桥边白刃挥,短冲杀吼声雷」(淞沪抗作战)。有异国的风情画;如「沐休邂逅榕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