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方志历史共返回2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孔平仲與九江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2期  作者:孔令爐 出版时间:2011-02-01
    关键字: 九江 孔平仲 历史集萃 方志谱乘

    庐山脚下,并建祠于黄龙山麓,即现在九江巿庐山区赛阳镇金桥村孔家山,至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了,他的后裔也遍及九江各地以及江西临川、分宜、湖北广济、武穴、黄梅、浙江温州等地。任职九江据有文载:宋元丰二年(一〇七九),孔平仲就任江州广宁监主监,督铸钱币。宋代有四大著名钱监:即饶州永平、池州永丰、江州广宁、建州建阳并称于世。孔平仲督江州广宁监,在元丰四年(一〇八一)十二月,他在《大雪邵侯送酒》诗中写到:「奈何巑岏据所事,千兵踏藉泥如米。」说明广宁监的戍兵达千人以上

  • 文章翰苑筆劄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34卷 第1、2期  作者:吳洽民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地方志 历史资料 陶渊明 虞姬 翰苑笔札

    艰深,其中尚有湖南省之敝县方志一部,倍感亲切,我翻阅数页,多不能领会。」余对曰:「阁下研习豆芽菜(指俄文),为何去鉴定古书?」彼告曰:「现服务于史政编译局,同时研习中外文,编译人员甚众,因而派我去鉴定。」余听后,不觉莞尔。彼又谓此项老旧方志,国防部因不易保管,业经送由故宫博物院收藏,而国防部获得交换影印四库全书一套。国史、方志、族谱三者,为我国研究历史之重要资料,余获悉此批地方志能由故宫珍藏,以供众览,可谓适得其所,颇感庆幸与欣慰矣。读陶渊明责子诗有感陶潜

  • 文章泰山考略

    来源期刊:《山東文獻》第1卷 第2期  作者:聶敍  出版时间:1975-09-20
    关键字: 泰山 名称来源 地理走向 方志谱乘 历史典故

    泰山,虞書謂之岱宗。風俗通義曰:岱者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白虎通德論曰:東嶽爲岱宗者,言萬物之相代於東方也。又嶽之爲言桷也,桷考功德、定黜陟也。禹貢謂之岱,周禮謂之岱山,爾雅、論語謂之泰山,是泰山之名,後於岱也。泰山結體,惟魯頌巖巖一語,足以形容氣象。後人謂泰山如坐者,言一山之體也。又曰泰山爲龍者,言衆山之奔赴也。舊說皆謂山脈自西而東,鄭樵通志謂濟南諸山其北麓,兖州諸山其南麓,靑齊海上諸山其左翼,河東諸山其右翼,終不言其脈之所起。李光地禹貢注導山四條...

  • 文章九江「洞」地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馮傳銀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九江 “洞” 地名 方志谱乘 历史集萃

    大江有山、河、水、湖、汊、湾、数垅、坡、岭、洼等自然地理地名,还有叫「洞」的地名。虽然「洞」的地名屈指可数,但很特别,具有特点,趣味性很浓,很出名,多为风景名胜旅游之地。一个「洞」有一个历史故事或神奇传说,细细品尝,很有味道。莲花洞位于庐山北麓,地处莲花峰下,此处众山峰,组成形似莲花状,峰下像个洞,故名莲花洞。莲花洞为旅游景区,大小景点一百多处。人文胜迹遍布。历史上曾是儒、释、道、天主四大宗教聚集的地方。有周朝刘越升仙的刘越洞,有三国时期医学家董奉治病

  • 文章豐城劍舞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3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1-05-01
    关键字: 丰城 “剑舞” 风土习俗 历史集萃 方志谱乘

    剑舞,源自西晋永平元年(公元二百九十一年)。当时,世界杰出的天文学家、丰城县令雷焕在古县城荣塘墟掘获「龙泉」、「太阿」宝剑,名扬神州。距今已有一仟七百多年的历史。此后,形成了一种用剑起舞的剑舞舞蹈艺术。丰城剑舞,曾流传到豫章(今江西)各县。特别是丰城民间流传最广,名声最大,深受民间的喜爱和官方的重视。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丰城市政府通知,确定「丰城剑舞」为丰城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如今,丰城市根据《晋书》与省、府、县古《志》记载,在城区

  • 文章《魏氏家譜》序

    来源期刊:《台北市五華同鄕會會刋》 第6期  作者:孫魏雙 出版时间:1996-12-31
    关键字: 魏氏家谱 方志谱乘 历史集萃

    五華橫陂廿世裔孫魏雙鳳敬撰宗族家譜,乃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一。昔者僅視為一氏一姓記事,明宗派親疏,訓示子孫,述宗功祖德而已。然其重大意義何止此也!一九八四年國家檔案局、敎育部、文化部,于聯合通知中指出:「家譜是我國寶貴文化遺產中亟待開發的一部份,蘊藏著大量有關人口學、社會學、民族學、民俗學、人物傳記、家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資料,它不僅對開展學術研究有重要價値,而且對當前某些工作起著很大作用。」明乎此,搜集整理已往資料,新編當代家譜,實有重任也。秉此宗旨,吾魏...

  • 文章九江的諧音轉意及傳訛地名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4期  作者:崔若林  出版时间:2011-08-01
    关键字: 九江 谐音 传讹地名 方志谱乘 历史集萃

    地名的产生和演变,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紧密相关。在九江地名的流传演化过程中,或音讹,或形误,或异写,或俗易雅,出现一些转意及传讹地名,导致其丧失本来意义,名不副实,令人虚实难分,真假莫辨。德安义丰山在县城西四公里,南唐义门陈氏有良田在山下,屡值丰稔,因名「义丰」,或云:「邑人好义聚居,如陈、王、梅、郑多至千口,赖兹山之应。」「丰、峰」音同,故义丰山被呼之为义峰山。布袋口,樟树、爱民两乡与瑞昌交界之山,山形到此如布袋口,有资料误称「铺林口」。使君山,因江州刺史

  • 文章梅福與豐城梅仙嶺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高龍輝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梅福 丰城 梅仙岭 历史典故 方志谱乘

    殿、三灵殿、三清殿和文昌阁等七个屋脊。并在中殿西侧扩建萧公书院,美化八景。在历史的长河演变中,若遇战乱或火灾,梅仙岭上岭下的建筑屡建屡毁。到了清代,八国联军瓜分中国,严重破坏了梅仙岭建筑和仙神殿。正如丰城进士陆履敬《梅仙坛》诗说:「坛余丹灶冷,殿古篆碑讹」的处境。二十一世纪初,因杰路、坑塘等望族大村主事人邀请,笔者盛情难却,曾有几年从命参加梅仙岭庙会。我参加庙会之意,不是想吃鸡鱼肉蛋和山珍海味美酒,而是有意收集梅福和梅仙岭的历史文化资料,查阅正史、方志族谱

  • 文章彭姑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5期  作者:董建民  出版时间:2011-11-01
    关键字: 彭姑 打虎 历史典故 方志谱乘 名贤事迹

    宋朝嘉佑中葉,距離修水縣城二十餘里的南嶺山,來了一隻兇猛的豹虎,出沒無蹤,傷人害畜。自此,遠近百姓,日夜提心吊膽,不敢獨步單行。一日,山下村裡有位姑娘與左鄰右舍同夥一道上南嶺砍柴。她正砍著砍著,突然不遠處傳來呼救聲,其幾個箭步趕到,只見一毛色斑爛的金錢豹正將同村一小弟撲翻在地。姑娘顧不得許多,使勁揮動手中柴刀,將豹頭砍得鮮血淋漓。誰知用力過猛,刀把折斷。正當姑娘準備拾起近處柴刀時,豹虎放過小弟,張開血紅大口,咆哮著向她撲來,她側身躲過。豹虎撲空,繼而又掉...

  • 文章影印乾隆四十七年重修武寧縣志緣起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22期  出版时间:1985-10-15
    关键字: 武宁县 同乡会 春节聚餐 地方志 历史沿革

    之募集,奖助学金之筹措,旅台同鄕通讯录之编印,一一积极进行。复以年靑一辈,大多在台生息滋长者。对于武宁疆域沿革,山脉河川,名胜古蹟,不惟未身历其境,抑且未耳闻其名,将何以启发其认识鄕土之历史?陶冶其怀念鄕土之感情?何幸今春发现国立故宫博物院,藏有乾隆四十七年重修之武宁县志一部。内分三十卷,六百五十二页,约三十余万言;部分虽有残阙,然大体完美。经理、监事多人商量决定,以四分一、十六开本、八十磅印书纸(图十二幅、照原样大小、用百二十磅铜版纸)照相制版重印。封面

共24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