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馆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为吾陜革命元勋于佑任先生募捐铸铜像谈陕西村文物馆种种现况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5期  作者:張晴光  出版时间:1989-05-01
    关键字: 陕西村文物馆 近况 捐款

    吾陕来台乡亲们惠鉴:七十年旅台同乡看报纸新闻。发现彰化秀水乡有一陕西村,感到惊奇又亲切,各县市同乡相约,数百人齐集陕西村,如会亲一样的访问先期来台老乡亲们,为了纪念乡谊,使先后来台乡亲融合一体,提议捐款建一美仑美奂的陕西村文物馆,两百万元,一呼而得,尤以大事业家曾松林先生独捐一百万元之豪举,为同乡们所钦佩。文物馆建成后,应毫无保留完完整整交给陕西村乡亲们管理维护,作为后期来台乡亲们情感交流奉献之礼物,为了充实文物馆之内涵,旅台乡亲们协助老乡亲蒐集当代吾陕

  • 文章普陀山的鸚鵡螺化石

    来源期刊:《舟山鄕訊》 第58期  作者:車鴻雲 出版时间:1996-08-20
    关键字: 普陀山 鹦鹉螺化石 文物馆 研究

    在普陀山文物馆陈列室内有一块长三十厘米、宽二五·五厘米、厚二厘米的石头,表面磨得十分平整光滑,正中间有一座长二四·五厘米的「宝塔」,在石上刻有「灵石塔」三个字。这座「宝塔」的材质是洁白的方解石,镶嵌在靑灰色的围岩之中,显得格外分明。远看很像一株竹笋,在形如「宝塔」的中央贯穿着一根细长的小管子,而竹笋中央是没有细长管子的。它既不是竹笋,也不是人工描绘或雕刻的,它是四万万年前的古鹦鹉螺壳体化石。鹦鹉螺最初出现于我国东北晚寒武世地层中,体形很小。在距今

  • 文章乐安群桐田孙氏宗祠曁希旦文物馆落成七绝四首

    来源期刊:《浙江月刊》第35卷 第3期  作者:孫竺 出版时间:2003-03-10
    关键字: 文物馆 宗祠 乐安 桐田 七绝

    孫氏宗祠今揭幕 探花軒館併新成美輪美奐孝思事 亮節高風世澤承。壬午吉辰祠上梁 子孫濟濟氣昂揚非凡熱鬧贏稱許 祖德流芳俎豆香。樂安孫氏建宗祠 族譜併修胄裔資希旦文書陳列展 傳承六藝子孫師。孫宅祠堂慶落成 探花文物表眞情菁英輩出人才擠 房遠歸宗仰美聲。

  • 文章彰化陕西村文物馆之今昔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徐秉琰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陕西村文物馆 灵骨塔 管理委员会 展馆规划

    當初發現陝西村的時間是在民國六十六年六月,文物舘的興建,至今也有八年之久。當年,旅居台省的陝西同鄕,人人熱情奉獻,出錢出力,成果的確豐碩,壯麗美觀的三樓文物舘終於完成,這是陝西人精神團結的表現,這是歷史文物的成品。陝西村發現的消息,當時轟動一時,甚至於傳遍中外,但是日子久了,却無人再去關心了,弄得文物舘幾乎面目全非,門窗破壞,桌椅失落,字畫照片損毁,劉司令官贈送的珍貴圖書到處散落,舘內滿地髒亂,眞使人有「慘不忍睹」之感,舘外庭院的花木也枯萎凋零,我到陝西...

  • 文章編後記

    来源期刊:《江津》 第24期  出版时间:1979-08-10
    关键字: 编辑寄语 编后感言 刊文点评 周开庆 川康渝文物馆

    本會會刊組一、本刊本期內容,較以前各期充實,如轉刊嘉義四川同鄕會「鄕訊」十二期所載「川人之榮」,係介紹本會榮譽理事長周開慶鄕長之創刊四川文獻、倡辦川康渝文物舘,及其著述豐碩(略如本刊本期封底所載,都千萬餘言之多)與對匹川同鄕會之特殊貢獻等,事功之彪炳,如日之中天,凡我津人,與有榮焉,故樂爲轉載,以嚮本刊讀者。二、本期所刊其他各文,如江德義鄕長的「中東來鴻」,鄒煜鄕長的「家鄕生活回憶」,何貴華鄕長的「津城吃食」,朱翔鄕長的「故鄕的淸明節」……等,均爲頗有分...

  • 文章大马建立了「中山文物馆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1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马来西亚 中山文物馆 张英杰 展馆展览

    巍巍陵寝仰中山,梦里瞻临越海关。国土蒙尘空有恨,党人谒庙总无颜。名垂宇宙长堪颂,气壮云霄不可攀。叶落花残春未至,三民一统尚惟艰。」这是马来西亚爱国侨领原籍蕉领的诗书名家张英杰先生「梦谒中山陵」的诗。他景仰孙中山先生,服膺其「天下为公」的遗敎,今年为纪念 国父孙中山先生一百卅年诞辰,在马来西亚怡保的霹雳洞建立了「中山文物馆」以发扬其遵翁张仙如所推崇「天下为公」的理想。「中山文物馆」陈列有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墨宝和各项文物资料,使霹雳洞的盛名媲美于星加坡

  • 文章陝西村風光宜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作者:蔡天來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陕西村文物馆 蒋公铜像 于右任铜像 马信 乌面将军庙

    位於彰化縣秀水鄕有一村叫陝西村,風景宜人,每日遊客如織,村內有塑造 國父銅像、先總統蔣公銅像及于故院長右任銅像,還有莊嚴宏偉的文物舘,係三樓建築物,一樓爲烏面將軍廟,二樓爲文物舘,三樓爲松林圖書舘,還有公園、社區活動中心等等,非但遊覽的好去處,甚至帶給我們深深瞭解臺灣人均來自大陸的歷史意義。陝西村係陝西人蕃衍在臺灣的「根」,在陝西村之墓碑雕刻著銀同二字,實爲臨潼,上所刻之籍貫,就是鐵證。陝西村的烏面將軍廟,神尊係名叫馬信,係陝西人氏,順治十三年任臺州協鎭...

  • 文章爲革命元勳于右任先生恭塑銅像啓示

    来源期刊:《西北雜誌》 第17期  出版时间:1989-03-01
    关键字: 于右任 恭塑铜像 陕西村文物馆 春节团拜 铜像供奉馆

    台北市有规模宏大之 国父纪念馆,有内容充实之先总统 蒋公中正纪念堂、福建同鄕建有林森纪念馆、河北同鄕建有河北大楼,内有溥泉(张继)纪念堂、七十年旅台同鄕看报纸新闻,发现彰化县秀水鄕有一陕西村惊奇又亲切,各县市同鄕相约,齐集陕西村,如会亲一样的去访问老鄕亲,为了纪念鄕谊,提议捐款建一美仑美奂陕西村文物馆。两百万元,一呼而得,尤以曾松林先生独捐一百万元,为鄕亲们所钦敬,文物馆落成,时隔八年,因管理委员会无大力经费支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移交地方管理之一

  • 文章鹿港文物·溪頭風光

    来源期刊:《寧波同鄉》 第149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80-12-01
    关键字: 鹿港文物 功夫馆 万佛寺 民俗文物馆 文开书院

    本會冬令自强活動,於十一月廿二日及廿三日作了兩天鹿港、溪頭之遊,自上期會刊消息公佈後,登記同鄕頗爲踴躍,原定一車四十人,但因廿二日晚溪頭旅社房間早在一個月前被人預訂一空,接洽了三數家著名旅行社均無辦法,最後還是本會運用私人關係,由臺大實驗林管理處打電話關照,才算在鳳凰賓舘騰出十五間雙人房來應付,故卅名以後登記同鄕祇得婉言謝絕,以免到了山上沒有睡處,發生困擾。此番旅遊的主要目標是去鹿港參觀民俗文物舘,和看一看該地爲紀念我甬旅臺鄕先賢沈光文公的文開書院遺跡,...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