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物古迹共返回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終南山下古跡事,説與五陵鄉親知——話由「重陽祖師仙骨歸葬處」談咸陽王嚞

    来源期刊:《陝西文獻》 第73期  出版时间:1988-11-01
    关键字: 王重阳 终南山 全真教 文物古迹

    在陝西長安城南避暑勝地,終南山下的蔣劉村,緊靠山腳的起伏地麥田中,面對終南山兀自立了一個大石碑,由石碑上風化剝落的勒石字跡「重陽祖師仙骨歸葬處」知道,這就是距今八百多年前,盛行於元朝的中國大宗教—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祖師的仙骨埋葬地。王重陽,陝西咸陽人,單名叫「喜」,字「重陽」,後人尊稱他為「重陽祖師」,或「重陽真君」。他生於北宋徽宗第四個年號政和二年(公元一一一二年),殁於南宋孝宗第三個年號乾道七年(公元一一七〇年),世壽五十八歲。王重陽母親,因感異...

  • 文章龍蟠虎踞——帝王都

    来源期刊:《台北五華同鄉會會刋》 第14期  作者:張彪 出版时间:2004-12-01
    关键字: 南京 文物古迹 探亲互通 艺文选粹

    (編者按)張彪鄉長爲台北市南菁書法學會秘書長,今年率團受邀訪問安徽省滁州市並曾遊覽南京等地。

  • 文章洛陽的焚經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潔章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洛阳焚经台 文物古迹 焚经台由来 传说

    我國現代之河南省,古稱豫州,處九州之中,故曰中州,係我國文化發皇較早之地區,因而,其名勝古蹟也比其他各地爲多,其中尤以洛陽爲最。洛陽之所以成爲我國古代政治文化之中心,乃由於它地當纒澗入洛之會,北帶黃河,南襟伊洛,東制成皋,西控淆坂,四塞險固,爲歷來兵家所必爭之地,故自周以降,歷漢、曹魏、晉、元魏、隋、唐、梁、後唐、宋等朝,均嘗建都於此,因而其所遺留的文物古蹟,也特別多,諸如「孔子問禮於老子處」、「龍門石刻」、「安樂窩」、「白馬寺」與「金谷園」等,卽無不與...

  • 文章昭德曉鐘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4卷 第4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2-12-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昭德晓钟

    「昭德曉鐘」是沭陽八景之一,鐘在昭德寺內,俗名上寺廟。出承暉門(東門)五里卽達,寺建於元大德二年(一二九八),梵宇連雲,莊嚴宏偉,山門內兩廡有四大金剛及中立韋陀塑像,皆高丈餘,神態各異,栩栩如生,使人見之敬而生畏,大殿正中供如來佛像,更爲巨大。元鑄古鐘,凌晨敲撾,聲聞數里,餘音繚繞。在建寺之前,有唐尉遲敬德所建之塔,淸一統志:「寺內有古塔,高七層,相傳唐貞觀時尉遲恭監造。」塔已久圯,基尙存,遺址可指。山門外有石樁,傳爲尉遲敬德(名恭,以字行,以功累封鄂國...

  • 文章西安行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8卷 第1、2期  作者:朱春發  出版时间:2006-06-01
    关键字: 西安之行 华清池 兵马俑 文物古迹

    一、遊華淸池華淸池倚驪山旁,綠樹成蔭花滿廊。昔日唐王遊幸地,今朝黎庶樂天堂。蔣公背逆民心願,兵諫亭前正氣揚。歷史滄桑循正道,天翻地覆慨而慷。二、遊秦陵、地下宮看罷地宮嘆始皇,焚書坑儒太荒唐。勞民財罄還宮殿,民怨沸騰怎不亡。三、參觀兵馬俑及其博物館兵馬俑坑氣勢雄,銅車馬俑奪天工。館藏文物都珍寶,華夏文明舉世崇。四、遊乾陵及武后無字碑梁山陵寢臥高宗,武后同眠一墓中。無字碑前誰說是,功過評述有郭公。

  • 文章虞姬墓在我家鄉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5卷 第1期  作者:程肖彭  出版时间:1983-03-01
    关键字: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虞姬墓

    劉項佳人絕可憐,英雄無策庇嬋娟;戚姬葬處君知否?不及虞姬有墓田。這首詩是宋朝范成大詠歎楚漢戚、虞二姫的,漢高祖劉邦寵姫戚夫人,後爲呂后所殺,去其耳目手足,名曰人彘。虞姬是西楚覇王項籍的寵姫,有傾城之色,載於軍中,朝夕不離。秦始皇無道,幷呑六國,南修五嶺,北築長城,東塡大海,西建阿房,焚書坑儒,奴役人民。時項籍與劉邦起兵,席捲三秦,指鴻溝爲界,平分天下。以用范增之謀,連敗漢王七十二陣,一旦被韓信所敗,夜走陰陵(故城今安徽定遠縣西北),覇王敗欲向江東取救,因...

  • 文章大伊山名勝古蹟薈萃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9卷 第4期  作者:王迎生  出版时间:1997-12-01
    关键字: 大伊山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一、星斗石、女媧石、臥龍崗灌雲縣大伊山的大龜腰山和小龜腰山交界處的「桃花澗」上,有一塊約三十平方米的青石板,四平八穩地橫跨山澗兩坡,似橋又不是橋。當地群眾稱它爲「星斗石」、「女媧石」、「臥龍崗」。這塊石的表面不同位置上遺存大小不一的圓形凹窩二百多個,都是古老的鋸孔法打成,最大的直徑二十二厘米、深六厘米,小的直徑只有二厘米、深一厘米。一九八九年五月,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考古專家王少華先生對這塊「奇石」進行了考察。他根據史料記載,商代大伊山地區曾下過隕石雨。認爲...

  • 文章張可詩選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張可  出版时间:1996-12-01
    关键字: 诗词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校庆

    賀楊集中學校慶卅周年敎苑東南領學魁,卅年桃李共芳菲。智催黃海千帆滿,慧啓云山萬木肥。密密繁枝添秀色,疏疏老幹壯新暉。書生莫畏難關險,學海無涯展翅飛。其二學海引航探灼知,險峰常令夢魂馳。十年風雨連霜發,卅載春心帶血思。蓬矢桑孤兒女志,堯天舜日校園滋。時賢莫笑敎書苦,喜看英才敬老師。連雲港一日遊快意乘風一日遊,海天隱隱浪悠悠。港連浩瀚胸襟闊,山接昆倉意氣遒。開放取長圖國富,革新除弊解民憂。巨龍騰躍凌空日,縹渺扶桑一望收。紀念七七事變五十周年七七盧溝戰火開,中...

  • 文章中州文化之旅——汝颍為天下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淮阳 文物古迹 甲骨文 《说文解字》 汉字

    鄞縣張其昀(曉峰先生)在其所著遠古史中說「中華文化發源於黃淮平原,因有『汝、潁為天下先』的名言」。華人遠祖太昊伏羲氏,即以河南省淮陽為都城。伏羲氏在當地被尊為「人祖爺」,陵墓亦在淮陽縣城北兩里處。墓前有廟宇,規模之大,在黃淮平原一帶首屈一指,每年正月十五日至三月三日,有定期廟會,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進香趕會,這期間百業匯萃,百藝雜陳,可謂盛況空前。連皇帝老子,也要遣官致祭。載於「大清會典」。(現今的淮陽,古稱陳,宋代包拯包青天陳州放糧,盛傳民間。)城北的...

  • 文章花田素馨斜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鄺笑庵 出版时间:1973-06-01
    关键字: 素馨墓 素馨花 文物古迹 诗作 历史记载

    南朝粉黛,北地脂胭,千古豔稱,以吾粤言,白雲之百花塚,花田之素馨斜,談者亦以爲韻事;而白雲居城之東北,花田處城之西南,遙遙相對,美人香草,情同一例。其在昔時,固平添城郊無限之景色,然在今日,則已是蔓草荒烟矣。前塵影事,徒堪憑弔,因爲花田素馨斜篇,聊寄永懷,亦作追思。一、素馨花來自西域素馨花,中土所無,究其所來,始自西域。據廣州志載,素馨本名「耶悉茗」,陸大夫得花種於西域,因說尉佗移至廣南。南行中紀云:南越百花無香,惟素馨香味酷烈,則素馨之名,在陸大夫時已...

共28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