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学创作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詩意與寫實

    来源期刊:《河北平津文獻》 第12期  作者:彭歌  出版时间:1986-02-09
    关键字: 文学创作 普瑞契特 小说

    从事文学创作,有没有甚么成功的捷径,或者不怎么「捷」,而比较有把握的途径?捷径可以说是没有的。要写得好,惟有常常写,不断地写,而且要专心壹志,把整个心灵活动都投注其中。英国小说家普瑞契特(Sir Victor Sam-don Pritchett)有几句话形容得最好:「迷上了写作简直是可厌之事。在家里,你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你要写作的那个题材,时时刻刻挂在心头。别人跟你讲话,你根本听而不闻;别人要你作甚么事,一下子就忘得乾乾净净。那种情形简直就像

  • 文章高拜石的「古春風樓瑣記」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第2期  出版时间:1982-09-01
    关键字: 《古春风楼琐记》 高拜石 文学创作

    (注:高拜石先生遺像)「古春風樓瑣記」從民國四十七年九月一日起在「新生報副刋」連載以來,擁有廣大的讀者,到民國五十八年三月底止,成三百餘萬字,曾受到海內外士林界的熱烈反應。這是閩省福州人士高拜石的作品,先生字嬾雲,又字般若,號古春風樓主,畢生從事新聞、文化事業,鼓吹國民革命,不遺餘力。他並酷愛歷史之硏究,以治史之嚴謹態度,撰寫掌故文章的「瑣記」,筆調娓娓而信實,近代尙無出其右者。他是生於民前十二(光緖二十七)年,先生爲浙江鎭海望族,以遊宦而落籍福州,乃成...

  • 文章鄭玉芝鄉兄論「學寫古詩要訣」

    来源期刊:《廣東文獻》第36卷 第1期  作者:劉百忠  出版时间:2008-01-31
    关键字: 学写诗 郑玉芝 文学创作

    (一)前言我友鄭玉芝鄉兄與我同是廣東揭陽縣人。同住台中巿北屯區已有相當時日。這些年來,我們兩人由於對文學都是同好,現已結爲莫逆之交。前年年底我爲慶祝潮樂樂友黃崇量鄉親八秩壽慶,試著寫首七言詩祝賀他。寫成之後,經吟誦再三,總感詩詞不夠順暢,爲此我專誠到他家請教,他爲了保留我祝賀的原意,僅略就平仄和音韻地方提供一些見解,見後面賀詩:賀黃崇量樂友八秩壽慶八旬嵩壽共稱觴,暢飲瓊筵興味長;樂友新知欣聚敘,齊彈賜閣夜來香。註:海峽兩岸閩潮各地潮樂社樂友,在去歲年中,...

  • 文章文窮而後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4期  作者:呂文虎 出版时间:2015-10-01
    关键字: 曹植 王勃 李白 陶潜 文学创作

    文人要窮才能寫出好文章,詩人窮困時,其詩作得愈好,這句話是對的嗎?值得商榷。例如才高八斗的曹植,他是曹操的兒子,曹操在漢朝末年,貴為丞相,所以曹植在小時候就生長在權貴之家,錦衣玉食,在十歲之前,就讀過了許多古人的詩文,更熟讀了四書五經,鑽研詩文,甚至到了廢寢忘食的境界。十二歲時,曹操無意之中看到了曹植一篇文章,很是驚奇,這不是十幾歲的孩童寫的文章。未有多久,鄴下銅雀臺落成,曹操邀集了文人雅士,到臺上作一篇辭賦,同時也叫曹植上臺作賦,他跑到臺上,拿起筆來,...

  • 文章創作精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10期  作者:夏亦寒 出版时间:1985-10-30
    关键字: 创作精神 作者论述 文学创作

    上的创作,往往要穷几十年甚至毕生的努力。文学或艺术上的优良创作,也何尝不要长时期呕心沥血去完成?创作的艰辛,有时容或使人感到苦恼,但完成之后的快慰,将百千倍于曾经付出的代价。因为只有在辛苦流汗的时刻,生命才会感到充实,生活才会感到光辉。曹丕说:「年寿有时而尽,荣辱止乎其身,未若文章之无穷也。」足见优良的文学创作,可以使生命不朽。

  • 文章施蟄存先生的近作

    来源期刊:《松江鄉訊》 第100期  出版时间:1993-08-01
    关键字: 施蛰存 《乐府歌辞》 文学创作 乡贤近作

    享譽三十年代文壇的我松文學家施蟄存先生,在臺灣還有不少他的朋友和學生,兩岸開放交流以後,欣悉他還健在。民國七十七年七月十九日聯合報副刊的「文人書簡」欄,刊出他給該刊主編瘂弦先生的一封信。題名:「不死就是勝利」。信中字裡行間充滿對自己遭遇的感慨與無奈。曾把原文在本刊八十一期轉載。今年四月間,中央日報副刊赴大陸製專輯,特到上海去探望他。施先生今年高齡已經八十八歲,身體衰弱,行動不便,幾乎足不出户,只有每週由兒子扶著下樓到對面理髮一次。最近開始寫些短文,特爲中...

  • 文章蜀風集

    来源期刊:《四川文献》 第10期  作者:文守仁選輯 出版时间:1963-06-01
    关键字: 李思纯 文学翻译 文史研究 文学创作

    李思純小傳思純字哲生,四川成都人。才思淸發,學詩於趙侍御先生,得窺堂奧。民國九年渡歐,留學法國,治西洋史學及文學。十二年歸國,教授東南大學一年。性好山水,凡錢塘姑蘇之勝處,游訪殆徧。次年北游燕京,謁宿彥梁任公王靜安兩先生,皆甚重之。居燕京者又二年。十五年還蜀,自是歷任國立成都大學師範大學等校教授。其在東南大學也,譯法儒郞格魯與塞諾波(Lenglois and Seignobor)合著之史學原論,是為國人最初介紹西人治史方法著述之一。及歸成都,時方艱虞,致力譯述。以英國詩人之負...

  • 文章跨越千年的紀念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21期  作者:羅伽祿  出版时间:2010-11-01
    关键字: 李觏 人物生平 学术思想 文学创作 诞辰祝寿

    医国」思想直接影响了当朝王安石改革,被称为「王安石的先导」,得到思想界后学的推崇与赞扬;他的「医国」思想价值不仅在历史上具有先进性,而且在今天仍然不失先进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抚州学者刘经球对李觏人生及思想进行了考量,认为,李觏的思想、风范将永远激励后人,李觏的精神仍将高山仰止,卓越千古。三、关于李觏文学创作之研究李觏不仅是一位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文学家,他为后人留下了三百三十多首诗作,数十篇文章,为中国之文学添上了多姿多彩的一笔。本次与会

  • 文章雁南飛那枝跨洋過海的『刀筆』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陳白秋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雁南飞 文学创作 诗书歌画 人物事略

    ——「尋找人間的香格里拉」序雁南飛本名范日欣,吾埔下黃砂鄉箒竹嶺村人,曾主編本刊十年——編者註——出版十六種作品,著作等身我和本書作者雁南飛兄(本名范日欣),是五十年前陸軍總部陸軍出版社的老同事。當時,他擔任行政科長並兼任精忠日報的副刊主編;而我則擔任「中國陸軍」雜誌的主編,我常常看日欣兄在精忠報的副刊上寫稿;在外面的報刊上寫稿;也偶爾在「中國陸軍」上寫稿。他寫的多半是散文,我很喜歡採用他的大作,使我這「硬繃繃」的軍事雜誌,可以在「硬中有軟」,以求平衡。...

  • 文章離休老人筆耕不息—謝如劍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楊燕秀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谢如剑 文学创作 作品简述 人物事略

    出生于1931年,年庚八十三高齡的離休老人謝如劍在大埔縣供銷社離休後行筆不息,筆耕不輟,先後在國內外報章雜誌刊物上發表文章多達128萬字,詩詞3000多首。二十多年來相繼出版著作有《笑劍集》、《琴劍集》、《文劍集》、《虹劍集》、《梅劍集》、《星劍集》、《龍劍集》、《大埔客家民俗》等八部書。主編《大埔縣供銷志》、《大埔縣二輕工業志》等多部典籍。謝如劍詩文在捕捉鄉事逸聞,感悟時代變遷中是一位鄉間文學高手。他兼任縣武裝部特約通訊員,縣對台宣傳撰稿員均達20多年,積極投稿,...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