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文化建设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朱熹雕像在水源安座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204期  作者:朱創業 出版时间:2006-05-01
    关键字: 朱熹 文公雕像 安座仪式 文化建设

    二〇〇五年元月二十八日,朱熹文公雕像在江西省修水縣水源鄉朱祠安座。水源鄉位於贛西北部黃龍山東南麓,汨羅江的發源地。據家譜記載:尊師古公為一世祖,朱熹為十世祖,元初大德庚子年(一三〇〇年),十六世祖季陸公始遷水源,現已在此居住七百餘年,繁衍到四十三代,達六千餘人口。朱氏后裔為子孫緬懷先祖功績,瞻仰先祖美德,祈求先祖精神,流芳百世,永銘千秋。水源陸公后裔居住在縣城的貴平、創業、仲榮等三先生倡議,並成立「文公雕像籌備組」,得到了廣大朱氏后裔的積極支持和響應,並...

  • 文章文化建设与文化教育」自序

    来源期刊:《福建雜誌》 复刊8  作者:張植珊  出版时间:1997-06-01
    关键字:文化建设与文化教育》序言 学者论著 文化教育 文化建设

    迈向文化大国是对国家发展的一种憧憬与期许。政府在国人殷切期盼中积极从事文化建设,务期文化建设与实践民权、创造民生能齐头并进,使国家之整体建设目标得以达成。解严以后政治建设正大步向前,民主宪政有显著成就,以四十年来台湾地区拜经济快速发展之赐,已逐渐挥别生活匮乏的阴影,国人丰衣足食,国家资源丰富,早已被目为是一项奇蹟。于是,中华民国台湾地区,在政治民主与经齐发展上,正由「有」走到「好」的时代,过去勉能充数的生活条件,已难满足这一代人追求精致生活的期待,于是

  • 文章軟硬兼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文化建设 软体文化 硬体文化 文化建筑

    国家在文化建设上应该「软硬兼施」,甚且软的一面比硬的一面更为重要。良以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促进人类社会的「软化」,「敷文化以柔远」,柔即软也。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奇禄,日昨在国建会社会文化分组会议上以离开政府官员身份发言,认为目前政府方面似乎过于重视文化的硬体建设,忽视软体及文化活动的经营,文化建设似乎只是「文化建筑」而已。陈主任委员如此客观而坦诚的道出当前文化建设的缺失,极为中肯,虽然身为官员,但不是打官腔,不失书生本色,殊属难能可贵。近年来

  • 文章常憶當年梆子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賈孝全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梆子 戏曲艺术 文化建设 故乡思念

    頃閱臺灣新生報九月二十四日第八版載有「豫劇求新求變形成一枝獨秀」一文、執筆者爲「黎明」先生,讀後頗有淸新之感。唯視文內或有部份未盡符合,茲補述於后:一、筆者籍隸河北,世代從政於河南,於民國二十二年到開封,廿七年夏因汴梁淪陷,經鄭州、過許昌、葉縣、方城直走南陽,直至南陽淪陷前,始飛漢口轉住首都南京,計在河南斷斷續續先後凡有一十四年之久,每到一處,不是聽越調,便是高台曲子,或是大調子,或是河南梆子,以個人觀感而言,以南陽的大調曲最爲高雅,惜因曲高而和寡。高台...

  • 文章文化水平的提昇與發揚

    来源期刊:《嘉應五屬年刊》 第10期  作者:本刊記者 出版时间:1995-12-01
    关键字: 文化建设 书画展览 客家乡亲

    爲展現客家民族淵源書畫藝術的「中華客屬書畫聯展」,於民國八十四年四月十一日假台北市中正紀念堂懷恩藝廊揭幕,展出時間爲八天,所展出的一百一十多幅書畫作品,均爲兩岸客屬人士所提供[1],不但有宋湘、鍾孟鴻、鄒魯、陳兆端、林風眠等大師的舊作,也有新一輩書畫家、陳其銓、陳運通、羅秋昭、詹秀蓉等的精心傑作。當日上午十時,總統府秘書長吳伯雄特別以鄕親身分蒞臨剪綵,他並與全國體總會長郭宗淸及羅友倫將軍夫人共同主持揭幕典禮。吳伯雄在致詞時特別提到,當前的中華民國正可說是中...

  • 文章文化館長圓了「藝術精品」夢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陳小慧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饶建玲 文化馆 文化建设 人物事略

    「梅潭流水響嘩嘩,百花要數文壇花。文化館長饒建玲,傾情群文眾人誇。無私奉獻悉心抓,勤學苦練開新花,率先垂範勇參賽,屢屢獲獎頂呱呱。文化館獲國一級。皆大歡喜笑哈哈!」這是一位文藝界老領導誇讚文化館長饒建玲的一首順口溜,也是饒建玲館長積極工作,業績顯著的寫照。饒建玲同志,現年50周歲,中共黨員。她從事群眾文化工作20多年,先後任大埔縣圖書館館長、大埔縣文化館館長、梅州市音樂家協會會員等職務。是梅州市第六次党代會代表。8年前,由於工作需要,饒建玲被領導任命為縣文化...

  • 文章憶虎公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50期  作者:監志新 出版时间:2014-02-01
    关键字: 虎公学校 往事追忆 校园生活 文化建设 同学会

    年紀大了,閱歷多了,當然鄉愁也增加了。在思鄉的領域裏:母校—虎公,佔了大塊。七十五年前,虎公的教學精神和校區的建設。以「古月照今塵」心境回憶,可謂「絕無僅有」:當時實施戰時軍事教育,學生光頭赤足。上軍訓課時,穿軍服、戴軍帽、打綁腿、繫腰皮帶。閱兵時軍樂隊吹奏進行曲、分列式時踢正步。校門口荷槍的衛兵是學生們輪流站崗的。每學期實彈射擊一次。晨有升旗朝會,午有課間操、夕有降旗夕會。朝會上老師的精神講話內容要筆記於小本子上。課間操在第三節課下課時,學生排列在各自...

  • 文章錢穆故居素書樓遊記

    来源期刊:《江西文獻》 第199期  作者:李佐援 出版时间:2005-02-01
    关键字: 钱穆故居 命名由来 东吴大学 参观游记 文化建设

    興國李佐援壹、引言我邑興國同鄕會自七十二年創會迄今,已歷二十餘年,而理事長更替亦已八屆,前第七屆理事長韓有楹先生領導會務尤爲熱心,每季召開一次理監會議,對地點選擇,會後餐敘安排均有創意,令與會鄕長倍感新鮮、溫馨,融會議、遊樂爲一體,且多次選在台北近郊風景名勝遊樂區、文化、藝術景點,如第六次會議在內洞森林遊樂區及翡翠水庫,第十一次會在北部知名的滿月園國家森林遊樂區,其餘如陽明山中山樓、士林至善園、張大千故居等。本(十三)次民國九十三年一月廿九日則選在士林區...

  • 文章「文化投資」比「經濟投資」更爲重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文化投资 经济投资 文化建设 书画展览 中华文化

    问:欧美先进国家对文化建设的投资,和政治、经济预算取同等的比例;以目前我们将进入开发国家行列的事实看来,文化建设的投资是否太少?文化建设难求速效答:政府在最近几年重视文化建设是事实;但是在观念和做法方面还有待突破。文化建设比任何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因为这是百年、千年的事业,也许在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够看到成绩、享受成果。很多人有错误的想法,总以为文化建设老在花钱,看不到具体效果。要知道,文化建设不是建造高速公路或挖掘一条隧道,不可能今天做,明年或两三

  • 文章百侯文藝活動散記

    来源期刊:《大埔會刊》 第44期  作者:劉錦雲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百侯村 文艺活动 汉剧表演 时代剧社 地方文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陶行知先生派来的生活教育社的骨干潘一尘、程今吾等先生,他们大大推动了百侯的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抗战期间,由共产党员张伟烈、杨启元和多才多艺的杨茂轩发起组成的时代剧社,排演了宣传抗战的《芦沟桥之战》等剧目,激发了村民们的爱国热情。一九四八年,时代剧社重新组建,杨茂轩仍当社长兼导演。主要成员仍然是来自百侯中学及侯南中心小学的老师,还有部分中学生参加。《白毛女》和《赤叶河》可以说是时代剧社长盛不衰的传统节目。因为演出这两个节目,涌现出一批驰名的业余演员,人们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